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世界的灵魂独舞

——瘗花秀士近期散文综述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2-02-20   阅读:

  
  历次独自远足的过程中,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向山发问,与水共商,他把对世界、社会、人生、命运与爱情的思考,完全融入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中,与游踪所见诸般景物紧密结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饱蘸深情或思辨的文字,传达出了一个既有老庄出世思想又有郁达夫式零余者处境的当代底层文人,在灰暗现实中走投无路的精神困境,读罢全文,见性情,见众生,亦见天地。
  全文总共四节当中,引子是一个缘起,它交代了当时的现实背景和作者极其糟糕的心境,构成了作者出逃的动机。第二节“观音山冥想”紧凑集中,结合场景转移的意识流动与内心交战写得惊心动魄又丝丝入扣,这可能就是即时创作的一个优势。最后一节“岩脚下讨水”是四节里唯一有故事情节的章节,作者曾在此重新找回与人相处的欢乐,但最终依然以遗憾收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他笔下的小山村已不复存,回首之间恍若隔世,使曾经在那里发生的故事更具有老电影般难忘的色彩。但作者自己最神往也最难忘的,去过次数最多,流连时间最长,略带言情小说意味的平浪坝时光,却欠缺了其他几节连贯的气脉、深沉的思索和完整的情节,或许是因为过去未曾为此写过文章,当年的游踪与情怀已经淡忘的缘故。

Ⅶ结语

  写完诸上篇什,瘗花秀士这个阶段的散文创作或将告一段落,但这个时期的散文是不能绕过的,它给游记或写景散文的写作留下了一些思考,提供了一些范式,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写不好采风和常规游记,因为采风是遵命文学,旅游是走马观花,作者没有在这些地方生活过,没有跟当地人建立起感情,更没有过刺骨的疼痛和忘我的开怀,所见都是表面现象,所知都是宣传材料,一个既无我又无情的文本,只能跟宣传文案和旅游文史一样,属于应付式的交差。而以上文章所涉,都是极为常见并无特点的普通景物,由于作者贯注了浓烈的情感和思想,就具有了生命,变得生动可感起来。
  但瘗花秀士显然不是在写游记,这批文章的动机,都不是为了写景,而是借助这些具体的场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追缅远逝的青春,祭奠故去的旧人,展现一个底层文人基于自身学养和禀性,在特殊时代与环境下的精神困境。他的文章,都有一个形而上的主题,这些主题的确立,使文章既具有格局上的开阔,也具有境界上的纵深,从而脱离了单纯的景物描写和情景重现,一切景色都成为这个主题的有机体,一切故事也成了这个主题的组成部分,它们紧密联结在一起,为表达这个主题起到自己的作用,而不再各自为阵可有可无。
  因而,这些散文与其说是记游,不如说是在自述。瘗花秀士是个清醒和深刻的先验者,只有他对自己的描绘和剖析,才是唯一权威的认定。从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兴趣高雅而绝无俗气,思想独立又性格荏弱的独行者在世间罹遇的种种艰难困苦,他似乎冷漠孤傲,却总能在老人、小孩和缺乏社会经验者这些非社会中坚力量的群体里得到情感的抚慰和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的尘世里他是个格格不入的异端,但在社会角色意识淡薄的隐蔽时空,在单线接触的个体交往中,他往往又能发现人性的光辉和世界的美好,只是,这些美好的东西太柔弱,太易碎,时过境迁之后仿佛一个不切实际的痴人呓语,令他常常挂怀却每每痴绝。
  
  2022年2月5日22点30
1234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篇文字后溢满的感情,竟然可以如此的深厚,只是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无法将其看透,灵魂独舞想来也好,格格不入的异端,有着常人不懂的棱角。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