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天地物语

天地物语

八十一 章

作者:蒋世鸿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6-25   阅读:

  
  夕阳从桥洞中穿过,留下一片灿烂;桥的剪影,落在水面。
  垂柳在风中摇摆,理顺万条发线;两岸的人家,乐于这意的景观。
  浪花在桥下唱岁月的歌,已是千年,不变。
  车马与人流从桥上经过,亦是不变,千年。
  千年了,我们早已忘记了筑桥的人和他们曾经流下的血汗。
  桥无言,但见桥面石板上的足迹斑斑,让岁月布满。
  每个人都有人生道路上的往返,往往还很频繁。
  凡经过,便留下足迹,想到有赖于桥的托起,感恩便生于心间。
  2011年12月3日
  植树
  路的两旁,植满了树。树已生长多年,如今已是浓荫满目。走在林荫道上,一片阴凉。树叶遮挡了夏日的骄阳。那植树的人是谁呢?我在想。
  绿色沿途铺展开来,一直延伸到一座青山之外。我想,过了那座山,那树还一定延伸不断,并且静静地站成两排。
  静静地站成两排,如迎宾的仪仗。那树,在烈日的途中,当了旅人的伞。让旅人的疲惫得以舒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谚语的内涵,显而易见。
  我走在这样的路上,看到这样成排的树。想起了树的当年,那是从一棵棵幼苗成长为大树,茁壮的绿荫啊,虽然不可参天,但是足以匝地!十年树木啊,多少血汗和艰难,在植树人的勤劳里,化作绿荫成片。心中的绿荫生起了,绿遍了生命的田园。
  植树人啊,你做着绿化环境的工作,可同时更美化了人间。
  2011年12月4日
  插秧
  春雨如油,春水如膏。
  田野上生了一片新绿,泥土的气息围绕着、荡漾着。布谷鸟的鸣叫,在柳岸,在田间,在人家的水田边,一声紧似一声地传开了。水田已在农人与牛的协作之下被整得极为平展,蓄上了浅浅的水,一块一块的,散落在田野间,像明镜。
  秧苗嫩绿可喜,在育苗田里茁壮地集结着,等待农人的检阅。农人将秧苗小心地扯起,扎成一撮一撮的;又将扎成撮的秧苗一担一担地挑到水田边,在田埂上抛秧。不大工夫,秧撮子就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水田里了,人若下到水田里,不拘在任何一个位置,只要一伸手,就能顺手拿到一撮秧。为接下来的插秧做好了准备,这可是极要功夫的。
  早晨吃过饭,只见农人们各自赶往自家的水田,绾起裤脚,赤了脚,下到了水田里。一手拿了秧撮子,一手开始分秧,弯着腰,一排一排地插将起来。那动作的先后步骤,像是在做春日的体操,在田野上,到处可见;尤其是几个人的动作快慢相当,恰好赶在同一个节奏点上,看上去极像是一支舞蹈,实在美极了。
  或者直起腰来擦擦脸上的汗水,或者稍歇时说上几句笑话,或者几个人进行着插秧比赛,或者又唱着民谣,一块田便很快插完了。劳动的乐趣,便都在其中了。
  劳动产生了乐,并创造了美,这就是丰收!
  2011年12月5日
  刈草
  草在道路两旁茂盛,直到将路面占据了。人走在路上,草很热情,都抢着牵扯行人的衣裤。
  风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在周围乱闯乱撞一通,又跑到远处去了,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从莽原上一奔而过,然后留下一阵呼啸。草便摇曳着,像是在与风捉迷藏。
  几日后,又经过那条路,路已经被草封住了。再想通过,就要与草寇们进行一场搏斗。但那结果,只能是自己被弄得气喘吁吁了。
  这时,但见有农妇,手里拿了镰刀,沿途割去。那群草寇被尽行俘获,并被捆放在路边了。胜利的果实做了牛的犒赏,而路又开阔了起来。这样的战斗,在夏季,往往要进行几个回合。
  草生了被割,割了又生;人为了道路的畅通,对草采取了生了再割,割了任生的态度。似乎是达成了默契,并守着某种规律。人对于草,并未想干脆来个斩草除根而一劳永逸。我想,这大概就是损益的智慧了。
  2011年12月5日
  耕田
  春雷响了,春水生了,如听一曲春天的交响。
  春雨下了,春草生了,如展一幅水彩的画图。
  农人赶了牛在田野上耕作,为交响和调,为画图增辉。
  牛真好!牠任劳任怨地在田野上来回劳碌,与农人一道,完成了对农田的改造。
  牛拖着犁耙,用力躬耕,农人是牠的最佳拍档。二者一先一后,在泥水中前进。
  春水在犁铧上随着泥土的翻滚而欢呼,农人扶犁跟随在牛之后,在夕阳下定格的那一瞬,是春日最具丰韵的剪影。鹭鸶在已耕好的水田里觅食,如衔水中的春色。
  水田分布在农人的视野里,视野在农人的心间开阔。
  2011年12月6日
  牧牛
  牛在晨雾中悠闲地甩着尾巴,在牧童的牵引之下,来到田野。
  阳光如剑,将雾劈开了,整个田野一下子便露出面容。一片水汪汪的绿色。
  牛在这水汪汪的绿色中纵情地享受春神的赐予,一顿美餐。
  牧童已爬上了牛背,时坐时站,有时还躺在上面,竟然稳稳的;有时又趴在上面,来上一觉。苍蝇“嗡嗡”的叫声,惹人生厌,吵醒了睡童。于是跳下牛背,看牛啃草。
  几片洁白的云彩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蓝印花布,张开在头顶上。
  鹭鸶远远地飞来了,落在草地上。站在那里不动,有时又转动着脖子观察四周,牛进入了它的视野,引起了它的关注。于是,飞上牛背,扮演起牧童的角色。牧童牵着牛绳,牛只管啃草,鹭鸶站在牛背上,一动不动。这样的一幕,是乡村最美的一幕。自然和谐之美,就在寻常之中。
  牛鼓胀着肚皮,哞哞地叫着。阳光下,大自然一言不发,只静听牛的歌声。
  2011年12月7日
  看瓜
  草棚在村南的一个水塘旁边,水塘的边上有一块瓜地。草棚是为看瓜而设的。草棚的主人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也是瓜地的主人。
  炎热的夏午足以让人窒息。没有一丝风,但闻村子里高树上知了的长鸣,那单调的聒噪便更加重了夏的炎热。
  老人戴着一顶草帽,只穿着裤衩,光着上半身,汗流浃背,坐在草棚内。时而以草帽当扇子,扇动着驱热。老人即使是口渴难耐,也从不舍得摘上几个瓜来自己吃。瓜地上,整日有一双放哨的眼睛。
  顽童们的嘴馋在用尽了诡计之后仍旧持续。但在这期间,顽童们总会有那么几次得逞,瓜地遭殃几次,老人的损失就有几次。这样的战斗会僵持整个夏季,直到瓜季结束。
  为了防止顽童们偷瓜,老人每日都守在那里。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少个年景。
  这一年,老人在瓜熟之际,摘下许多,挨家挨户送将过去。自此之后,再也不去看瓜了。奇怪的是,瓜却安全度过炎夏。连邻村的顽童也不敢再来滋扰了。原来村子里的顽童们已经成了瓜地的守护者。以后便年年如此。
  看管还是放开,结果却全然相反。
  2011年12月8日
  居庐
  结庐而居,我愿以余生守我田园。田园以我为伴,赠我以寄托生命的故土。
  茨茅与艾蒿丛生于野,稗草与野蓼杂生于田,刺藤与灌木互生于地,它们狼狈为奸,霸占了稻麦麻豆的故居。田园已然荒芜。
  很多水塘已废弃,灌溉的功能丧失殆尽。养鱼的塘也已淤塞,原来浅浅的鱼梁已隆起为高丘,原来深深的水底已变成了浅浅的水沟。养鱼的人家,已经没有精力疏浚了。
  田地的守望者远去了,田地成了原野的弃儿。今日田野上绿油油的野草,却努力思念昔日绿油油的庄稼。
  村子隐藏在丘陵的深处,沉默不语。
  一阵风吹过,我已然闻不到泥土的气息。也许是因为植被今时不同往日,土地啊,已遭受了太多的水土流失。田园已然荒芜。
  我愿以余生守我田园,结庐而居。可谁愿以我为伴,亲近这脚下的泥土?
  2011年12月9日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幻”的忧郁

下一篇: 《 大写意《菩萨蛮》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雪霜冰雷,雨露风云;晓夜问天,爬山涉水;望瀑访松,踏竹寻梅;岁寒三友,琴棋书画,归园沽酒,燃灯听锺。作者真可谓俯仰天地间,处处风雅事。与大自然对话,尽情抒发一腔浪漫,一腔豪情。奇思妙想中,不乏思想的升华。加精以馈读者。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花落无声

    阿弥陀佛,差点没累死我。建议作者下次再有这样的文章,分成几篇来发吧。让读者的眼睛歇一会在看。

    2014-06-25

    回复

    • 小晓追梦

       哈哈,支持!

      2014-06-26

      回复

    • 蒋世鸿

       诚谢无声雅赏并鼓励!

      实在抱歉!的确要全部看完,需花费大量时间,首先为您能够看完而感激不已。再三致谢!
      原也打算一篇一篇地发,那样需要81天,有些长哩:)
      辛苦了,世鸿为您敬茶了:)

      2014-06-26

      回复

    • 蒋世鸿

       诚谢追梦支持!也支持无声的建议!
      一并问好!

      2014-06-26

      回复

    • 花落无声

       若是一天一篇,就太短了。五到十篇组合起来,或者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2014-06-26

      回复

    • 蒋世鸿

       现在已经不再为这个过多考虑了,已经毕其功于役了:)

      再谢!

      2014-0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