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字之探究

作者:东岳雨石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9-02-24   阅读:

  
  最早见于《太平御览》所引张华《博物志》其卷三百九十七曰:“太公为灌坛令,于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于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东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急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博物志》有古本和今本之分,古本为四百卷,今本为十卷,原本亡失,今本还是后人补辑而成。今本皆为:“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太平御览》卷二百零九引古本《博物志》曰:“吾泰山之神,嫁为西海妇。”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载有泰山玉女故事,为泰山神女传说提供了附会的条件。云:“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忽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冷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象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视,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
  明·王之纲《玉女传》载:“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
  按《玉女卷》李谔《瑶池记》载:“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
  据《玉女卷》载“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曰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山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
  《蒿庵闲话》卷一引《帝京景物略》云:“按稗史(碧霞)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即泰山神)前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圮像仆,童泐尽,女沧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元始天尊说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载:“位证天仙之号,册显碧霞之封,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护世弘济妙经》载:“自受敕命,不得有怠。按日巡察,巨山之围,地狱之根。自计酆都,连绪血湖,冤魂受报,日夜无休。”道教对碧霞元君是非常敬重。
  黄飞虎任职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负责掌管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泰山原来是中国的一座阴曹地府,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是地狱最高行政长官,(也不知道地藏菩萨夺他的权呢?还是他夺地藏菩萨的权?)看来泰山奶奶碧霞元君才是东岳的最高领导,天齐仁圣大帝是她的属下,碧霞元君还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道教认为泰山是泰山府君治理,随着历代朝廷对泰山的尊称,泰山府君也变为泰山之帝,道教尊之为东岳大帝,为五岳之首,手下更有七十二司掌管活人和死人的事,在此时泰山信仰不仅是治鬼还能治人。
  《孝经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
  东汉墓出土的“镇墓券”中,也有“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太山”、“生属长安,死属太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妨)”
  《后汉书。乌桓传》:“其俗谓人死,则神游赤山,如中国人死者魂归岱山也。”
  《三国志。管辂传》:“辂谓其弟曰:“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古乐府中就有:“齐度游四方,各系泰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
  《博物志》记载:“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知人生命。”
  东晋干宝《搜神记·泰山府君》云:“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土地神)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
  《旧五代史》载,:“唐长兴四年(933年)七月,一个泰山僧人为明宗治病,僧人说曾遇泰山岳神,托为其第三子求个爵位,明宗遂封泰山三郎为威雄大将军。”
  《南史》卷三十七《沈庆之传》沈僧昭少事天师道:“时记人吉凶,颇有应验。自云为泰山录事,幽司中有所收录,必僧昭署名”。《封神演义》中黄天化被封为泰山正神炳灵公。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见1961年9月14日条下有记:“昨夜有一个大发现,非常高兴。看《法苑珠林》是唐朝人写的书,说泰山就是地狱。初时不敢相信,再翻《大藏经》里的《六度集经》,发现里面说到泰山地狱的有好多处;《六度集经》是三国时代译的,那时民间已有死上泰山的迷信,所以译者就利用这点译泰山地狱、地狱泰山了。有了这个发现,就可以把‘十殿阎王’里的泰山王和泰山府君连起来了。”
  骆宾王《代父老请封禅文》云:“就木残魂,游岱宗而载跃,”
  《喻世明言·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故事讲史弘肇魂魄被泰山圣帝炳灵公给换上“铜胆铁心”。
  《玉历宝钞》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轮回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司掌热恼地狱,又名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又,凡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均将遭受下油锅之刑罚。
  由此对泰山有了全面的了解,明释了它在古代对政权的作用以及在民众心理的地位和认知。可以返回头来再接着“嶽”进行剥析结论。
  岳,籀文(丘,双峰相连的小山)(山,众峰相连的山脉),造字本义:名词,在山脉的群峰中独立、高大的主峰。篆文(山峰)(狱,从二犬,守也!牢同义),比喻山峰交错对峙。俗体隶书误将籀文字形中的“丘”写成形似“北”的。俗体楷书则将隶书字形中的写成“兵字头”。
  东:岱、南:靃、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聲。
  《说文解字》载:“岳,大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嵩山亦:‘泰室’。”帝王巡狩所到的王苑。字形采用“山”作边旁,采用“獄”作声旁。《集韻》嶽古作岳。《說文》嶽,古篆作(上八下山)。《六書正譌》从丘,山,象形。嶽,岳經傳通用。按《字彙》引古文分爲二,今依《正字通》并入後嶽字註。
  古“狱”字中间言字两边为犬字,为守禁之意,通牢之义,牢者宝盖下有一牛字,意为是被圈在墙房中的一头牛,是失去自由,被拘困囚之意,狱字是囚禁人之场所。“嶽”字是山下之狱,就表明是此山下处是囚禁之场地。这个字的来历是有意义的,远古苍颉造中国字是釆取象形、意象、声象创造出来的,都有它凝聚内含和表达的一面。这个字它的诞生是和封禅有着绝对的关系,是帝王登高山祭祀天地生出了这个“嶽”字;“嶽”字还有两种写法不同的字,一个是上部丘下部山合成的岳;一个是凹字去了底下一横,加上一个山字(变体为上八下山字),这两个字都和“嶽”是一个字,同音同义不同体的字。想来古代的“嶽”字应该是凹字头的字,后来又生出了丘下之山的岳字,再后来又诞生出山下狱字“嶽”字。
123
  审核编辑:沁芳闸   精华:沁芳闸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从字的形貌开始讲起,考究了诸多经典,洋洋洒洒让人明白了很多历史上典故的由来,祭天的礼仪。作者把我们一些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我们补上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广龙霄云

    这个“嶽”字就包含了一切,以至于后来道教把泰山作为幽冥地府的十八层地狱,也就是这个原因。十八盘险峭台阶也就化作了十八层地狱,这里边包含多少苦屈、哀怨、凄楚、残酷、悲惨。

    2019-03-01

    回复

  • 沁芳闸

    学习学习学习。

    2019-0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