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30章: 张轨病逝,长子张寔继位

《天下凉州》卷七:前凉立国(1)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6-20   阅读:

  
  张寔生于乱世,长于乱世。自幼随父亲生活在洛阳,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史书说他“学问高深明察,敬贤爱士”。他的命运,和父亲一样,在洛阳时,并不得志,早年以察举入仕,自秀才为尚书郎。直到而立之年,职级都未晋升。301年,父亲到凉州任刺史时,31岁的张寔并未同行。直到307年丁卯,晋廷才任命张寔为骁骑将军。这会,张寔不干了,力辞骁骑之任,请求去凉州辅佐父亲张轨。朝廷准许回凉,将他“改授议郎”。
  张寔到姑臧后,命运才开始彻底改变。张寔与贾氏结婚后,当年得子张骏,张轨第一次患中风那年,由弟弟张茂“摄州事政务”。他替父分忧,受命征讨西平太守曹祛,平息凉州内乱,很快做出了政绩,“徙元恶六百余家”于姑臧,因功受晋怀帝分封,为建武亭侯。不久,又平定酒泉太守张镇,迁任西中郎将,进爵为酒泉郡福禄县侯。
  张寔葬完父亲,正式把凉州抓到了手上,遵父亲“弘尽忠规”的遗训,高举西晋大旗,确保了政治正确和政权的正常运行。为更好地加强对凉州的防御及管理,当月就对凉州区划进行了调整。并以此为契机,向西晋中央,表明了他高举旗帜,忠心仕晋的意志。
  一是划界设郡。考虑到父亲在位的十多年,凉州之乱往往从金城郡、西平郡出。武威郡与金城郡、西平郡紧紧相靠,中间没有缓冲地带,一生乱,就直接波及了武威郡姑臧城。张寔复设金城郡枝阳县,又从金城郡分出枝阳县(今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稍南,辖今苦水镇及西固区黄河以北、大通河以南地)、令居县(今永登县西北,令居古城在平番县,今永登县)二县,他又新设立了一个县,叫永登县(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希望凉州从此以后“永远五谷丰登”,三县合置广武郡(治所在今永登县东南)。使武威郡与金城、西平之间,有了缓冲,有了屏障,多了一道安全防线。又把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方便、安抚了郡守县令的生活,也加强了黄河沿岸的防守。
  二是重用老臣。新官上任,最忌的招数是人事变动,最好的招数是借势而为。张寔重用辅佐了父亲张轨的一班老臣,如叔父张肃,治中张阆,太府主薄马鲂等,原班人马,重臣良将,一一留用,给予地方大老的待遇依旧不变,迅速得到了官府老臣、地方大老、豪族支持。树立了威信,延续了安定张氏治理凉州、发展凉州的能力和智慧。
  三是进献帝玺。建兴三年乙亥(315年)冬,兰池长赵奭上言:他的军士张冰在清涧河(黄河支流,古称溽水、秀延水、吐延川)里捡到了一方玉玺,钳钮,光照水外,印文有“皇帝玺”三字。这玩艺在那时,属于天降的“祥瑞”,一般人不敢私自持有,就赶紧献给了张寔。僚属们都来祝贺,以为是好兆头,张寔急忙道:你们别给我贴狗皮膏药了,此钮不是作臣下的所能留存的东西啊(“是非人臣所得留”)。又解释说:“孤常忿袁本初拟肘,诸君何忽有此言!”赶忙派使者,把帝玺专程送往长安,表明了自己的清白与忠心。胡三省为此事作注说:“晋诸征、镇能知君臣之分者,张氏父子而已。”
  四是不改年号。张寔继位后,一直使用着司马邺的“建兴”年号,直到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张寔仍然使用着“建兴”年号,而不用东晋“太兴”年号。这就给世人表明了张氏的政治姿态,始终没有嫌弃过西晋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家,以至西晋灭亡,到儿子张骏即位,还高举着“建兴”遗旗,做着西晋名义上的遗臣。这点也是难能可贵的,不是举“旗”不定,而是旗帜鲜明,政治正确。
  张寔做的这四件事,说小,很小,说大,又很大,政治象征意味很浓。送印钮,拾玺不昧,执忠不二;守建兴,不费笔墨,旗帜不倒;进贡物,忠心不减,那是父亲留下的遗例,不能不贡。唯有稳固政权,划界设郡,干了件唯有他自己知道要干什么的实事。张寔以最小的投资,捞取了最大的政治资本。在晋愍帝眼中,留下了“张氏父子执忠不二”的良好印象。后来,就在晋愍帝投降刘曜的前夜,还不忘说“君世笃忠亮”之话。在西北军阀、晋王司马保眼中,他更是保驾护命的忠臣。
  晋愍帝和司马保,至死都不知道,张寔正是在“世笃忠亮”的护身符之下,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凉州这方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绿洲和草原上,带着凉州人一步步朝着脱离西晋的方向发展,暗中实施着割据凉州的方略。
  要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时的西晋,朝廷混乱,风雨飘摇,一息难存,灭亡已是必然,只是苟延残喘的时日多少的问题了。长安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眼睛,瓜分西晋的各路英雄豪杰,如草原上的秃鹰,早就闻到了一股死亡的气息,不约而同,相聚而来,争想撕咬这一只遍体鳞伤、尚未断气的美物。面对天下大势,凉州何去何从?张寔必须在政治正确的护身符下,对凉州的政治方略和未来做出选择。但现实的选项并不多:
  一是全凉州之力,挺进长安,力挽狂澜,挽救西晋;
  二是遥尊东晋,向“远在江表”的琅琊王司马睿称臣;
  三是随西晋的灭亡而亡,被汉赵刘曜吃掉,投降汉赵;
  四是脱离晋廷,割据凉州,实行自治,安内攘外,独立发展。
  选一,凉州虽然安宁,兵力不差,但天下皆不勤王,仅靠凉州,孤掌难鸣,已挽救不了西晋灭亡的命运了。更严重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会消耗凉州的大量财力、兵力,无端增加凉州百姓负责,把凉州百姓带入不可预料的水深火热之地,引起民怨,他还怎么治理凉州。在这一点上,张氏第二代掌门人,已经比第一代掌门人张轨,多了一些心思。
  选二,东晋太远,江南与凉州之间,早被刘曜前赵势力分割,路断人稀,凉州事实上成了远离东晋的一座孤岛。即便凉州有情有义,派兵,送粮,贡物,也隔着前赵,送不过去啊。送过去了,也是热脸贴冷屁股,司马睿对凉州早已有心无力,难以遥控,失去兴趣了。
  选三,更不可能,他不可能做违背父亲遗言的投降派。再说,凉州是天下独安的地方,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军威还在,还没有到放下屠刀,主动投降的份上。这一条,即便他软弱无能,凉州地方豪族、武功大族也不答应,凉州百姓、少数民族更不答应。
  他不想做草原上的秃鹰,他想做独居山岗的雄鹰,独翔那一方高远的蓝天。那么,剩下的选项,唯有第四条,建立凉州东部防线,加固边境堡垒,抵御汉赵的西侵,顺天下大势而为,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靠凉州地方豪族支持,把凉州平稳推向自治和独立。让凉州成为远离西晋的一方小天下,亦让张氏家族在凉州更加风光。这就是张轨上任以后,迅速在东部分县设郡的要义,明确疆界,并拓宽了凉州边境的防御纵深。
  这符合凉州百姓的利益,亦符合张氏家族的利益。
  时势造英雄。张寔为政两年,高举“建兴”大旗,一不背历史的骂名,不违背父亲“弘尽忠规”的遗言,别人就给他扣不上背叛西晋的屎盆子,那些西晋的地方势力,就不敢对凉州动心思,动歪脑子;二不失历史的机遇,严守凉州东部边境安全,不让汉赵入侵凉州;三不让皇室血统的血浸染了凉州,自断了张氏家族经略凉州的好梦。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上一篇: 《 拜读秦岭

下一篇: 《 心迹之六十九(组章)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也许张寔就是识时务的英雄。在综合考量了各种出路的前提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走着,既没有背离西晋,也没有被人侵吞,更没有断送了凉州梦。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是造福一方不得已的好办法。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落叶半床

    历史要进入前凉时代了。

    2021-06-20

    回复

    • 相也

      @落叶半床  是啊,写了十几万字,才要准备进入前凉。而文史家们,十几万字,早能把五凉都写完了。是不是有些罗嗦?

      2021-06-20

      回复

    • 落叶半床

      @相也  史学家写得简略。这样写更有感情,故事情节性强。就是说具有了人情味。

      2021-0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