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舌尖上的教师

舌尖上的教师

作者:寒鸦凫水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5-29   阅读:

  
  在中国,吃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吃,其历史可能比文字史还要久远,因此,中国的读书人,今天被称为教师的群体在吃面前完败了。
  其实,中国教师也爱吃,希望做美食家,可惜成为美食家的门槛比较高,需要具备异于常人的嗅觉和味觉功能,这是先天因素,没得选。虽然没有遍尝美食的艳遇,但是读书人却得承担用文字记录吃的历史的任务,这是一个同时挑战视觉神经和味觉神经的重任,好在数千年巨浪淘沙,那些经不起考验的文字早已灰飞烟灭,存留于今的美食经大概都是当年学界巨擘用自家味蕾品出的“第一口”经验吧。
  在食文化异常繁荣的今天,教师显得有些尴尬。教师的职业使命感非常沉重,这份使命内涵丰富:历史沉淀、文化期望、国家形象、国民梦想……常常被归纳为八个字:传承文化,创造未来!一边是文化,一边是未来,这副担子压弯了教师的腰,未来尚且可以憧憬、压力还不算太大。文化是个大口袋,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仅仅与吃有关的各种文化就装了多半口袋,而教师最缺少的切身体验,恰恰就是吃。
  数千年来,读书人始终与美食无缘,非清高,乃清贫也!即使至圣先师孔子当年在饮食方面也只是果腹而已,他虽然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其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他自己是十分鄙视世人的口腹之欲。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颜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他看来清贫即高尚,木讷即正直。
  后世的读书人循着孔子的教诲,青灯古佛走过了两千年。今天的教师早已不是泥古不化的老学究,也开始追赶时代的步伐,首先面对的就是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已经变味,可改为“教师力争以美食为天”。具体到一粥一饭,作为读书人的代表,教师需要知道这餐饭的食材有哪些,烹调过程,食用方法等基本信息,还要善于描述这道菜的口感、装菜的器具、布菜的顺序,也要懂得菜系的区别、敬酒的规矩、座位的讲究等等。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常识,在饭桌酒局上才会被认为有文化、懂品味、气质高雅。
  但是,现实中的教师往往无暇学习这些本该厨师背诵的菜谱,侍者熟稔的礼仪,办公室主任才懂的规矩,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高档餐馆、酒吧学习体验,只好偶尔看看《舌尖上的中国》,或者反腐题材的连续剧,心下暗暗记诵其中的菜谱、握刀叉的姿势、祝酒的辞令,也好在亲朋聚会的时候装装“高大上”,不要被人说土老帽、没文化。这一来,只是苦了教师自己的舌尖,只好跟着脑海中的各种美食悻悻地淌口水!
  突发奇想,如果当年王右军题写《兰亭集序》时,忽然穿越到今天,会不会觉得那“曲水流觞”有点太寒酸?
  
  审核编辑:贝贝   推荐:贝贝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贝贝:
现在,舌尖上的某某,真的是很时尚的一个话题。只是舌尖上的教师倒是头一次耳闻目睹。舌头是用来品味道的,只是,品味,却不时舌尖才有的特色。或许老师做不到品尽天下美食,但能清贫而正直的活着,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也不失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篇颇具杂文风格的散文,读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