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你】半个城里人

作者:太行风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06-02   阅读:

  
  一转眼,妻子随我进城二十多年了,可依然留恋着村庄生活。最能证明这点的是,我们完婚时专门做了一口大木箱,一张桌子,妻子始终没提过要把它们拉运来。老家屋里没值钱东西了,可椿木做成的箱子和桌子,尽管款式已过时,却是我们结婚的纪念物,对妻子来说绝对不是不重要。可妻子依然把它们撇在村子的老屋里。那里,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她把魂留在那里。
  四
  大妹也在县城买了处二手房安了家。可她和妹夫在县城只有半个家,另一半家依然在我那山旮旯的村子里。
  大妹两口进城,也是为了孙女孙子上学。我的外甥高中一毕业,就跟他二伯到省建一个工程队当了合同工,哪里有工程跑哪里去,一路杀到了内蒙古,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为还上买房借的钱,外甥媳妇也在县城一家超市谋了个事。大妹两口不招呼孙女孙子不行,可不回村种地也不行。土地是一个村庄的灵魂,更是大妹两口的命。对他俩来说,每一块地,每一棵苗,甚至每一颗米,更有具体而深刻的意义。
  大妹的公公是随父母亲逃荒到我村的,挨过大饥饿,遭过大罪过,死里逃生拣了条命,一直摆不脱贫困与饥饿的纠缠。到土改,分了地,还有了两头牛,才踏踏实实过了几年好日子。可时至高级社,土地耕牛都得入社。大妹的公公死活不愿意,成为村里唯一不入社的“死顽固”。可大势所趋,哪里容得他按自己的意愿办,土地和牛最终还是被强制入了社。干部带人来牵牛时,大妹的公公死搂着牛脖子不放手,可无论如何也敌不过强制执行者的人多势众。大妹的公公一路追赶一路哭嚎着我的牛,我的牛,跑着跑着咕嘟隆咚栽倒在地,直挺挺昏死过去。随后赶来的家人和邻居又喊叫又切人中,人终于苏醒过来,可精神却出了问题,动辄就疯疯癫癫哭喊,我的地,我的牛。大妹嫁过去时,她公公的疯癫病轻了许多,可一个人走路或闲呆着时,还是不由自主就嘟嘟囔囔,细细辩听,仍然与土地有关,与牛有关。
  大妹公公去世时,土地承包已好几年。或许又拥有了土地的缘故,弥留之际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几个儿女和儿媳妇、女婿,反反复复叮嘱,土地和牛,是咱土头百姓的命,有这两样东西,不管好年荒年,不管谁执掌朝政,都活得了人,没这两样,就大睁着两眼等死吧。
  大妹搬家来时,把父母以上老祖宗的位牌都拿来。其实,不拿位牌,老祖宗也会跟来。他们的前辈,就住在大妹两口的基因里,流淌在他们血液里,无论白天黑夜,醒着睡着,都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们。何况生活所迫,还指着那些地打粮后给扛一膀子呢,哪敢轻慢土地。于是大妹的家安在了候鸟翅膀上,一到春风北渡,大地解冻,两口就返回村去侍奉十几亩山地,外甥媳妇就得请假照应孩子。一年中,大妹和妹夫一直是飞来飞去的状态,最少也得留一个在村里照看庄稼,唯有冬天方可在县城安稳生活一个季节。
  可大妹两口都是快六十的人了,大妹腿关节患有骨质增生,走路艰难,妹夫则腰间盘突出,做弯腰弓脊的活就受不了。可受不了也得受,做不快慢慢也得做。只是两个人心里头急,读书的孙子孙女,县城里的那半个家,牵着他们的魂,揪着他们的心。
  五
  我是在一小学门前碰见兴财的,他在等放学后接孙子回去。他来得也太早了点,离放学还有半个多小时。
  好在早早来接孩子的不止他一个,一伙也是爷爷辈单位退了休的人,在学校外的路口站成一圈,正在争论钓鱼岛的事,以及由此延伸韩国、东南亚各国的态度,美国的态度。虽然远隔山海,可他们一个比一个知道得多,因看法不一样,发生了争执,其中两个情绪激动,面红耳赤。对他们的话题,兴财很生疏,擎着一张憨憨的脸,远远站在一旁看,花白的头颅,与那些染过发的同龄人的头泾渭分明。我从旁走过,拍了他一下肩膀,他猛一愣怔,看清是我,一下满脸惊喜,抓住我的手使劲晃,像遇见久违的亲人。
  我知道因手工木匠业的衰退,兴财早已失了业,也知道他和孩子偷挖铁矿石,挣了一些钱,才来到县城。不知道的,是他来县城后生活是如何打发的。他说他老伴做饭,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接送孙子,剩余的时间,就是在街上闲溜达。我想起他在客车上两次被小偷偷钱的事,便揶揄他说,不怕再被小偷偷钱了?兴财龇着牙憨厚地笑,说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治安好了,没有小偷了,就是有,咱身上不装钱,他偷个屁?我问来城里过得惯吗,他说哪个龟孙才过得惯,住在那小区楼上,还是五层,活像装进罐头里,老觉得吃饭睡觉都悬在半空,一点地气也不接,长久了,不生病才怪。于是,把孙子送学校后,就到处溜达,哪里红火就往那里走,看擦碰了车的人生气,看耍猴,看菜摊买菜的和卖菜的讨价还价。要么就去看建筑,现在的,古代的,都看。
  他说他去看县标了,越看心里越糊涂。我说糊涂什么,他说听说是花好几十万修了那么个东西,论看也不好看,到底有啥用,该不会是用来挡风水吧,就像老百姓修的影壁和房后的“泰山石敢当”,禁挡不祥,镇宅化煞。我一下笑喷了,对他说,人家那是象形造型,里边藏着深意。他又呆愣了,怔怔的好一会,问有啥深意。我对他说了县标表达的意思,他说花好几十万,就为了说这几句话?我说不是几句话,县标是一种精神内涵的固体化表达,是一个城市的图腾,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对人的思想和精神起作用。他忽然恼了,脸红脖子粗说,净是胡扯,我看就是劳民伤财,把你说的那些话在墙上写成大标语,不一样是宣传吗?不能把这几十万省下来,救济了活不过去的老百姓?说着,竟然骂骂咧咧起来,惹得纷至沓来接孩子的人都往这里看。我发现很难和他沟通,陷入一种钥匙与锁配不上套的尴尬。
  恰好这时放学了,穿同样校服的孩子们像河水一样涌出来,把人看得眼花缭乱。兴财顾不上听我解释了,瞪大两眼在孩子堆里找孙子,生怕错过去。忽然又想起我,扭头说千万别在意,你不是县政府领导,我不是冲你发火。我说我知道,他龇牙笑笑,又转过头去找孙子。我摇摇头,心里一下有点沉重。
  六
  春节过后,同村老乡的老魁打过电话来,让我们两口过去坐坐。晚上,和妻子应约而去。没想,竟然是老乡聚会,一进屋看见好几个年龄相仿的同村男女都在。大家嘻嘻哈哈了一阵,男的抽烟,女人们嗑吃葵花籽,说道起在村里、在城里活人的话题。
  首先说到的是,不管自愿还是被逼,村里好多人家来了县城,可究竟有多少人能变成城里人呢?程老六嗨地感慨了一声说,咱这辈的人是不行了,年轻那会虽然也做过梦,盼着从村里跳出来,找份在外的工作。可梦想破灭后,就死心塌地皈依了土地。到现在,已经是出窑的砖定了型,变得了皮,怎么也变不了骨了。
  我替他们分析了第二人,就是现在二十多到四十岁的人。他们是家里的主心骨,也是移居县城的主导人,可他们也难以变成城里人。他们一面想摆脱乡村的落后,享受到城里的文明与时尚,一面又讨厌着城里钢筋水泥的枯燥与冷漠,恋着村里那份清静与随性。城市对他们,既看好他们的劳力,又看不惯他们的粗糙,边接受,边排斥。最后,他们会发现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村,处在一个不城不乡、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只能做一个在城市边缘徘徊的“两栖人”。到第三代人,就是现在上学的这些孩子。他们虽然生在村里,可从小就脱离了村庄,投入了城里,又在可塑性很强的年龄,大概就可以变成城里人了。
  说到第三代人,大家又活跃起来。这个说孙子吃不惯家乡的土饭,一张嘴就是麦当劳、汉堡包。那个说,他孙女上学的一两里路不想走,非让骑车接送。上体育课跑了几圈,不是腿疼,就是感冒,活脱脱又是一个林黛玉。他小的时候,在山道上跑着撵前边的孩子,脚下一绊,不滴隆咚摔了个跟头,龇牙咧嘴两眼生花泪爬起来,揉了揉石头磕破皮的膝盖,继续追前边的伙伴。肉蛋娘说,嘁,你们说的都不稀罕,俺孙女不知道白面是从哪里来的,说是面粉加工厂产的。告诉她是地里种出来的,硬不相信。问她以后回不回村种地去了,孙女还没吭气,俺孩子抢过话碴说,别说她了,就是我,哪怕在城里讨吃要饭,也不回村里混了。俺孙女跟着喊,要将进城的旗帜打到底。
123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精华:小晓追梦

上一篇: 《 我属于谁

下一篇: 《 【红尘有你】以爱为旗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那里,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读完通篇,印象最深的竟是大妹的公公,土地和牛是咱土头百姓的命呀,说这句话的老人很有力,他的声音可以一直回响。他们世世代代的执守的观念,或许会被第三代嘲笑,可总有一天到了他们的第四代第五代,或者更远一些,才会发现公公的话很有道理。为了下一代,他们来到城里,做了半个城里人,可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最精彩的部分被留在了那方土地,所以家才会成了村里的招待所,所以一屋子的人因为第三代的改变而唏吁不已。放心,风水轮流转,不管是个人,还是这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命运,后代中一定会有人记住老家,记住自己是哪里人,就象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哪里都会有个唐人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3

  • 瘗花秀士

      社会发展不均衡,是人往高处走的根源,基于更高标准的生活要求,农民们进城打工,改变现状,乡村少年勤奋苦读,想要跳出“农门”,国人采取各种手段争取移民……毛时代的大逃港、江时代的打工潮、现阶段的移民热,都是为了活得更好。
      在这些蔚然大观的社会现象背后,留下了车难载斗难量的悲喜剧,也上演了无数成功的励志剧,其中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乡情,中国人是生活在时间单位里的动物,自古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恋土思亲是一种世代传承、根深蒂固的习惯,非不得已谁愿意离开故土与双亲?

    2014-07-26

    回复

    • 瘗花秀士

         改革开放、沿海开发以来的一场场人类大迁徙过后,国人被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面貌,还有文化认知、思维模式、道德准则、社交方式等等,这一切都令初为居民的农民们感到困惑,当人际关系被防盗窗牢牢隔离,当坦诚相待变成了勾心斗角,当心灵与环境一同荒漠化时,他们已回不到曾经的家园,这是一种经久不愈的文化之觞。

      2014-07-26

      回复

  • 夏冰

    确实是见分量的文。

    2014-07-14

    回复

  • 孔雀东南飞103

    8.4分

    2014-06-02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孔雀老师。你的《芦山石头的伤口》,记不清在哪个网站了,看后下载了当范文读,你能垂顾,非常荣幸!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赏读学习太行老师美文!
    在农村城镇化的时代题单上撕开一个口子,抓住“半个城里人”的生存悖律和心理纠结,多侧面、多角度切入,有深度、有分量!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宁雨大妹慧眼,我这点小伎俩瞒不过你。再次懂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哈哈,我是互评乱点,说外行话,太行老师见谅啊!

      2014-06-02

      回复

    • 宁雨

       咳,又写错字了。“互评”应为“胡评”。

      2014-06-02

      回复

  • 西凉雪

    在此拜读先生佳文,再一次的体味其中深意。问好先生,夏安

    2014-06-01

    回复

  • 花落无声

    城市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农民进城也是一种趋势,毕竟,农民也有权让自己和家人享受城市资源和文明。但这其间对乡村割舍不下的情感,刚进城农民的不适应,以及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的代价,都值得我们深思,也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警觉和注意。比如,是否可以让一部分已经在城市置业的人进城的同时,将新农村建设得更美好,与城市享有同等社会资源(医疗、教育等),同等文明进步?仅作探讨,学习太行风老师扎实的文风。

    2014-05-31

    回复

    • 太行风

       花落老师站在了高处,抓住了根本。是的,城镇化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改变农业大国形象,强国梦难以实现。但是应该有机会有步骤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农村的大面积消亡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会产生粮食供给不足之虞,而且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积淀的乡土文化会遭受巨大冲击,失去土壤。更有,有相当的农民是因村庄里没有了学校被迫进城,会出现因“学”返贫现象及,与老人的城乡两地分居,留守老人数量增大。所以我说我处在一个两难之地。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以上回复纠错:“但是应该有机会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应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

      2014-06-01

      回复

    • 花落无声

       花落很敬佩太行风老师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太行风老师提到的农村消失、农耕文明文化的保护,中央已有相关规定;农民工的孩子进城读书,规定就近入学,不准拒收,不准收借读费,所以不必有因读书致贫的担忧;至于为了孩子读书才被迫进城,我认为这个说法也略有偏颇。农民也希望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为读书进城是一种自然选择。而今年的教育改革也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教师轮流助教列为一个内容。祝太行风老师写作快乐!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你说的情况,理论上是可以立刻解决,可实际有实际的另一副面孔:论经济条件,村里好多人是没有条件带孩子到县城安家、读书的,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出于攀比心理,还是咬住牙来了;因精力两边扯着,庄稼种得很马虎,一些老人的养护,也很作难。关于农村的问题,不是一个文件一下,一个合理的设计一出,问题立刻就解决了。我是贴近农村的观察者,我的好多亲属、亲戚就是这样,我相信我没有看错,更不是凭空臆造。相信再评。

      2014-06-01

      回复

    • 太行风

       是错字了,是“谢谢再评”。

      2014-06-01

      回复

  • 柳芽儿

    赏读朋友真情的文章,学习了!

    2014-05-31

    回复

  • 雅施达

    写得好!纠结的笔触述说的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尴尬和无奈。有力道!

    2014-05-31

    回复

    • 太行风

       一语中的,是个懂文章的,理性而点穴。不过,你说对了一半,我是在为农村都成为空村怎么办而担忧,同时也赞成村里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举动。单纯从情绪讲,我出于两难之地,任读者见仁见智吧。

      2014-05-31

      回复

  • 沁芳闸

    为了孩子我们总是不惜一切,有在农村把孩子往城里送的,有在城里一定必读名校,然后往国外送的,还得花很长时间打听如何才能进国外的名校。问好老师。

    2014-0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