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游记异闻 > 三晋拾遗

三晋拾遗

作者:西苏    授权级别:C    精华文章    2019-12-14   阅读:

  
  这是到大同让我心生震撼的地方,如同当年第一次入疆,面对巴音布鲁克的九曲长河。善化寺从五龙壁到天王殿的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东西两侧的文殊普贤两阁,除东侧文殊阁民国间毁火灾外,几乎完整保留了辽金的原貌。三圣殿庑殿顶式,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四根立柱与四根辅柱支撑梁架,左右各出斜拱,状如盛开之花,为金人建筑之特点;大雄宝殿立高台之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五脊顶,正中有八角形藻井,内围列二层斗拱,下层七铺作,上层八铺作,雕刻极为精湛,典型辽人风格;普贤阁为一座金人仿辽的三间见方的重檐九脊楼阁,外观二层暗藏一层,与应县木塔类似,颇有唐人遗风,似乎在纪念寺庙缘起玄宗开元。
  免了门票的善化寺几乎没有游人,独立在三圣殿看彩塑的时候,实在有点孤单寂寞的感觉。其实我并不懂古建筑,也看不出唐代和辽金之间的差别,如同佛像我也分不清北魏和唐宋的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给我造成的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是的,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震撼,这些是江南小家碧玉般的美丽无法给予的,也是塞北草原雪山的波澜壮阔般的美丽所不具备的。
  朋友问我去山西看什么,大同的云冈石窟,太原的晋祠,还是壶口的黄河,平遥的票号?其实我真心不知道,也许什么都想看一下,也许到山西就为了看一眼先贤的痕迹,我甚至想过找一个地方找一把椅子,然后背着风迎着阳光,在窑洞下晒几天太阳。但是到了大同我根本就没有机会晒太阳,老天似乎不想让我干这年轻文艺范的事情,直到我搭车去太原的时候,老天才散去乌云。西北的太阳照在身上真的很暖和。
  阴雨中我去了悬空寺,那座传说中儒释道三教皆奉养的崖寺。庙很小人很多,和尚道士没见一个,菩萨天尊像也没见高明之处。这该是一处修行之所,当时也许还没有红色的栏杆黑色的檐顶,天师或者和尚登上崖壁闭关思索,山脚下的铁蹄呼啸而过,山那边的庙堂火光四起,世间毁佛灭道还是尊儒,他都游刃有余,屹立在这恒山的翠屏峰间。至于北岳恒山之美恰可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黄山归来不看岳。秋意正浓的恒山居然一片萧瑟。
  让人眼睛发亮的建筑还是那座闻名的应县木塔,应州城里的佛宫寺释迦木塔的雄伟是无法靠想象的,这座载入世界建筑史的楼阁式全木八角九层佛塔,无疑是今天我们能够感知辽人的最好实物。千年之前一座近七十米高的庞然建筑,矗立在三晋的村野之间,怎么可以不让人心生膜拜。从鲜卑北魏到契丹大辽,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遥远的东胡后裔,几经风雨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再由某个伟人的带领下,横扫中原入主华夏。草原民族的南下入侵,统治的需求是在他们求取生存渴望之后的,恰恰生存是个复杂的概念,从简单的饱饭好眠,升级到汉人所讲饱暖思淫欲。对于华美奢华,人这东西都是非常容易接受,用下半身思考问题,对于外来民族并不豁免,甚至更加明显。绫罗绸缎与野兽皮毛,草屋火塘与雕梁画栋,能在掌心跳舞的女人和在风沙中赶羊的女人,选择的结果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汉化看起来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但何尝不是一种向往文明的行动。
  契丹的灭亡不是休止符,成吉思汗的后代飞快地追赶着,女真人呢?似乎三代之后,八旗兵也不会打仗了。可惜冷兵器时代已过,新的草原民族再不能依靠金戈铁马一统江山。曾经的腥风血雨也许只留在后人的揣摩臆想甚至是胡编乱造中,唯有这屹立于风雨中的古物才是真实的。
  四
  在太原与友人赵君聊起山西的古建,说早年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发现唐代原构木建筑佛光寺大殿,以及现存的唐构木建筑南禅寺大殿,天台庵佛殿,广仁王庙,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在如今的偏僻小村庄,也许当年也是远离都市的穷乡僻壤。于是想地偏路远,不知秦汉,民风古朴,不通商贾,才让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免遭灭佛的祸端,战争的铁蹄,以及政治风云的内乱?
  确定的答案必然是没有的。不过佐证有一条,昔日李氏的大明宫,武瞾的太初宫,是何等的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可是到今天只剩下一片遗址,连断垣残瓦都没有。赫赫有名的“明堂”硬是没有撑过武周一朝的区区几十年。
  北都并州城应该算是大唐文化的发祥地,李渊担任大隋太原留守并领晋阳宫监,与他发动“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反叛大隋的行为,都发生在大业十三年或者叫义宁元年,即便算上大业十一年他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满打满算也就二年是时间,如果不是他刻意盘算,这么短的时间就要做成灭隋兴唐的准备是不可能的。以太宗当时的名望,如此短暂的时间,还不足谋划布局反叛这样的大局,太宗的声望和野心似乎是在之后的一统江山上形成的。
  今天我们把大唐作为汉文化中一个顶峰时代,但李唐究其先祖应该不是《新唐书》或《旧唐书》所讲的李耳的后代,从可信程度上,陇西李氏的后代更加接近事实,所以李唐的血统上并不是纯粹的汉人血统,而是汉胡混血。从某种角度上讲,鲜卑外族在李唐时期是以血液继续着他们的中原统治。因此我们发现早期唐代在帝位传承以及婚姻习惯上,有着鲜卑的影子。其实武则天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北魏冯太后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此或可以解释李世民在创造贞观之治前的玄武门之变,以及唐高宗立武媚为后的原因。
  玄武门是大唐风云变幻的命脉所在,无论是李世民诛杀太子和齐王,神龙革命张柬之灭周复唐,唐龙之变李隆基剿韦后,还是景龙之变李重俊欲戮韦后,关键的节点都在玄武门。不管是在京都长安,还是在东都洛阳,得玄武门者就可以掌控全局,失玄武门者则一溃千里。一座朝北的宫门,居然如此重要,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更让人疑惑的是,太宗之后的帝王居然没有接受失败的教训,让故事一再发生。
  我是在太原城的柳巷见到赵君的,她是我一位认识多年而从未谋面的老朋友。多年前在一个叫江山的文学网站上认识,其文多有见地,其人颇有侠士之气。她与红袖女士交好,曾经有立雪相候秉烛夜谈的之典,不时还有相约和唱之文。
  当初的网站大都不复存在,朋友也渐行渐远,有的已经是一方名宿,著作等身,有点已经开讲国学,教导后辈,也有几位驾鹤西游,只留回忆,更多的人停了手中的笔,远离尘嚣。而我似乎也背离了当初拾起文字的缘由,读本书写点杂记,去个地方留点记忆。书就随心翻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也只留下一张照片。笔丢下了,有时候再难重拾。
  假太原柳巷晋菜名店小坐,挑了处临窗的位置。赵君果然人若其字,晋人的内敛和豪迈,大家之后的优雅和气度,都在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窗外秋雨正浓,江南的雨丝是不是随我到了三晋?夜幕霓虹下人流如织,都市的繁华似乎都表现在人群的熙攘之中。席间所上菜肴都是晋帮名菜,因顾及我的习惯,赵君所甄选的几味竟然有苏帮菜的味道。我笑说或这是三晋之风遗落江南的佐证。赵君过午不食,也不饮茶,为了远道而来的我,破例要了杯白水作陪。
  话题就是从所在的柳巷而起。柳巷之名其实泛泛,苏州也有以柳为巷名的小弄,与花街巷,东美西美巷相邻,近苏州府前街,是当年军吏寻花问柳之地。不过东美和西美两巷还真不是烟花场所,原本称为东米巷和西米巷,明代是中国米市的集散地,清入关后米市萧条,这米名就变成了美字。也许是米店开不成,改操皮肉生意了。西米巷有明苏州知府况公祠,一个书吏出身的三品知府,一地任职长达十三年,这在历代地方官吏中是独一无二的。
  太原柳巷如果与苏州城有某种牵连的话,那就要应在太原柳巷由来的人身上。明将常遇春至正二十六年随徐达围苏州城,十月后破平江城。次年常遇春率军北伐,平山东,取大都,再一年进军山西。攻打太原城前,主帅乔装入城探求虚实,遭元人抓捕,逃至城墙下的一条无名小巷,得老妪相救。为抱救命之恩,常遇春嘱咐老妇破城之际,门插柳枝可保太平。明军入城见小巷门上便插柳枝,柳巷自此成为太原的一个骄傲。
1234
  审核编辑:花落无声   精华:花落无声

上一篇: 《 风雨寒山寺

下一篇: 《 蚬壳

【编者按】 管理组   花落无声:
三晋大地上遗留下来的古迹,在作者的眼里都是鲜活的,可以钩沉起那些在三晋大地上曾经演绎过的金戈铁马,王朝更迭,争夺与妥协。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可见一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东方玉洁

    你的文,要心静时慢慢品味,不然知识不够,还要查阅资料。但游记能述及这么多的场景,已经不是游记,而是资料了。

    2019-12-16

    回复

  • 禅心如月

    好文,大赞

    2019-12-15

    回复

  • 吟湄

    杂芜了,这内容不是一篇文章承载得起的。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想多说话?来龙去脉不说清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着累,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你只管自己,这叫做文的自私,哈哈。另,文后附注不如另外成文,倒也别致。这样附于文后,不好玩。其实我想说,附注比正文好

    2019-12-15

    回复

  • 许有科

    一半

    2019-12-15

    回复

  • 许有科

    三晋现是山西的别称。源源来自韩、赵、魏三国。是由华夏族建立的王国。现在的韩国人动不动就说好多东西是他们的。其实历史上就有一个韩国,而且很强大。三晋立而秦弱,三晋弱恶秦强。作者的这篇游记很有味道。中国一并以上的历史发生在三晋周边

    2019-12-15

    回复

  • 花落无声

    文后所附行程,可以看做是为大家做个旅游路线参考吗?

    2019-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