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较量

较量

作者:四月天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4-25   阅读:

  
  一场秋雨过后,地上落满了枯黄的树叶,有几片叶子不甘心地在空中飞舞、盘旋着。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比前几天似乎又下降了许多。村里有几个怕冷的人,早早地就穿上了毛衣。
  此时正是农闲时节。村里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女,在秋收结束后就急匆匆地赶往全国各地城市打工去了,他们一直到“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村子里只剩下那些年老体弱的老头、老太太和一些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娃娃们,政府或文化人称他们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一)两大家族马五王四
  在自家二层小楼的阳台上,马五坐在轮椅上,大半个身子陷在里面。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嘴歪着还不时地向下流着口水,面前的衣襟湿了一大片。去年的冬天里,身体一向壮如牛的马老五突然发生了“脑出血”,到在县人民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虽然捡回了一条老命,但从此身体完全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吃饭是靠老伴刘翠花一口一口喂的;有时大小便失禁,稍不注意尿屎弄得满身都是,老远就闻到骚臭味。两个孙子马小龙、马小虎总是躲他远远的,辛亏刘翠花的身体还行,每日的吃喝拉撒都是靠她一个人照顾的。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时候的马老五也才真正体会到刘翠花的重要性。自己年轻的时候在村里“招花惹草”的事没少做,而每次回家都把刘翠花打个半死。一想到这些事情,马老五就会流下几滴眼泪。
  此时在马老五家对面的楼上,有一个人正在默默地注视着马老五的一举一动。他和马老五同龄,叫“王四”。王四也是身患重病,两年前因直肠癌做过一次手术,大肠被医生切除了一大截,如今从体内通出了一只皮管,是留排泄屎尿用的。为了方便,王四就没有再穿裤子,只是在身体外面裹了一只被单。
  王四的真名叫王宝山,在兄弟中排行在老四,村里人习惯上都叫他王四,就像马老五一样,他的真名——马彪几乎都被人忘记了。
  王家和马家在“张庄”这个上千口人的村庄上是两个大家族。老天爷也许在开玩笑,堂堂的张庄姓张的人很少,反而让姓王和姓马的一直占着上风。至于其中的历史原因,只有张庄那些早已作古的人才能说的清,如今的人谁也说不出其中的道道来。
  “仗势欺人”自古以来都是国人的劣根性,在过去的农村,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文革”时期,那时候农村还是人民公社,村里有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张庄的男女老少都是集中在一起劳动的,各家各户靠挣公分过日子。家族之间的经常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情,一点点蝇头小利,明里争和暗里逗的。马老五家事马氏家族的主力军、领头人,他们有亲弟兄五个,号称“五只虎”。王四家是王氏家族的主力军、带头大哥,他们是弟兄四个,被张庄人称之为“四只狼”。五只虎”和“四只狼”经常会发生矛盾,轻者是口水仗,重者是大打出手,发生械斗,曾多次出现过流血事件。他们在智力和人力上进行这一次次一场场的“较量”!
  (二)回乡务农游村示众
  1967年的冬天,一封人民来信寄到了河南省邓州县的革命委员会,信的主要内容反应时任邓州县商业局副局长的王宝楼(王大)“反革命”罪行,说王宝楼在淮海战役期间曾当过逃兵,是属于革命队伍中的叛徒。那时全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是运动口号,清除革命队伍中的叛徒、走资派是革命的目标。王宝楼在遭到一番激烈的批判后,被开除、遣送回乡务农了。事后,王家人才知道这封要命的人民来信是马四写的。马四是“五只虎”中最有文化的,也是最“阴险毒辣“的一个人。从此以后王家和马家就结下了“梁子”。
  回乡的王大并没有就此了事,仍然是社员的心中的叛徒、反革命,会经常遭到批斗。戴高帽,游村示众,是常有的事。
  一次在大队学校的操场上开批斗会。王大带着用纸糊的像喇叭似的高帽,胸前挂着写着“人民叛徒”的硬纸牌子。瘦弱的王大被红卫兵小将“看押”着,双手被反束在身后,低着头伏法认罪,大队里革委会主任列举了王大的条条罪行。“打倒叛徒王大”、“打到人民敌人王大”呼声一声胜过一声,在操场上此起彼伏。有几个革命激进分子还忍不住向王大身上乱扔东西。
  王大顾不了那多,只是一个劲地低着头宣读自己的悔罪书:我识字不多,斗大的字认识不到一箩筐,对革命认识不不够。我出生于旧社会,长在贫苦人家,挨过地主的奴役和打骂,是毛主席、共产党把我从苦海里解救出来。毛主席、共产党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由于我的阶级觉悟低,平时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对毛泽东思想领会不深刻,在淮海战役期间当了逃兵,成为人民和历史的罪人,对不起党,对不起伟大领袖毛主席,今天我认罪伏法,认真改造自己,争取重新做人,以后真心实意拥护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王四的讲话足足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场的红卫兵领导夸他反省还算比较深刻,认识比较到位,宣布他可以回家休息了。
  一场批斗会下来,王大会筋疲力尽,万念俱灰,在家会躺上几天几夜,像是害了一场大病似的。因此,王家会更加痛恨马家。他们之间的“较量”也就愈来愈激烈了。
  (三)队长之争头破血流
  在枝头杏子黄的时候,布谷鸟的叫声催熟了田里的麦子,田里的麦子一天比一天的黄。眼看就要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麦口”,张庄这时也迎来了一场大选举,。因为老队长在麦收前突然去世了,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大队里领导决定在上几百口人的张庄选出一位领头人——生产队长。
  队长的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王二(王宝国),一个是马三(马龙)。那时候农村工作讲究的是家族势力,谁家势力大谁家就可以在大队或小队里谋个一官半职的,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那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大小队干部在群众的眼里都是有一定分量的,不亚于如今的县长和乡长。所以选举起来既很慎重又很简单。
  选举会的场地是安排在张庄东面的社场上。几百口社员每人拽了一把麦然子(麦秸秆)席地而坐。首先由大队长宣读了候选人的名单,然后由社员举手表决。那时候还不时兴选票,就是有选票社员也不会填写,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连扁担长的“一”字也是认不识的。
  会场很严肃也很紧张,社员们怕站错了队伍,举错了手,因为王家和马家他们谁也得罪不起,犹豫着到底举谁的手。这时候的马家和王家的人就像是仇人似的,相互都紧绷着脸,谁也不理谁,充满着怒气和敌意。其实他们在昨天晚上都偷偷地挨门挨户地做好了工作——拉选票,特别是那些和自家有点亲戚关系的,哪怕是拐弯抹角,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不放过,双方一直活动到深夜。所以在选举的现场双方又都充满了自信。
  “王宝国”当大队长说出王二名字的时候,一部分社员举起了手;“马龙”当大队长说出马三名字的时候,一部分社员举起了手。经过仔细地数数,王二是267票,马三是266票,王二比马三多了一票,结果是王二获胜,当选上了张庄生产队的队长。王家人是喜形于色,马家人则咬牙切齿。也由此引发了一场血战!
  事情在麦收的时候。每年收麦子生长队就早早地分好了工。一般队里的女人们主要负责在地田里割麦子,男人则主要负责用木制的车把女人割好的麦子往社场上运,然后在社场上牵着牛拉着石头辘滚子打麦子。麦地里几百人聚在在一起收割着麦子,乡村的土路上一辆辆装着小山似麦子的大车,社场上一头头牛拉着辘滚子一圈一圈地打着麦子的壮观场面,至今想起来还是令人震撼与折服。总的来说社员们还是比较朴实和团结的,捣蛋不安分的也只是少数人,马五的老婆刘翠花就是其中的一位。
123
  审核编辑:下寨龙池   推荐:下寨龙池

上一篇: 《 肯下蛋的花母鸡

下一篇: 《 维他命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家族的恩恩怨怨,都在最后随着时间和身体渐渐的消退,曾经的你死我活显得那么的朦胧且不真实,两个人相对一望,恩仇在眼神中融化。很有生活,有历史感的作品。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