一些老散文的阅读印象(外一篇)

来自微头条的乱扯一通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2-02-17   阅读:

   Ⅰ几篇老散文

  看球的间隙,读了几篇老散文,分别是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李广田的《山水》、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觉得自己真无聊。
  这些散文都是过去读过的,最早的是初二时在《中学生阅读》杂志上读过的《鼎湖山听泉》,这是作者的名篇,当时觉得有种极为清新的自然之美,深得满怀一腔归隐之心的我的青睐,然后是初三时在高中课本上读的《天山景物记》,在文化沙漠的乡村中学时期,该文的异域风情也给我留下了较深印象,《听听那冷雨》和《山水》都是少年时在打工期间读的,可能写得稍复杂些,不像前面两篇那么简单和单薄,印象就模糊些。
  现在来看,鼎湖山和天山二文,实在算不得佳作,一篇是着眼点很小,通过对景物的小清新式描写流露些文人小情调的小游记,谈不上什么构架和格局。后者是一篇蜻蜓点水般的采风文,主体部分靠浮光掠影的景物来撑,风俗人事部分缺乏独到的视角和深入的观察,几个片段都是烂大街的印象流,是通过在网上看几个图片和视频就能写的应酬之作。
  《山水》还有些新颖之处,作者以书简的形式,在与友人就山水话题的聊天中,设想出一个《帝国时代》般的养成攻略,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建造山川与湖泊,还有些参与感。《听听那冷雨》是这里面最好的一篇,作为当代作家,余光中不再像老派散文家那么“单纯”,他可以在一场雨中,广泛调动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各种感官,嵌入关于历史、文化、现实、人情的感触与想象,把听雨的过程变成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艺术空间,比较接近于我所追求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大视觉。
  最后要说的是,别再迷信传统和过去,只要在一个体系中,文学始终在不断进步。
  
Ⅱ汪曾祺散文

  这两天看球的间隙,读了些汪曾祺的散文,主要是《故乡的食物》和《人间草木》系列。
  说实话,对于被高度推崇的“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先生,我的兴趣一直不是很浓,除了《受戒》外,没有特别打眼的作品。
  我一向不太喜欢中国古代那些看起来姿态、格调非常高,让人不明觉厉却又说不出有什么作品的文人,比如竹林七贤等。有人折服于徐渭的姿态,一口咬定他的文也远远强过苏轼,我不能认同。
  姿态太高的文人,往往写不出什么大作品,他们能接受的生活面太狭小,能入眼的题材事物太稀少,感受的维度一窄,就只能以高蹈的姿态保持精神的清洁,写点花鸟虫鱼、吃喝玩乐,现代的“士大夫”们则只能钻到故纸堆里,写些泛黄的历史人文和掌故,而且,写起来要欲说还休,半遮半掩,哪怕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也得保持心态平和,衣冠整洁,案上篆烟丝毫不乱,显示自己处乱不惊的圣贤之气。我觉得这是一种病,装神弄鬼的病,得治。
  汪曾祺的散文,比我说的这些现代“士大夫”还是好一些,他有自己的语感,也有自己的态度,更有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来源于特定的地域,来源于寻不回来的时代,来源于正在消失的自然山野,他用冲淡平和的文笔,在逝者如斯的流光中,留下了那么一些为大历史所不载的生活滋味。
  但是它们实在太过细微,太不起眼,太不重要,它把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群人该有的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生离死别、荣辱兴衰等一切人际社会全部屏蔽了,只给我们留下了物和物语。看他写吃,不比看《山家清供》有更多收获,我觉得,汪的精神世界,与清末北京城里那些架鹰走狗的八旗子弟同出一脉。
  我是一个精神世界极其阔大的人,自然不能连续读这种寡淡得没心没肺的文章,非关对错,也无关优劣。
  
Ⅲ彭学明·娘

  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看完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心里很不好受。
  我很惊诧作者对自己老娘的怨恨,竟是那么深入骨髓,对她的任何言行都有着由衷的反感和愤怒,并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狂躁症。关键还在于作者此时已是成年人,是一个地区最为知名最受敬重的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而不是当年随母亲四处改嫁备受欺凌的孩子。我原以为并无根本矛盾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烟消云散,很可惜没有,走不出童年阴影的作者最终为自己留下了终身遗恨,他完全不知道一个衰老病痛到失去对自己身体控制能力的垂暮之人,哪怕她当年曾经战天斗地,这时都只剩下了令人窒息的卑微、怯懦、无助和惊悸,如何还能承受向来倚为靠山的儿子风刀霜剑般的语言暴力和独裁者般的行为控制?
  然而,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这样的悲剧一再上演,有些对外阿谀逢迎在家颐指气使的人,有些成天在人前数落抱怨,说自己父母坏话的人,我不知道当父母百年之后他们会不会后悔,那时他们即使想要消除自己父母在外人眼里固有的不良印象已无力改观,那时他们即使良心发现却再也没有机会。
  彭学明的娘,在某种程度上非常近似《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她们都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名誉,一个为了生儿子先后借种十人,一个为了养儿子先后四次嫁人,我们不能享受着现在的生活条件去指责她们败坏社会良序,在难以存活的特殊时期,为了孩子的生存和成材,选择更有可能给予这些条件的男人,是大多数母亲都会做的,什么样的名声,能等价交换孩子的生命呢?
  然而跟一些网民辱骂上官鲁氏和莫言相似,作者在社会倾轧中建立起来的羞耻感,让他从内心里与那些欺辱他和他娘的人站到了同一条线上,他跟同学打架,不是为母亲的名誉而战,而是痛恨母亲使自己蒙羞的恼羞成怒。这种心态使他不仅厌恶自己的母亲,还连累到无辜的妹妹,以及一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上学六年不回家乡,不见生母,我被这种刻骨铭心的亲人阋墙冷到不由自主地发抖。
  但愿世间再无同室操戈,但愿人们多给家人一分耐心和包容吧。
  
█尽量少读古典小说

  我为什么经常强调少读中国古典小说呢?
  我说这话是有条件的,如果是个不读书的人,或者普通读者,那你爱看《知音》《读者》《故事会》这样的“人文巨著”都与我无关,我这话是对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说的,一个成年的写作者,如果还把话本评书奉为圭臬,注意不会有出息。
  小说在今天能成为最重要的文体,固然有它的优势,其反映时代气象、社会面貌、市井生活、人类命运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但要客观、真实、艺术地表达出这些东西,就必须依靠科学、先进的艺术手段和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传统评书演义和章回小说显然不能胜任。
  传统小说起源于民间故事和市井传说,以评书野史为据,在士大夫眼里不登大雅之堂,少有文化大师参与到小说创作中来,因而无论表现手法还是对世界的认知起点都太低,非文人独创的结果就是结构散漫、情节拖沓、篇幅冗长、枝蔓横生。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没能解决这些问题,《三国》以事件带动人物,对人物的刻画流于脸谱化,平面化,人物个性从始至终没有成长变化;《水浒》的人物形象倒是生动了,也能影射出当时的世相、官场和市井,但作为长篇小说,用的都是古典绘画的散点透视,缺乏全局布署,如果没有排座次之后的这条“狗尾”,这部小说只能算是一部中篇小说集;《西游》为了拼凑八十一难,永远在重复打怪升级,读《西游》,其实就是玩角色游戏的体验,当然,这本书也透露出很多世态、集权、宗教争端,还有各异的地方风土人情,这是主题之外的意外收获;《红楼》是四大里面最接近于独立创作的文本,无论是人物刻画、生活观察、事物描写,还是各种关系的处理,都体现出作者过人的才气,但依然摆脱不了章回小说散点透视、缺乏重心的落后创作方法,造成情节发展缓慢,素材选择未必得当,枝蔓过度派生的弊病,所谓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展示,极大地拖慢了叙述节奏,冲淡了小说主题。
12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上一篇: 《 情绪让艺术活着

下一篇: 《 暗黑世界的灵魂独舞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对于文学,有自己的观点,不盲目,不随波逐流,能够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有碰撞,或是认同,文学,可在此间成长。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