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国学概述

国学概述

作者:花满楼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7-07-24   阅读: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把国学挂在嘴边,但让他说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说不出来,只好用一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来搪塞。再问“中华文化怎么博大精深?”他也只能说“反正中华文化就是博大精深。”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不外乎两点原因:一个是附庸风雅的伪学者、伪爱好者;另一个是中华文化确实博大精深,让很多人感到茫然无措,想要学习却不知从何入手。
  提渔网的总线叫做“纲”,渔网上的孔眼叫做“目”。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务必要抓住总线、纲举目张,只有这样才不容易迷茫。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总线呢?这条总线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伏羲画八卦而建立的《易经》文化为基础,经夏、商、周三代,形成了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的经史都是很严谨的,不可当作神话故事。像盘古开天辟地、天皇地皇人皇、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这些故事,经史中都没有记载,可完全当成神话,不必细究。在经史中,也有极少一部分带有神秘色彩,但这部分带有神秘色彩的内容我们都可以有合理的解释,所以,这部分内容就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列。
  记载中,中国最早的历史事件或许就是伏羲画八卦了。《易经·系辞下传》,“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前文提到,中国人是善于观察的。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创造了八卦。八卦的产生在文字之先。八卦具备了文字的功能,但它却没有成为文字,而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下去,最终成就了“百经之首”的《易经》。
  传说中文字的创造者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采取“结绳记事”大事系一大结,小事系一小结。仓颉之后,人们才开始用文字记事。仓颉造字的方法跟伏羲氏画八卦的方法一样,都是观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八卦自伏羲氏始,经历了十六卦、三十二卦,到周文王演六十四卦的不断发展过程,才成为今天的样子。作为阐释八卦的《易经》也不断完善。夏代有《连山易》,商代有《归藏易》,周代有《周易》。《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
  很多人认为《易经》是卜筮之书,算卦用的,其实,这是对《易经》的误解。就其本质而言,《易经》是阐述变化的书。“易”字的本身就是变化。《易经》阐述的是天地宇宙、万物苍生的变化。了解它们的变化又能怎样呢?我们不要忘了八卦的目的——“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只有掌握了天地宇宙、万物苍生的变化,人类才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知道天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从而更好地生存。再进一步,古人意识到日月星辰运行是有规律的,春华秋实、万物生长也是有规律的,人该怎么办呢?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于是,就产生礼仪。人人都讲礼仪,没有纠纷,没有战争,社会自然安定。
  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初、最原始的阶段,以易、礼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二是春秋、战国之际,天人思想开始分化,百家争鸣,经秦、汉两朝,最终形成儒、墨、道三足鼎立的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礼仪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诸侯之间征伐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随着礼崩乐坏,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现分化,人们开始为社会寻找新的法则,于是,诸子登场,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繁荣。
  说是百家,据《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等书记载,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不过几十家,归纳起来只有12家发展成为学派。这12家是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百家争鸣的结果形成了以老子、墨子、孔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尚贤”“节用”“非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政”“德治”。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成员多来自社会底层,皆能赴汤蹈火,以自苦励志。成员中从事谈辩的称为“墨辩”;从事武侠的称为“墨侠”;领袖被成为“巨子”。墨家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墨攻》,展现的就是墨家人真实的风采。
  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战国后期又汇成两支:一支注重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研究,称为“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积极入世,并称“显学”。但由于墨家“兼爱”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区别,不被统治者接受,秦汉以后,墨家思想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其尚贤、刻苦、节俭、依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等主张却被其他学派所吸收,直到今天仍有巨大影响力。
  百家争鸣时期,正值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东、西方文化交相辉映。
  三是随着佛教思想的流入,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隋、唐以后渐趋明朗,儒、道、释三家思想随时变异、互为兴衰。
  佛教是释伽牟尼35岁开悟后创建的,目的是引导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苦乐的真谛,以及离苦得乐的方法,给人类以和平、幸福和智慧。
  汉明帝时期,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称作浮屠教,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进行传播。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被广泛认可,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神仙方术。而佛教为传教也说是老子化胡,教化胡人创建的。汉桓帝时,还将黄帝、老子和佛陀一同祭祀,佛道混为一谈。
  三国时,天竺、安息等地僧人来魏都洛阳译经,支谦、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弘法,佛教渐渐兴盛。到两晋南北朝时,大批外国僧人来中国弘法,中国信徒也到印度去游学,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南朝历代帝王大都信佛,北朝虽发生过两次灭佛事件,总体还是信佛的。云岗、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一时期开凿。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众多大德高僧,如菩提流支、鸠摩罗仕、法显、僧达、佛图澄、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天台宗开宗祖师智已等。晚唐人杜牧曾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足见当时佛教之繁荣。
  印度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经济上为隋唐时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诏在五岳各建一座寺院,在首都建立国家寺院——大兴善寺,并在全国广置译场,组织中外名僧翻译佛教经典。隋唐佛教的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玄奘创立法相宗、道宣、法砺、怀素分别创立南山律宗、相部律宗和东塔律宗,五祖弘忍弟子神秀创立禅宗北宗,六祖惠能创立南宗,唐中叶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法藏创立华严宗,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奠定密宗。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隋唐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就传播海外,中国佛教就此发扬广大。
  佛教思想在中国发展、成熟后,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共同撑起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空。三家思想交相汇映,相互融合,最终成就璀璨的中华文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可以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带有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元素。
  “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治世,人人乐享太平,人人讲养生长寿,道家思想自然盛行;乱世,天灾人祸,无可避免,只能求助神佛,佛教思想自然盛行;国家由兴盛走向衰落,需要人人自强,振疲起衰,儒家思想自然盛行。这句话说道出了隋唐之后,儒、道、释三家思想随时变异、互为兴衰的实质。
1234
  审核编辑:罗军琳   推荐:罗军琳

上一篇: 《 孙多慈:淌过生命的“慈悲之恋”

下一篇: 《 我喜欢的她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现在人们常指向的国学都是指我国传统文化固有的一些经典学问,这篇文章既开阔,也纵深,在思想层面与剖析问题上都有张力,值得细读!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