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30章: 张轨病逝,长子张寔继位

《天下凉州》卷七:前凉立国(1)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6-20   阅读:

  
  西晋建兴二年(314年)甲戌正月,凉州姑臧的天奇冷。
  张轨的老毛病风痹症又犯了,而且很重。其实,去年勤王时,张轨的病就犯了,只是还能坚持工作。姑臧城中有名的中医郎中,治风痹的针炙高手,都来妙手回春,大展身手,内外施治过,《伤寒论》中的经方,汉以来医家总结的外方,都用上了,还是不见起色。张轨终于明白,他这病,是赖到身上不走了。
  长安那边,天上出现了异象,有个像太阳一样的大光球向西坠落山中,把长安的西天边照得像猪尿泡那样血赤赤的红。朝廷讨论异象时,连掌管天文的太史令也不能确定此异兆应何人何事,唯一的共识是此兆不祥。因为光球色赤,属阳,阳应升发,而它却坠入地中,阳侵于阴,故而不吉。朝廷不能确定具体兆应,便实行了一次大赦。就如现在的百姓,得了病崇邪怪病,搞不清原因,就请个神婆娘子禳解一样。
  张轨是乙亥年生,属猪相的,今年是甲戌狗年,刚好六十大寿,活满了一个甲子,他觉得也不亏了,够本了,就给朝廷秘密打了报告,要求回老家宜阳终老,朝廷这才知道张轨病重,太史令也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大光球西坠的异象,应的是张凉州。朝廷立即对张轨进行了奖赏与慰问。二月初二日(314.03.04)壬寅,晋愍帝借龙抬头的日子,第六次拜授张轨为太尉、凉州牧,封爵位为“西平公”。
  晋愍帝特意选这个日子拜授张轨,有特别的意义。他希望借苍天(龙抬头)、借诏令(相当于最大的符)、借帝印(相当于最大的咒)之力,给张轨镇宅安神,禳病去邪。皇宫的这个最高禳解方法,流落到民间,就形成了一个千百年不变的乡俗,旧时的衙门和现在的法院,发布了枪毙死刑犯的布告,盖在布告上的那颗大大的红印,前脚贴在墙上,后脚就会被家有怪病的人家,小心地剪走,撕走,拿去当最好的符咒给家人禳病去了。据说,很是灵验。晋愍帝对此抱有很大的希望。此时,西晋地方六大势力集团中,唯一能勤王的,护卫朝廷的,就剩一个凉州,一个张轨了。只要张轨的病能好,十五岁的晋憨帝,这条西晋的末龙,或许就能真正起死回升,高昂地抬起龙头来。所以,晋愍帝下诏令拜授张轨,给张轨禳病,其实也是在救自己。只不过下诏禳病这层意思,不能明言罢了。
  晋愍帝拜授了张轨,仍然觉得愧对张凉州,又念及凉州的将来,以张轨年老病危,又任命他的长子张寔为凉州副刺史。这就为凉州立下了接班人。这个可以要,而且必须要,也正是张轨所希望的。这样,他百年后,两个儿子由谁接班,就有了法理基础,地方势力就难以插手干预,乱生风波,儿子们也就无怨言了。
  但是,人之将死,一切的符法,都是枉然。晋憨帝的诏令,并没有禳解好张凉州的病。张轨只想着落叶归根,死也要死在老家宜阳女几山的云中坞。那儿有他的祖先,有他的父母,有他的童年,有他隐居廿二年随师读书的生活。但是,晋憨帝独独没有批准张轨回老家的申请。晋憨帝就剩下这么一把救命的稻草了,怎么可能恩准他退休呢。
  到五月廿一日己丑(314.06.19)清晨,张轨病危。
  张轨遂将哥哥张肃,长子张寔,次子张茂,三子张素,还有六岁的孙子张骏,招到床前,群臣暂退室外,详细安顿了家事。他说,朝廷诏书不下,不许我退休,我是回不去宜阳女几山了,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而后,从孝敬母亲辛氏、叔父张肃,到兄弟三个要精诚团结,治好州郡之事,再到教好张骏,好好读书。一五一十,断断续续,做了交待。
  又将文武群臣招进来,吃力地下了遗令,曰:“吾无德于人,今疾病弥留,殆将命也。文武将佐咸当弘尽忠规,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张寔之字),以听朝旨。”
  安顿完,张轨逝世,年刚六十。谥曰“武公”。葬“建陵”。
  张轨的临终遗嘱,尽显家国情怀。他要求张氏子孙和文武将佐都要“弘尽忠规”。“报国”的前面是民,要以“务安百姓”为先;“报国”的后面是家,要以“下以宁家”为继。这遗嘱,称得上是五凉时期最接地气,最有亲情味、人情味的一份遗嘱。为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亦为未尽的事业给儿孙留下了一份政治遗产和人文规划。
  张轨病逝,凉州太府权力真空期,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时期。所以,在张轨病重期间,太府长史张玺等人,又紧急表奏朝廷,请求让张寔代理张轨的职务。朝廷准奏,让张寔以副刺史代理州事,行使父亲的一切职权。张寔代政期间,勤奋用力,紧紧依靠父亲的班底元老,处理州事,调兵遣将。张寔怕有人滋事,乘机叛乱,便隐密其父病情,“闭绝音问,莫能知者”,并命令武威郡姑臧令,加强了姑臧城各城门的防守,严防不测发生,直到张轨病逝,凉州风平浪静,未生风波。
  因为有“善相安逊”的遗嘱,张氏家族父子两代的权力遗承与交接,平安落幕。
  张轨的丧事,办得很简约。“素棺薄葬,无藏金玉”。陵墓修的也就很小,甚至没有达到朝廷规定的一州之君的墓制规格。比之江南豪族宏大的陵墓和厚葬之风,显得很是寒酸。以至千百年后,都找不到张轨建陵的丁点踪影。张凉州把一生的心血献给了凉州,姑臧城的豪族和百姓,皆自发前来凭吊,要求州府厚葬张凉州。但遗嘱不可违,张寔戴孝感谢百姓,说你们心中有家父,这是对家父最厚的厚葬了。
  十月,晋愍帝得到张轨病逝的消息,很是哀伤。遂接受凉州所奏,正式下诏封张寔为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张寔几乎全盘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和爵位。自此,东汉末“以凉人守凉土”的策略,得到西晋朝廷默认。一个外姓家族可以在一个地方世袭“公”爵,也成了晋末独一无二的特殊政策。凉州,俨然成了西晋的“特区”。更确切些说,西晋濒临灭亡,已无暇顾及凉州了,张氏后人愿意继任,管理凉州,为朝廷分忧,再好不过,自然演变成了凉州由安定张氏家族的“世袭”自治时代。
  这年,张寔44岁。凉州正式进入了张寔时代。
  这年,离西晋最终灭亡,只剩下了两年时间。
  好在一心忠晋的凉州刺史张轨,没有看到西晋灭亡的那一天。也许,这是老天对张轨的眷顾,不忍他死于悲伤,死于绝望。对于一个一生忠于晋室,了无私心杂念的汉臣,若看到他倾注了一生心血忠爱的大厦,在自己的眼中轰然倒塌,那是怎样残酷的景象。
  胡三省在《资治通鉴》评注中说:“呜呼!世乱则人思自全,然求全而不能自全者亦多矣。窦融、张轨之求出河西,此求全而得全者也。谢晦、袁顗之求镇荆、襄,此求全而不能自全者也。盖窦融、张轨,始终一心以奉汉、晋,此固宜永终福禄、诒及子孙者也。谢晦、袁顗,志在据地险以全身,其用心非矣,天所不與也。然刘焉求牧益州,袁绍志图冀部,石敬瑭心欲河东,皆以之潜规非望;至其成败久速,则有非智虑所及者。”
  胡三省之注一语中的。的确,“窦融归汉”,“张轨仕晋”,是他们求全而得全,又荫及子孙的根本原因。凉州人从古“士风壮猛”,到汉朝“臣属汉故”观念的形成,再到西晋张轨“勤王仕晋”故事的出现,表明凉州人忠于国家的信仰已经成熟了。一个人,心中无国无民,自然求全而不能自全,心中有国有民,自然求全而能自全。“盖窦融、张轨,始终一心以奉汉、晋,此固宜永终福禄、诒及子孙者也。”诚哉斯言!
  张寔继位于西晋将亡之时,心情极不平静。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刘曜攻长安,石勒定户调,汉刘聪设置七公,刘粲总理百揆,周勰作乱,成国规模初具。张寔就在这种天下大乱中,从父亲手中接班,出任了凉州刺史,世袭了西平公。
  张寔于泰始七年辛卯(271年),生于宜阳女几山。他出生那年就极乱。“扶不起的阿斗”刘禅死了。“人死了,钱没花掉”的吝啬鬼司马望亦死了。凉州刺史牵弘,在青山讨伐河西鲜卑叛乱时,兵败鲜卑,被树机能杀了。那年,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受命都督秦、凉,贾充不情愿,他怕西征送命,使其党劝帝纳贾充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充因此留任洛阳,没来征伐河西鲜卑起义。此后,西晋一直处于混乱之中。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拜读秦岭

下一篇: 《 心迹之六十九(组章)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也许张寔就是识时务的英雄。在综合考量了各种出路的前提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走着,既没有背离西晋,也没有被人侵吞,更没有断送了凉州梦。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是造福一方不得已的好办法。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落叶半床

    历史要进入前凉时代了。

    2021-06-20

    回复

    • 相也

      @落叶半床  是啊,写了十几万字,才要准备进入前凉。而文史家们,十几万字,早能把五凉都写完了。是不是有些罗嗦?

      2021-06-20

      回复

    • 落叶半床

      @相也  史学家写得简略。这样写更有感情,故事情节性强。就是说具有了人情味。

      2021-0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