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记忆之八【炊烟】

作者:冰止乙醚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3-12-26   阅读:

    上一章节就应该写炊烟,可我没舍得,想留下一块空白的地方细致描摹。

  早晨的炊烟呛,中午的炊烟烈,晚上的炊烟香。一年四季的炊烟也有不同的味道,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到。

  甚至,可以通过炊烟的味道,可以猜出锅底里烧的什么柴,更能判断出锅里做的什么饭。如果可能,我还大致可以构画出做饭与烧锅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我偏爱黄昏的炊烟。

  那年四岁,跟着姐姐下地捡豆子,姐姐动作快,日头泛红的时候已经捡到半布袋,而我刚刚一平麻篮。我闹着饿了,姐姐就牵着我一摇一摆地返回了。

  刚下过一场雨,天空干净的很,路面也软如被套,路边的小河喃喃地絮语,枯草从里处处是秋虫的哀鸣。很多小鸟盘旋着往家里赶,还不忘顺手捎带几粒飞虫。夕阳消失,我和姐姐才走到村口。

  一眼望去,村庄那么小,被一片黑幽幽的树林裹在怀里,静穆无声,恍若天堂。树林的顶端,是一缕灰白色的丝带,缓慢地飘摇,袅袅地升腾,秋天的村落很少起风,那些丝带就久久地萦绕在树梢,宛若仙女遗落的丝巾。

  老远就闻到熟悉的气息,温馨、恬淡、安详而又略带焦苦,叫人想到雪天燃烧的树根,想到锅里沸腾的面条,更会联想到母亲的怀抱。

  那种味道让我肚子咕咕地喊叫,不知是激动还是委屈,我莫名的就淌下了眼泪。姐姐还以为我累坏了,帮我挎麻篮,可我不给——那是我回去炫耀的资本呢。在乡下,年龄再小,每一碗饭也都需要汗水换取。

  再大一点,我就开始放牧。附近的草场都啃光了,只得去更远的地方找牧场。距离村子五里之遥,有一个农场,秋收过完,要抛荒一段才种小麦。周边十几个村子的牧童把握好时机,一窝蜂往那里跑。为让牲口吃的更饱,我们都不回家吃午饭,带个干馍馍就算午餐。

  夜幕降临之际,我和水牛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牛是吃好了,可我又饥又渴,而且摇晃在牛背上,困倦的几乎要滚下来。好不容易熬到村口,却立即精神起来,那乳白色的炊烟如同牛奶,滋润着我的灵魂。

  母亲早就烙好了两面焦黄的大饼,还有一盆韭菜鸡蛋面条,热气腾腾地等待着我。六岁的我,就为家里分担了一点农活,在母亲眼里,那不是活的多少,而是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见证。乡里人养孩子,不图什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求能独立生存,而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付出和责任。

  所以,孩子干一分钱的活,父母会给五分钱的奖励。

  但对我来说,骑着比我大几十倍的水牛去放牧,纯粹是一种乐趣。那种乐趣不在于辛苦劳累的过程,而是为了晚上回家时看到那一缕炊烟,炊烟里有温情,有赞许,有无尽的疼爱。

  后来进城读书,城里人都用煤炉做饭,那种味道叫人呕吐。满屋子的刺鼻烟雾,做出来的饭也不香。一到周末下课,父亲带我回乡下,心就扎了翅膀,一路奇思妙想,一路轻声哼唱。未见村子,先闻炊烟,因为我知道,那围绕村落的飘带里,其中的一根丝就是母亲纺出来的。一到家,我立即坐在锅台前,特别喜欢烧锅,往炉膛里喂柴就如编织一个童话,美好的结局总在最后一把柴火里,在火焰熄灭后红红的火灰里。

  再后来,我去外地上学了,母亲也随父亲迁入县城,炊烟梦只能去奶奶家做了。

  眼下的农村也开始时尚,拆掉了旧式的地锅,换上了燃气灶和电磁炉,仅剩的一些地锅,也只有老人在用。而且还因为环保的问题,地方政府都在推行沼气池。他们将大气质量的下降一味归罪到烧柴的头上太失公允,因为更多的工厂狼烟滚滚却没人去质问。

  没有了炊烟,也就少了一份牵挂,少了一份思乡的浪漫。没有了炊烟,故乡一定是不完整的。

  每至月圆,梦里总会有袅袅的炊烟。醒来,泪流枕边。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推荐:花落无声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炊烟是乡村的梦,是母亲颈间的红纱巾,是游子们永远不会淡去的思乡情。作者能够如此细致的描摹出儿时记忆中的炊烟,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情与爱。特别喜欢这个系列,期待更多精彩。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