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文集》读后

作者:寒鸦凫水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5-08   阅读:

  
  离弥撒开始时间还早,便赴附近龙潭公园散步。公园游人不多,这个时间大家都在忙生活,冷落了园林美景,而春天恰恰在此时悄悄绽放。湖岸边绿柳低垂,空空荡荡的长亭静听微风低吟。沿湖漫步,不觉细数人生岁月,二万多天的样子,真正过一天少一天,有时如春分拂面,纵马长歌;有时像秋雨绵绵,愁肠百结。就像这龙潭湖的景色,温暖阳光泽被之处,一片花团锦簇,尽显昂昂生机,而背阴处虽然也不乏傲然绽放的花朵,但依然掩饰不住无尽的落寞和伤感。
  今日布道主讲“宽容”,重提旧日典故:打左脸,伸右脸,爱仇人。神父讲道,我心神游,想起胡适晚年讲过“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胡适追求自由、民主,一生矢志不渝,视自由重于生命,而其晚年竟提出宽容重于自由这样深层次自我反思的观点。是怎样的历史和人生让一个为自由呼喊的斗士做出这样的转变?这变化足以使我等后辈停步沉思,从内心深处细细琢磨什么是宽容,怎样宽容,宽容之后怎样。
  胡适不是基督徒,他在自传中说,一位基督教朋友,十分热忱地帮助他、引导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他也动心了,几乎要加入教会成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但他还是止步了,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的一点点疑心。是否基督徒,并不影响胡适的伟大,他一生的言行证明了他的宽容和博爱,这是许多基督徒都没有做到的。
  《胡适文集》厚重如斯,历史已然走过四十多年,四十年前,胡适留下“雄文四卷”驾鹤西去,胡适生前著作以文集、文选、全集、自传等面目纷纷登场,一时洛阳纸贵。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历史、思想界的影响可谓既深且广,他和他的“实证主义”、“人文精神”再次从台湾这座小岛漫延至整个世界。而此时的大陆却更像一座孤岛,仍然深陷于狂热的红色海洋之中,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遍地红旗,一条条“最高指示”演变成排山倒海的口号声,胡适在这里代表了反动文人的总后台,是所谓“文艺黑线”、“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万恶之源!万幸,历史总算走出了这一段黑暗蒙昧的路途,民国时代的“旧文人”逐渐得到阳光的抚慰。历史开始解冻,时隔多年,《胡适文集》才得以大范围地出现在书店的学术著作行列之中。
  《胡适文集》汇集胡适一生中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演讲、随笔、书信等文章,通读四册,无一字专横,无一句无理,语言平实、温和,处处泛着儒雅风度,没有诅咒,满纸人文关怀。胡适生于清末,十足的旧社会、旧文化,但胡适的父亲又恰恰是一个颇有远见、并不迂腐的士人,在这新旧交替动荡的时代,胡适扎下了深厚的旧学功底,同时又广泛涉猎新学,而且漂洋过海师从著名哲学家杜威,这些不寻常的经历使他很早就具有了开阔的眼界、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和当时的政治格局一样,风云激荡。社会失落、国家贫弱、人民困苦、战乱频仍,残酷的现实使书斋里的先生们无法安坐,一时投笔从戎者、以笔墨做投枪和匕首者、主张全盘西化者、提议尊孔崇儒者一一粉墨登场。大眼界和哲学思辨以及其温和的个性注定胡适只能是一位改良主义者,不论是新文化运动的提出还是整理国故的提倡,都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不激烈、不挞伐。而这种态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墙头草”,同时,另一座无法绕过去的巨人被摆在胡适的对立面,他就是鲁迅。鲁迅的标签是战士、旗手、号角,也曾被对岸的政治家称为“刻毒”、“鄙薄”。对历史的评价一定要跳出时空之外,如果要客观评价二十世纪的历史,评价胡适、鲁迅,现在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都还生活在二十世纪政治波澜的范围之内,要做到客观、平实势如登天。还在随着岁月的蹉跎,坚冰慢慢消融,一本本民国历史、人物的怀旧史摆上书架,而且一度成为畅销书,这实在是一种美好的现象。今天,回头看胡适生活的时代,一切激进的、暴力的抗争、推翻、重建都被证明是失败的,即或暂时维持的也已是风雨飘摇、千疮百孔了。这点历史观不是课本或历史专著中写出来的,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苍生百姓从自身周遭几十年亲历的真实感受。当下,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我们能够更接近胡适,体会胡适对社会和民生的人文关怀,更真切地比照两个时代的异同,蓦然发现,历史似曾相识,胡适的实证主义依然有着合理而广泛存在的理由。
  这个社会总是在向前走,不论它如何缓慢、曲折,哪怕兜圈子也还是有变化的,只是这份坎坷和艰辛让无数生民尝尽了苦头。所幸,还有许多和胡适一样的真名士愿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然,鲁迅也是其中一位。
  审核编辑:冰止乙醚   推荐:冰止乙醚

上一篇: 《 有什么比我们生命还重要?

下一篇: 《 十善业道

【编者按】 红尘会员   冰止乙醚:
因政治取向,鲁迅的光环淹没了胡适。但文品与人品上,胡适略胜。托尔斯泰式的慈悲,宗教般的宽容,才是人性的极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