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你】半个城里人

作者:太行风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6-02   阅读:

  
  大伙都笑了,有点苦涩。第三代这些读书的人,拖出来容易,再带回去,难了!大家的后人中,好多将不稼不穑,彻底背叛乡村。到那时候,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记住老家,记住老家的土地,记住埋在老家土地里的先人?我们这些人,不知道还能不能埋到村子祖坟里的父母脚头?
  众人无语,脸上都有点沮丧。
  
123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精华:小晓追梦

上一篇: 《 我属于谁

下一篇: 《 【红尘有你】以爱为旗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那里,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读完通篇,印象最深的竟是大妹的公公,土地和牛是咱土头百姓的命呀,说这句话的老人很有力,他的声音可以一直回响。他们世世代代的执守的观念,或许会被第三代嘲笑,可总有一天到了他们的第四代第五代,或者更远一些,才会发现公公的话很有道理。为了下一代,他们来到城里,做了半个城里人,可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最精彩的部分被留在了那方土地,所以家才会成了村里的招待所,所以一屋子的人因为第三代的改变而唏吁不已。放心,风水轮流转,不管是个人,还是这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命运,后代中一定会有人记住老家,记住自己是哪里人,就象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哪里都会有个唐人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3

  • 瘗花秀士

      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人往高处走的根源,基于更高标准的生活要求,农民们进城打工,改变现状,乡村少年勤奋苦读,想要跳出“农门”,国人采取各种手段争取移民……毛时代的大逃港、江时代的打工潮、现阶段的移民热,都是为了活得更好。
      在这些蔚然大观的社会现象背后,留下了车难载斗难量的悲喜剧,也上演了无数成功的励志剧,其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乡情,中国人是生活在时间单位里的动物,自古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恋土思亲是一种世代传承、根深蒂固的习惯,非不得已谁愿意离开故土与双亲?

    2014-07-26

    回复

    • 瘗花秀士

         改革开放、沿海开发以来的一场场人类大迁徙过后,国人被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面貌,还有文化认知、思维模式、道德准则、社交方式等等,这一切都令初为居民的农民们感到困惑,当人际关系被防盗窗牢牢隔离,当坦诚相待变成了勾心斗角,当心灵与环境一同荒漠化时,他们已回不到曾经的家园,这是一种经久不愈的文化之觞。

      2014-07-26

      回复

  • 夏冰

    确实是见分量的文。

    2014-07-14

    回复

  • 孔雀东南飞103

    8.4分

    2014-06-02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孔雀老师。你的《芦山石头的伤口》,记不清在哪个网站了,看后下载了当范文读,你能垂顾,非常荣幸!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赏读学习太行老师美文!
    在农村城镇化的时代题单上撕开一个口子,抓住“半个城里人”的生存悖律和心理纠结,多侧面、多角度切入,有深度、有分量!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宁雨大妹慧眼,我这点小伎俩瞒不过你。再次懂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哈哈,我是互评乱点,说外行话,太行老师见谅啊!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咳,又写错字了。“互评”应为“胡评”。

      2014-06-02

      回复

  • 西凉雪

    在此拜读先生佳文,再一次的体味其中深意。问好先生,夏安

    2014-06-01

    回复

  • 花落无声

    城市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民进城也是一种趋势,毕竟,农民也有权让自己和家人享受城市资源和文明。但这其间对乡村割舍不下的情感,刚进城农民的不适应,以及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的代价,都值得我们深思,也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警觉和注意。比如,是否可以让一部分已经在城市置业的人进城的同时,将新农村建设得更美好,与城市享有同等社会资源(医疗、教育等),同等文明进步?仅作探讨,学习太行风老师扎实的文风。

    2014-05-31

    回复

    • 太行风

       花落老师站在了高处,抓住了根本。是的,城镇化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改变农业大国形象,强国梦难以实现。但是应该有机会有步骤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农村的大面积消亡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会产生粮食供给不足之虞,而且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积淀的乡土文化会遭受巨大冲击,失去土壤。更有,有相当的农民是因村庄里没有了学校被迫进城,会出现因“学”返贫现象及,与老人的城乡两地分居,留守老人数量增大。所以我说我处在一个两难之地。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以上回复纠错:“但是应该有机会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应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

      2014-06-01

      回复

    • 花落无声

       花落很敬佩太行风老师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太行风老师提到的农村消失、农耕文明文化的保护,中央已有相关规定;农民工的孩子进城读书,规定就近入学,不准拒收,不准收借读费,所以不必有因读书致贫的担忧;至于为了孩子读书才被迫进城,我认为这个说法也略有偏颇。农民也希望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为读书进城是一种自然选择。而今年的教育改革也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教师轮流助教列为一个内容。祝太行风老师写作快乐!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你说的情况,理论上是可以立刻解决,可实际有实际的另一副面孔:论经济条件,村里好多人是没有条件带孩子到县城安家、读书的,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出于攀比心理,还是咬住牙来了;因精力两边扯着,庄稼种得很马虎,一些老人的养护,也很作难。关于农村的问题,不是一个文件一下,一个合理的设计一出,问题立刻就解决了。我是贴近农村的观察者,我的好多亲属、亲戚就是这样,我相信我没有看错,更不是凭空臆造。相信再评。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是错字了,是“谢谢再评”。

      2014-06-01

      回复

  • 柳芽儿

    赏读朋友真情的文章,学习了!

    2014-05-31

    回复

  • 雅施达

    写得好!纠结的笔触述说的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和无奈。有力道!

    2014-05-31

    回复

    • 太行风

       一语中的,是个懂文章的,理性而点穴。不过,你说对了一半,我是在为农村都成为空村怎么办而担忧,同时也赞成村里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举动。单纯从情绪讲,我出于两难之地,任读者见仁见智吧。

      2014-05-31

      回复

  • 沁芳闸

    为了孩子我们总是不惜一切,有在农村把孩子往城里送的,有在城里一定必读名校,然后往国外送的,还得花很长时间打听如何才能进国外的名校。问好老师。

    2014-0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