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步于一部好作品--巴金《家》个人阅读印象

作者:白依依    授权级别:A       2013-12-14   阅读:

    止步于一部好作品

  --巴金《家》的个人阅读印象

  坦率一点说,近期阅读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对我是一个不很愉悦的过程,不过,因为那些连篇累牍、耳濡目染的文学史描述,我也一直有想一探这部“经典”之作究竟如何的念头。读完之后,我个人感觉这部小说还算是部好小说,但也只能是停留在好而已……

  先说说好的方面。首先是作者对人物投入的情感很真挚。这可以从开始的《呈献给一个人(代序)》和小说中大量的人物独白及内心描写(如觉慧、鸣凤、梅芬、琴小姐等)中感觉到。细读这些描写,都很难不让人动容,其中的缘由应该是如《序》中所言:小说中的大哥高觉新就是以巴金本人当时刚自杀的大哥为原型的。可以说,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寄托了作者太多的爱和恨,投入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感情。

  其次是作者为青春立像,为时代留影的书写。青春,一直是小说中隐隐存在的感情主题,不论是觉慧的叛逆、琴小姐的坚持这些积极描写,还是鸣凤投湖、觉新逆来顺受这些悲情描写,充盈在这些人物心中的激情从未泯灭,就连最悲情的梅芬也曾有意气奋发的青春时代。同时,巴金在结合个人经历和时代特征创作时,不经意的记录了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记录了一代青年觉醒的心路历程,而且他还以深刻的悲剧精神,用笔一一写出了三个美丽纯洁的女性--鸣凤、梅芬和瑞钰--一步步被旧时代所压抑、所吞噬的感情经历和悲惨遭遇,以此表现出对旧时代毫不留情的批判和充满血泪的控诉,告诉年青人应该像觉慧和觉民那样彻底同旧时代决裂。从这点说,小说在思想启蒙方面的意义怕是要大于其文学意义。

  第三是人物的塑造。最典型最成功的人物当然是身上新旧掺半的高觉新了。时代在发展,每个具体的时期,人们总是一直会处在新旧抉择的两难境地,从而使高觉新这个充满矛盾的角色具有了普遍性。此外,对琴小姐的塑造也是蛮成功的,比较立体。其他的人物,感觉塑造的还是有点单一,甚至有些人物(比如冯乐山、克安兄弟等)都是面目不清的。

  终于轮到该说说小说的缺陷了。首先便是巴金被部分人(查了一下大约有李健吾、陈丹青、葛红兵、韩寒等人吧)所诟病的文笔问题。小说的文笔确实不咋地,语言也很繁冗,不精练,整体的艺术性也不高。但注意到小说写作年代是1931年,距离白话文的兴起只有20年的时间,距离现在也是80多年了,而且当时的巴金27岁,那么出现文笔差的问题,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其次是小说的结构问题。《家》的前半部分似乎有向《红楼梦》靠拢的感觉,各种人物各类事件有条不紊的平铺展开,觉新三兄弟、琴、鸣凤、高老太爷等人物逐一登场,学生运动、各色配角、除夕家宴、军阀围城、战争恐怖这些事件也逐个发生,宛如水漫平原。但从第26章鸣凤投湖自杀开始,之前分散的多个叙事线头好像被骤然收束到了一起,之后基本就是顺着主要人物的遭遇这一条线叙述下去,此后的情节也充满了戏剧性,家里一个一个的重大事件接连发生,层出不穷。同时,和之前“家”与外界的各种互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6章之后的“家”也几乎与世隔绝了,跟外界的互动减少到了近乎没有。所以,整体看起来,小说在26章前过于平稳,26章之后又过于急促。这也许是作者力有不逮。

  再次是人物形象理念化痕迹过重。《家》里的人物不像巴金后期的杰作《寒夜》那样让小说中的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自己来完成自己”,而是写作者站在全知全能的视角,“替读者分析,替人物说话”,这个缺点最明显的体现在小说第6章。第6章是专门描写分析高觉新的专章,作者对高觉新身上新旧杂糅、进退两难的分析当然是成功地抓住了人物的特质,但这种特质都是通过分析性的语言来表达,这样虽然很清楚明了,但是很条理化和概念化。而之后觉新一系列的活动也是大体遵照这个“限定标准”来铺陈演绎,这应该是艺术的大忌吧。此外,对觉慧、鸣凤也有许多分析性的语言描述。总体而言,整部小说女性角色塑造的较为生动活泼,多具血肉。

  尽管《家》有这些缺陷,但作者巴金炽热的激情,对旧时代毫不妥协的批判,注定使《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无法绕过去的好作品。

  但也只是止步于一部好作品而已吧......

  记于4月18日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巴金的家我是初中时读的,并不认可他的文学能力。不过对于普通青少年来说,读读还是有必要的,了解一下新旧时代交替中的文化冲突。本文写得稍显浮泛,一篇短文可以抓一个点深入地写。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