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读东坡《凌虚台记》

作者:喻芷楚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2-02-21   阅读:

  
  说起东坡的《凌虚台记》,当然要先说说凌虚台的主人陈希亮。
  陈希亮字公弼,是东坡好友陈季常的父亲。生于北宋1014年,卒于1077年,是眉州人。苏陈两家数代世交。其人身材矮小、清瘦,面色冷峻,眼目清澈如水。行事作风为人刚正不阿,对错误的事不留情面,常常当面指责人过错,有文记载:士大夫宴游间,但闻陈希亮到来,立刻阖座肃然,与笑寡味,饮酒不乐起来。他对待僚属,自然更加严厉,竟然有很多人吓得对他不敢仰视。
  陈希亮就是这样一个人,终日刻板,不苟笑容,跟他做同事不仅是压抑无聊无趣,而且是令人生憎生怨。东坡就是其中一个对他很不满的人。这表现在同僚中所尊敬东坡做出敬意的动作,就是称呼也叫博士,陈希亮很生气,禁止他们这种行为,东坡不气可能吗?
  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正月,京东转运史陈希亮调任凤翔太守。
  苏轼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任凤翔判官。众所周知东坡是受许多当时名家欣赏的青年才俊,像欧阳修对他就是青睐有加,皇帝也是十分欣赏。但自陈希亮到凤翔出任太守偏偏不鸟东坡,不给他半分薄面,这不免让东坡心生不快。凡事都与他对着干。这从苏东坡后来应陈季常之请为陈希亮作了《陈公弼传》可以看出当时两个人的一些故事,《陈公弼传》中对写道:“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而轼官于风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东坡年轻时不懂陈希亮为磨他性子而故意为难他,但谁的少年不轻狂,何况东坡大才。没有东坡的年少轻狂也就没有流传后世的《凌虚台记》。
  凌虚台是陈希亮1063年在家里的后花园所建,建后嘱咐东坡篇文记凌虚台。
  有才不怕没机会,东坡和上司陈希亮的梗终于逮住机会报复。这是东坡性格部分的喜剧元素,让人读《凌虚台记》读来莞尔,东坡的小性子真是可爱的可以,幸亏是陈希亮,换了是真个小人,还不知道要怎样给他穿小鞋。
  《凌虚台记》首段交代建凌虚台原因,交代地理位置及环境特色,第二段凌虚台未建前太守在山下闲步观赏山,心中所得想法,命工人挖池筑台。台筑得很高,同屋脊平。太守取名“凌虚”,交代苏轼作台记,这就是《凌虚台记》来的前因后果,为什么作记,为什么是苏轼写台记,都是太守的吩咐的工作。
  到第三段进入东坡记文的实质性内容。有几个内容。先是议论历史万物兴衰的法则,不以历史不以人改变,没有什么时候可以长久,凌虚台不出这个法则左右。再是随太守登台所见:
  “其东则秦穆公祈年橐泉,其南则汉武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这是东坡的小心事,他没有歌功颂德,赞美凌虚台建筑的精美,没有像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有波澜壮阔也有旖旎风光,然后是深深的抒情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没有像王勃写《藤王阁序》对王子王孙的赞美,没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地理上的名言警句。只有刘禹锡的《乌衣巷》在人大脑里盘桓不去,脱口低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是东坡的小动作太守——陈希亮哪有看不明白的?人家好歹也是进士出身,人家也很有才,东坡这点小心事实在有些小人,太小家子气,显得没有格局。然而太守没有在意,或许更多的是认同,赌气是赌气,见解未必不是这样,太守或许更多的是理智,对世事的洞察,人生富贵不满百,一座凌虚台终将被历史淹没,如同盛极一时的秦汉唐殿宇只剩残垣瓦砾,炫耀实在是件愚蠢的事。因为看的通透,因为对故人之子的真正爱护,太守接受了东坡这篇记文。
  其实整篇文记虽然是东坡的小心思在作怪,但从另一面他是真是反应了现实,是对历史的感慨,他是用写实的方法写出了凌虚台四面环境和它的地理位置,也有以历史为鉴的意思,从历史中去学习那些贤能之人,这又或许是对太守的言外之意吧。
  读凌虚台记读的不仅是历史故事,还有人物性格,东坡秉性可见一斑,太守——陈希亮真正为人如何也是管中窥豹,他实在是个有见识,识大体的人,懂得如何爱护子侄后辈,值得敬佩。
  年少轻狂的苏轼应该感谢这场与陈希亮同地为官的经历,毕竟好人难遇,好官难遇,能遇上真正教导他的人更不易。
  
  审核编辑:许有科   推荐:许有科

上一篇: 《 暗黑世界的灵魂独舞

下一篇: 《 苏山琐语

【编者按】 散文主编   许有科:
夫台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这其实是苏轼的达观和洞悉,绝然不同的风格,自然就有世事洞明的见识。菲兹,不是苏东坡矣。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