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创意能力!旅游项目和主题公园盈利的核心秘诀

作者:彝人小哥    授权级别:A       2020-03-16   阅读:

  
  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中国有90家拟建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数量全球居首。但上述这些只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主题公园数字,还有更多的项目是开发者随意定一个概念便打上了“主题公园”的称号,比如随意安设一个大型观景鱼缸就叫海洋主题,抓一些萤火虫来就算“萤火虫”主题公园……假如将所有这些打上概念的项目都算成主题公园,那么近10年来,中国先后涌现了1000多个到2000多个项目。
  通常具有一定规模的主题公园正常投资都应该在几十亿至数百亿元,因此回本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业者有极专业的管理和很好的盈利模式,如果仅是打个概念,缺乏专业度则难以盈利,近10年来涌现出的所谓上千家的主题公园中90%都难以盈利,只有华侨城、长隆等极少数项目盈利。
  这些年败走的本土主题公园层出不穷。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1997年上半年开业,结果每日接待游客仅200人,游客数量还不到景区员工的1/5,其每月平均亏损140万元,不得已在开业8个月后申请停业。1999年,投资5亿元的广州番禺飞龙世界倒闭。2004年,著名的东方乐园停业。占地803亩、耗资12.5亿元,曾经提出要融合艺术感的安徽六安金领欢乐世界如今门可罗雀。北京神州之旅和万通集团共同投资开发的“天工部落”项目占地2000亩,预计投资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为4000万元,2006年7月,内蒙古根河“天工部落”举行开盘仪式,可惜第一期建成之后,第二期却一拖再拖。2015年8月,长沙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在橘子洲沙滩乐园开放,仅开业几天,在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干预下,该项目被主办方叫停。
  所有失败的本土主题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名噪一时的福禄贝尔。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主题公园代表,1996年开业时,福禄贝尔占地半平方公里,分为科幻城市、欢乐世界、梦幻风情等5个游乐区。然而福禄贝尔的高峰仅维持了几个月,之后一蹶不振,门票价格也从每张180元跌到10元。此后,福禄贝尔的资金链断裂,部分供应商甚至数次哄抢乐园设备来抵债。
  大量失败的项目让本土主题公园被冠以“一年兴、两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关”的“魔咒”。
  1989年,以全国第一个微缩人造景区“锦绣中华”为肇始,中国主题公园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民族文化村,世界之窗依次投入运营,引发第二轮建设项目热潮。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5年前后,全国又有一批主题乐园开始兴建,其主题也开始越来越多样,如航母(深圳、天津)、恐龙(常州)、宋城(杭州)、方特科技(深圳华强)、欢乐谷(深圳华侨城)、欢乐世界(广州长隆)、海洋极地馆(海昌)等这些主题公园较之前投资更大,一般都在10亿元以上,有的可达30-40亿元,而且伴随着度假地产、酒店住宿业的开发,并开始形成品牌意识。
  最近10年,国内主题乐园的龙头企业开始品牌扩张和延伸,在全国连锁经营。有的为了加快后期开发(如广州长隆),有的致力于异地复制(华侨城、海昌、华强等)、主题乐园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另一方面国外主题乐园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迪士尼开业,环球影城将开工,六旗小镇已经启动,国内一批高端项目开始运作。从全世界来看,全球14家公司,46家主题公园,占据了世界主题,接待4亿人次,增长4%,其中,中国有两家进入第一梯队,形成世界瞩目的崛起的市场。
  单纯从宏观来看主题公园市场俨然是一片火爆的态势,不过这并非就意味着主题公园企业能够“躺着挣钱”。在“第二届主题公园建设发展论坛”上公布的一则数据显示:“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迅猛,但普遍盈利能力不足,近9成亏损。”此外,《2017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报告》也指出,国外主题公园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中门票占比30%,购物占比30%,衍生品等其他占到40%以上。而国内大量的主题公园目前主要还是依赖门票经济,文化创新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盈利能力匮乏、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等,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主题公园长效发展的桎梏,对比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也会发现,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以迪士尼为例,尽管其已拥有多个消费者耳熟能详的IP,但还是在不断通过影视来塑造新的IP。与此同时,对已有IP的深度挖掘以及授权其他企业使用这些IP,再加上餐饮、住宿等,迪士尼已经形成了多元的营收策略。
  对于国内的不少主题公园来说,IP的普遍缺乏,或者难以形成高知名度的IP,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削弱了与国际主题公园竞争的能力,而IP的打造又并非一日之功。尽管如此,但伴随着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以及年轻消费者消费特性的转变。主题公园企业对于IP的打造仍有一些乐观的因素可以利用,比如,从抖音、快手及其他热门短视频App把原来比较小众的目的地或不一样的玩法带火的案例中,国内的主题乐园还是能够汲取一定的思路的。
  另外,国内主题公园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有着复杂的背景。尤其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题公园一直都被视为是房地产开发的“陪跑者”。作为一个产业,与地产的捆绑,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方面烂尾工程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另一方面主题公园遭到轻视,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但在市场的热闹背后,盈利难仍是摆在众多主题公园企业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表面上看主题公园市场热热闹闹,但实际情况却无法乐观,尤其是在新一轮拥有知名IP的主题公园企业快速跑马圈地的影响下,接下来还将有不少主题公园面临“生存考验“。
  热闹的开场,并不代表结果就一定尽如人意。北京沃德兰游乐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据了解规划之初的这座主题公园除了游乐设施,还包括高级酒店、购物中心和美食街等,建成后的面积将超过东京的迪士尼乐园,号称要打造成为亚洲第一大游乐园。但最终这些规划却全部化为泡影,据相关媒体报道,“北京沃德兰游乐园于1994年计划建造,仅过了4年便停建,其间从未营业。其在荒废了15年后,2013年被拆除。”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据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有80%的本土主题乐园关门,不少乐园更是在开业不久之后就宣告失败,近10年来总计沉淀资金达4000多亿元。
  五、中外差距在哪?创意、创意、还是创意!
  缘何大量本土主题公园面临盈利问题?先看看海外成功的主题公园究竟是什么模式。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是典型的主题乐园成功代表,两者的共同点是首先有文化内容,这两个主题公园完全是基于电影内容和IP形象打造的。
  大家提到迪士尼,首先想到的是主题乐园,这并不准确,迪士尼最本质的业务是电影,内容为王是迪士尼产业链的基础,所有的衍生品开发都基于内容。迪士尼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精良的内容制作。迪士尼会有一群“幻想工程师”对表现形式作出大胆幻想,技术人员竭尽全力将这些想象变为现实。有了内容和科技,就会诞生一批知名的虚拟人物,比如米老鼠、唐老鸭,迪士尼乐园就是基于电影内容和虚拟人物而建设的主题乐园。
  拥有知名IP的迪士尼对虚拟人物还做了细化分组管理,比如米老鼠算“通吃组”、公主系列是“女孩组”,《汽车总动员》是“男孩组”,而《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则是“男人组”。这些组别决定了迪士尼衍生品的开发市场——“女孩组”主打粉色裙装;米老鼠形象则覆盖婴童用品和各类生活日用品;“男孩组”主打汽车类玩具,而“男人组”则发掘高价消费品,比如迪士尼曾联手奥迪推出“美国队长”款汽车。
  审核编辑: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主题公园有办的好的,也有开始兴盛不久关门的。听作者说说,或许会有启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