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雨先生律诗赏析(六)

诗论

作者:皋南抱朴子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3-02-20   阅读:

  
  (21),短歌行(二十一)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争先。
  岁月如流水,当惜一瞬间。
  史公这首是注重炼意,炼句的典范,通篇不着一个生僻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毫无佶屈聱牙之感。但意境却高,语言也极为精彩。有读李青莲白香山美吟的感觉。的首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争先”,是说读书写作,当惜时和用功。“夜眠”要在“人静”之后,即是古人所说的“睡”要在“三更灯火”之后,诸如苏秦夜读要“悬梁刺股”。“早起鸟争先”,即是说起床早读或写作要早,要“五更鸡”叫即起。西汉的朱买臣采樵读书;东晋的祖逖“闻鸡起舞”;春秋战国时期的董遇主张“三余”苦读。那时人们还苦于要忙于生计,大都没有完整的时间读书,所以,书要挤时间读。三余者:“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孙权教吕蒙读书时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叫他要多读书,不要以“多务”为借口而不读。在孙权的激励下,吕蒙后来成长为让蜀国镇守荆襄九郡的统帅关云长闻风丧胆的东吴战将中出类拔萃的谋略家。连鲁肃在与之倾谈后都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在现当代,雷锋读书是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读。有人说鲁迅的文学成就高是因为他是天才。可鲁迅自己却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是连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他还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有的”。也正是因为鲁迅的惜时如金的苦读,才最终成为了现当代文坛上最为毛主席敬重的,集“三家”于一身的人生标杆。史公要我们读书要读到“人静后”才睡,鸟未鸣即起。古圣今贤之博学皆是如此方得,后生小子能不努力吗?第二联“岁月如流水,当惜一瞬间”是个比喻句,是将第一联的底蕴进一步诠释和拓展,告诫人们岁月不待人,所以要分秒必争。这是史公绝句的一以贯之的转结一气的写法。的末句中“惜”字,在中华新韵上属平声,故不违律。好诗!
  
  (22),短歌行(二十七)
  清思观皓月,高品对苍松。
  万物人相似,神形借鉴中。
  君诗大雅!雅在于发古今一气的明月之思。曹孟德有“皎皎明月,何时可辍”的吟哦,李太白有“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高吟,王荆公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绝唱。其与史公之“清思观皓月”,成古今唱和。古今诗人往往借一轮明月,标高雅情操。更有可与共比者,西晋张季鹰有“莼鲈之思”。自谓秋风正起,大丈夫岂能羁宦于千里之外,以邀名爵乎?于是忽发家乡茭白,鲈鱼之思,遂命驾而归。后人因其人有阮籍之风,因号其为江东步兵。这当然也是一位高雅之士。第二句“高品对苍松”,其雅在于苍松之品。苍松以其挺拔抗直,四季常青,常被作为品德高尚者的象征。陈毅元帅就有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著名诗句。由此可知松有多么高洁的品质。时人常以松竹梅并举,而松居其首,苍松之外,何以加之哉!史公以“高品对苍松”的诗句赞松,良有以也!诗的第二联“万物人相似,神形借鉴中”,诗人引“皓月”而发清思,拟“苍松”而比雅士。景物与人物合而为一,借赞松而赞人。实在是高!
  
  (23),短歌行(二十六)
  气平更事久,心旷得春多。
  量小非君子,人生有几何?
  首句“气平更事久”,这个成语最先出自《隋书李雄传》“吾儿年少,更事少”,“更”意是“经历”,不是“懂”。史公本句的含义是,经历丰富的人处事往往能心平气和。第二句“心旷得春多”,“心旷”就是心境开阔,全句的意思是心境开阔的人往往能睦于上下,左右逢源,好事多多,易臻顺境。本联的“气平”和“心旷”是互文见义,所以这两句的含义不可分割,应当联系起来理解。那就是经历丰富的人处人处事往往能心境开阔,和蔼可亲;往往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圆满。第三句第四句“量小非君子,人生有几何”,也是转结一气的写法,是对首联的进一步引申。“君子”即有才有德的人。这句诗是说大凡有才有德的人都能度量宽宏,都是头顶堪走马,肚里可撑船的胸有丘壑的高人。这里要着重阐明的是,世俗之人往往把“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曲解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就把本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歪曲得十分邪恶了。如果按正版(包括史公诗句)的原话去做,那你就是德才兼备的好人,如果你按照被曲解的话做事那你就是邪恶的人。两者泾渭分明,绝不能混为一谈。关于这个层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才倶失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贤人(即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又进一步阐述“苟不得圣人,愿意得贤人(君子),苟不得贤人,愿意得愚人。唯小人慎用。”他又说,“贤人与善倶,故善无不至矣。小人与恶倶,故恶无不至矣。”史公诗得人才学之要,得古圣贤之心,微言大义,须用心领会乃得。好诗!
  
  (24),短歌行(二十八)
  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公理难由己,宜听众口音。
  诗得理趣。首句“让人非我弱”,菡蕴深邃!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能真正主动让人的人都是有格局的人,都是有力量的人,都是愿意主动团结别人的人。因其一让,也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让步,以致形成双赢,以致成为和局。诸如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就是一例。吴姓张姓这两个家族为了一牆之界闹到对簿公堂。后来宰相门第的张家主动让出三尺,吴姓见状,深受感动,也自动让出三尺,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六尺巷。这就是“让人非我弱”的极好例证。心胸狭隘者、自私自利者不会让也不愿让;唯其不让,往往也导致对方的拒让,导致双输,以致往往与对方形成僵局。市井无赖的行止往往如此。套用物理学上的原理,这叫做“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你给社会一个正能量,社会必然也回馈你一个正能量。这个定律在社会领域里也是累试不爽。由此可见,史公诗的首句“让人非我弱”近乎真理,值得倡导。第二句“得志莫离群”,这是领袖们的一贯倡导的在胜利后,在取得了成绩之后,主张坚持两个“务必”,倡导不能骄傲,不能脱离群众的一系列教导的诗化表达。等于是在“代圣贤立言”。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些德性不坚定,见识浅薄者在有了地位,有了成绩之后,往往容易骄傲,看不起人,离群索居,成为孤家寡人,最后导致失败。历史上的陈胜、洪秀全,李自成都是这样失败的。物理学上还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社会生活中也是适用的:比如一个人的脑容量是恒定的。这方面用多了,哪方面就必然少了。一个人骄傲成分多了,谦虚就少了。把自己想多了,把群众就想少了。所以得志骄傲与谦虚合群是相互冲突的,二者不可兼得。我们自当引以为戒。第二联“公理难由己,宜听众口音”,是从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共同说明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难由”是从反面说,“宜听”是从正面说。这样正反立论,对比鲜明,把相信群众的道理说得清晰而又透彻。好诗!
  
  审核编辑:吟湄   推荐:吟湄
【编者按】 执行站长   吟湄:
诗出于抒心,论出于知音,一诗一论,相得益彰。人生快事也。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