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16章:微服私访,树立道德模范

《凉国春秋》卷四:崇文尚儒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5-31   阅读:

  
  一个人的执政理念,和他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
  张轨出身儒家世族,历经张氏十六世的家族文化传承,浸染,又隐居女几山攻读儒学二十二年。他自然明白文武两道之别。武乃急功,利于快刀斩乱麻,稳政权,保境安。文乃慢活,利于温水煮青蛙,改民风,化民心。要解决根本问题,让凉州长治久安,百姓归宁,鸡犬相闻,活出尊严,仅靠武将军人的刀把子不行,须靠中原儒家文化的温火漫炖,教化民心。只武不文,民心难以教化;只文不武,家国难以安宁,没有人保护百姓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只有文武结合,文化武治,这才是治凉的上上策。
  他来凉州,为急于稳定局势,构建的五大常委班子,除了他自己是一个儒家文人外,其它四大股肱,都由平衡地方势力的军功豪族构成。这样的政权结构,他是不满意的。常委中全用武功军人,很有点军人执政的味道,难免有头枕利刃睡觉之感。故在二级委员层面,还须有一帮儒仕文人辅佐政事,崇文尚儒,开化民俗,振兴农桑,才能达到滴水穿石,以柔克刚,以文制武,制约和补充军功豪族“刚勇有余,智谋不足”的毛病和余威。
  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壬戌,张轨来凉州的第二年,开始微服私访,由近及远,先由姑臧城,再到武威郡,深入各郡县,调研世风民俗、儒教文化、道德民风情况。张轨先到姑臧民间私访,专找耆老,熟悉民风民情者了解情况。
  遇一老人,张轨问:“老人家,请问姑臧县有没有好的道德模范啊?”
  老人眼睛直直地望着他,没举出一个,摆了摆手。张轨想,堂堂的州治所在地姑臧县,号称河西文化兴盛之所,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道德模范。张轨又想,可能是话太文雅了,老人没听懂“道德模范”是什么意思,又问老人:“那姑臧县有没有百姓常夸的口碑好的人啊?”
  这回,老人听懂了,想了半天,说:“没有。”
  “那武威郡有没有口碑好的人啊?”
  老人还是摆了摆手。张轨有点惊异。在汉朝,凉州可是“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在大半个中国有名的很啊。怎么这才过了几百年,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没个像样的人了。可见,自东汉末年以来,经学衰落,儒学礼仪荒芜已久矣,张轨心中不免有点惆怅。本想起身而回,但又多问了老人一句:“那你听说过没有,凉州的其它郡县,有没有名声大的人物啊?”
  这次,老人倒是不假思索地说:“外地有啊。”
  老人随便就举了两个:一个是金城郡的冯忠,一个是张掖郡的吴咏。这两位都是名响凉州的忠良啊。当初,汉末金城人阳成远杀西海太守叛乱,郡里人冯忠前往为太守收尸,抚尸号哭,吐血而死。张掖人吴咏被护羌校尉马贤征召为属下,后来吴咏又成为太尉庞参的助手。庞参、马贤不和,互相诬陷,捏造罪状,按其罪应处死刑,二人都说要吴咏出来作证。吴咏心想,我既是马贤的属下,又当过庞参的助手,偏袒任何一方,都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便自杀而亡,以死劝和。庞参、马贤两人以己之私,逼死了吴咏,悔青了肠子,遂尽释前嫌。
  老人不但能说出名字,还能详细讲出他们的故事。
  这说明,老百姓的心透亮着呢,一个人只要有功德,或者为百姓做了好事,善事,百姓会永远记住的。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
  张轨一听,竟然是汉末的故事。但有总比没有好,两个高风亮节、忠烈赴死的故事,让张轨很受感动。为树立榜样,张轨就亲自带领州府官员,轻车简从,不辞劳苦,专门去金城郡,找到冯忠的后人,又去张掖郡,找到吴咏的后人,东西来回两千里,在当地郡、县官员的陪同下,高调而又隆重地给两位忠良祭扫墓地,并慰问嘉奖了两位忠良的子孙,要他们记着祖先的美德,把家风发扬光大。
  张刺史给忠良扫墓的故事,很快在金城、张掖两郡传开了。跟后儿,又在凉州各地传开了。说新来的张刺史,没有官架子,亲自给忠良扫墓,添新土,树墓碑,慰问其子孙,这可是几百年从没有过的事啊。张轨的行为,很快得到百姓的赞许,取得了官民的信任。
  张轨亦成功地借忠良的口碑,树立了自己的口碑。
  张轨回到姑臧州府,下令河西各郡县官员百姓学习冯、吴二人的忠良品德,开了树立儒家道德模范的先河;号召各郡县要善于发现典型,树立典型,表彰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学习文化等好人好事,以此改善社会风气。张轨推崇“忠孝节义”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凉州百姓的不少赞誉。
  之后,张轨继续深入民间,就汉朝以来的儒风推行情况、教化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结果发现若大个凉州,在州治所在地,竟然没个太多的道德模范,而像样的,仅找到了两位。这样的模范,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他在微服私访中,看到的更多的现状是,汉末以降,凉州的风土人情急剧恶化,老人不知作揖谦让,问路不知尊人雅称,凉州青年整天耳闻战乱,无所事事。说明“凉州之乱”三十多年来,儒家礼仪道德滑坡,快要把汉代兴盛起来的儒家文化丢干净了,这样的社会是不好治理的。武威姑臧的这种现状,急需改变。凉州的现状,必须改变。
  张轨把这种现状深深地埋在心底,继续做着决策前的调研与思考。
  
  第17章 重武轻文,凉州礼乐不行
  
  经过调研,张轨很快发现,凉州这地方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重武轻文的社会风气甚为浓厚。具体表现是:尚武之风兴盛,崇儒之风不足。而凉州境内,特别是河西,从东头的武威郡,到西面的敦煌郡,两千里的路上,风气又截然不一,武威人尚武,敦煌人崇文。
  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一是由时代和环境造成的。自汉武帝开通河西四郡后,凉州始终承担着“天下要冲,国家蕃卫”的战略重任。武威姑臧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几百年来,河西生乱,主战场必在武威;征伐西域,武威又是准备粮草、培育战马、生产兵器的大后方,是军事后勤保障基地,养成了自古尚武的风尚。故武威军功豪族势力雄厚,著姓显赫。而通往西域的关门敦煌,就成了安然之地,凡河西之乱,天塌下来,先有武威老大哥顶着,敦煌偏安一隅,一般中原的战火也烧不到敦煌,不用愁战,安于农耕,忙时种地,闲时读书,养成了自古尚文的浓厚风尚。故敦煌儒家世族著姓繁多,群星闪烁。即便在州治姑臧,在州府为官的文官们,十有八九,都来自敦煌儒家世族。这就是自汉武帝开通河西以来,几百年“武威多出武人,敦煌多出文人”的人文地理因素。
  史家常说,那时的姑臧,已经是凉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事实上不是。自汉四百年来,凉州的文化中心早移到了敦煌。武威军功豪族云集,满城都是黄金甲;敦煌儒家世族甚多,满城都是儒墨香。这是铁的事实。姑臧作为凉州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有武无文,或重武轻文,已经成了难以改变的事实。张轨想改变这种现状,让武威亦如敦煌一样,多出些文人。张氏政权想了不少办法,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到前凉灭亡,七十多年了,张氏家族经历九主,虽然使儒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民风得到大大改善,但根本上还是没有改变这种“重武轻文”的现状。好在张氏政权一直在努力。
  从文武两道讲,武威姑臧需要多些儒雅之气。
  二是由西晋中央的教育制度不公造成的。西晋灭吴,一统中原后,司马炎特别重视儒学,“应运登禅,崇儒兴学”(《晋书•荀崧传》)。武帝每以儒学为本,以百家为末,承袭魏制,在中央设立太学。咸宁二年(276年),又取法《周礼》“国之贵族子弟,国子受教于师”,设立国子学。当时国子助教曹思文说,“太学之与国子学,斯时晋世殊其士庶,异其贵贱”,是为了“辨其泾渭”,才于太学外另立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官员子弟入太学。“两学齐列,双宇为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故国学、太学两存之也”。开了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门为士族子弟另立学校的先河。
12
  审核编辑:韵无声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彩虹生在十九峰

下一篇: 《 视善恶而弃从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韵无声:
儒家管理思想的实质是“治人”。“为政以德”又是儒家重要的管理思想,以儒学传家的张轨深知这一点对前凉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举足轻重。这两章细致写到张轨深入民间,寻访道德模范;以礼乐治凉的过程,全面体现了张轨敦崇儒学,文治兴邦的理念。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落叶半床

    这次发了两章?

    2021-05-31

    回复

  • 相也

    文中的“道德模范”一词,可能会有人笑相也,胡逼逼了吧。当然,那时候也没“道德模范”这个词,只有“忠义”二字,张轨问的是有无“忠义”之人。张轨来凉州,最先关注的是“忠、义、节”三类人,而后扩大到了七种品类。特说明也。

    2021-05-31

    回复

  • 韵无声

    儒家礼乐之治写得很详细

    2021-0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