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的默默引领者

记秋风向晚老师

作者:从容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5-16   阅读:

  
  2010到2011年江南都市网青青草地版块,有一版主精心专业点评学生投稿的习作,学生在他的点评指导下习作得到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他就是秋风向晚老师。
  初识秋风向晚老师是在我教六年级,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之中。一天阅读教育类报纸,得知一个作文教学新理论,作文是一场别样的对话,作文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发表为动力激励学生写作是个好办法。经过问询我得知我们这的《江南都市报》每周二的“青青草地”上是专门发表学生习作的。我还得知江南都市网的“青青草地”是学生投稿习作的平台,版主会一周从中选择两篇推荐发表到报纸上。多么好的信息啊。我连忙在江南都市网注册了一个号,把学生的一些写得好的作文输入电脑投稿过去,还把自己平时写的一些教育随笔类的文章也投稿过去,一时间发了十来篇稿子过去了。没有想到第二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江南都市网青青草地的,他友好地告诉我不要一时间发那么多的稿子,别人是不会看的,他还是认真看了,选中了一篇《游洪崖丹井》加精华,并可以发表到报纸上。我听后特别高兴,把这一喜讯告诉给同学们。
  多好的一个电话啊,多好的一个鼓励啊,帮我迅速打通了作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通路。我就这样开始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以投稿发表为动力激励学生写作,实现作文是公众的言说。我给班上每个学生在都市网上注册了一个号,把学生写得好的习作就投稿到青青草地上去,并带领学生在网上进行回帖交流。在几次交流中我得知那次打电话给我的就是青青草地的版主秋风向晚。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秋风老师。
  秋风老师对投稿在青青草地的每一篇习作都作精心点评,引领学生习作的提高。比如点评姚禹同写的《梅岭印象》,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做细致点评,摘录部分如下:
  (原文段)一进入山路,炎热早已被抛到身后。迎面吹来的是清风,混合着一团团绿树,一簇簇青草的气息。马儿低下头,贪婪地吃着草。我躺在青石板上,仰望着天空。偶尔会出现几个鸟影,一忽儿,不见了,只留下蓝蓝的天……——一进入山路,炎热便已消失殆尽。迎面吹来的风,混合着青草绿树的气息。马儿在路边贪婪地吃着草。我躺在青石板上,仰望天空,偶尔几个鸟影,一忽儿,便不见了,只留下远去的啾鸣……我们很多小作者在描写上只注意词语的唯美,而忽略了事务的真实性。一进入山路,炎热是早已抛到身后吗?显然不是,而是进入山路之后,我们才感到凉爽,不是早已。“迎面吹来的是清风”是不是显得既不精炼也很憋足?“混合着一团团绿树,一簇簇青草的气息。”可不可以缩成简单的一句话而不需要这样繁琐?“马儿低下头,贪婪地吃着草。”马儿吃草本来就是低着头的,需要这样明白交代出来吗?“我躺在青石板上,仰望着天空。偶尔会出现几个鸟影,一忽儿,不见了,只留下蓝蓝的天……”这样的描写很意,也充满了想象。但沿袭一贯的表达“偶尔会出现几个鸟影”这里面的“会”成为了败笔。“一忽儿,不见了,只留下蓝蓝的天……”这里的表达非常好,但我们还可以更好,用鸟声的远去来作为铺垫,让文字,让情境充满动感和想象。
  我看到这样细致精准的点评很有感触,也深受启发,忙打印出来给学生们一起交流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我班陶永新写的《爱看电视的爷爷》和陶健康写的《自习课上》就是在学习秋风老师细致点评习作的领悟中写出来的,也得到秋风老师的鼓励点评并分别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上发表。
  秋风老师还写成教学写作系列发帖在“青青草地”,从如何去写好一篇文章?到文章怎么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举出一些句段,加以分析讲解,手把手教孩子们写作,让孩子们在一个时期内作文得到提高。
  这些系列一出来,同学们家长们甚至一些老师们争相阅读学习,指导孩子们的写作。一大批孩子的习作得到提高了,如铁二小的王睿琳,育新学校的刘洋河,南大附小的张涵之等等,就连我班农村孩子习作也提高了,很多习作发表出来得到精华和推荐在报纸上发表。就如网友岭霞万象说:“有了您辛勤工作,“青青草地”才如此葱葱郁郁、生机盎然……”更有姚禹同荣获“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姚爸爸无不自豪和激动地说,青青草地是他女儿成长的地方,秋风老师是他女儿最好习作引领者。
  是的,秋风老师是学生习作的默默引领者。深刻的记得我班陶思浓同学写的《校园印记》投稿在“青青草地”版块,秋风老师做了极细的鼓励点评,摘录如下:
  “初看这篇文章,心里确实很开心。文章有着和以前不一样的风格,接近于散文的描写,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产生遐想。仿佛,脑海中出现一幅画:枝叶婆娑的“棒棒糖”树下,一个满怀憧憬的小女孩在思索着什么,风,吹过她的裙裾,空气轻灵,树叶清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但看到后半部,打断了我这样的思维。文章取名《校园印记》,虽是把校园中的某些情节表达出来了,但文章整体还是沉浸于“棒棒糖”树的意境中,在叙述中只是出现了一个分叉,这样的描述对于校园印记这个大题目来说,还是缺乏表达力的。
  如果能够单独抒发对“棒棒糖”树的感情,我以为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在描写上注意自身情感的抒发,结合与“棒棒糖”树之间所产生的联系,在语句上的表达注意互相的映衬,注意这样一些细节,挖掘内心的感情,我很期待。
  文章中还是出现了错别字,比如:倾听者(着)我的难受。在对应方面也有点小问题,比如:闻“棒棒糖”树树叶的奇特气味。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陶思浓得到如此细致点评很有启发,做了认真修改,文章题目取为《校园的“棒棒糖”树》,秋风老师看了修改大加赞赏推荐到报纸上发表。陶思浓也由此喜欢上了作文,也更会写作文了。
  在网上接触时间久了,才知道秋风并不是《江南都市报》的编辑和记者,只是聘请来当“青青草地”的版主,所得的报酬非常少甚至是没有什么的。想起秋风老师所付出那么多完全是对孩子们一片真挚的爱与关心,是多么无私的付出啊。敬意不由得在心里深深升起。
  秋风老师为孩子们习作提高付出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秋风老师点评孩子们的习作没有那么及时,我们很纳闷。秋风在短信留言里告诉我们,他父亲生病住院了,他在医院,家里,工作地来回奔波忙碌。我们留言叫他多保重身体,就暂时不用点评孩子习作了。可他晚上还是精心细致给每一篇投稿文章进行点评,好的文章加精华和推荐发表,有时忙到深夜十二点钟了。我们看到他回帖时间在深夜,眼睛湿湿的,忙回帖叫他多休息。他还是依旧认真引领孩子的习作,让我们每一个人无比的感动。
  后来,秋风老师由于自己身体原因辞去了“青青草地”版主的职务,在他发帖和我们辞行告别时,我们是多么不舍的。心里希望他的身体早日康复,又来到“青青草地”,引领着孩子们的习作进步和提高。
  秋风老师,你为孩子们默默地无私地付出,感激在我们心灵深处,感激在每一棵青青草的拔节吐绿里。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我的荣誉证书

下一篇: 《 聪明的一休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虽然天空中未留下痕迹,但我确实已飞过。秋风老师的认真惜才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里越来越少见,人们注重的是自己的头衔有多少,而秋老师的一个电话让别人少走多少弯路,更不用说他每一次每一次的改稿。我想,得此受益过的老师和学生都会记得他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沁芳闸

    这篇写得比证书那篇更让我感动。

    2014-05-16

    回复

    • 从容

       谢谢阅读编辑。很用心的点评,如秋风老师一样,心里感激。问好。

      2014-0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