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米,白玉米

作者:太行风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4-17   阅读:

    冬的晦涩转为春光明媚时,奶奶听见了土地里传递的神秘信息,吩咐我把挂在窑脸上的白玉米种子取下来,掰下籽粒,种到山坡上的小块非耕地里去。
  白玉米挂在窑脸高处的木橛子上。作为种子,挂在这里最安全,既不会被鸟雀糟害,也不会因受潮霉变,还不会被炉火熏炝而不发苗。
  在北方这高高的太行山上,玉米是那时最主要的口粮,谷子排第二,然后才是小麦,再后是麻子黑豆等小杂粮。这一种植面积排列表,是由同面积产量决定的。那时候肚子第一,产量不高的作物,绝不会让其站着茅坑不拉屎,白浪费土地。至于稻子,因寒冷、干旱的缘故,压根就不产,大米由此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不过,人们很善于找回一种心理的平衡,说产稻子地方的人,同样稀罕北方的小米,称之为“金米”,宝贝得不得了。我长大以后专门同接触到的南方人核对过此事,他们说哪有这等事,小米口感碎杂涩硬,难以下咽,所以一点也不喜欢。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大米如同没有空气,一日三餐离不了。我这才知道,“金米”一说是自欺欺人。好在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物质交流有所松动,我们这里才可以每家买或用玉米兑换五斤到一二十斤大米,用于过年。
  玉米作为粮食老大,以其尊贵的金黄色炫耀着它的王者风范。在人们心里,黄色是它法定的颜色。不成想还有白色的玉米。这是我随父亲从晋中回到太行山里的老家后才知道的。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白玉米。不光物以稀为贵,我总觉得黄玉米的颜色太张扬,那毫不节制的金黄,充满炫耀的意味,虚妄,骄狂,一点也不含蓄,不自谦,奢侈得反而把自己弄得轻贱了。白玉米则不同,安静、内敛、低调、矜持,颇有谦谦君子之风。它们一粒一粒的背脊处,浮动着一层类似珍珠、白玉一样的光晕,晶莹温润,更容易走进人们的心里。当然,更重要的是它的利用价值。白面是白的,大米是白的,白玉米加工的面也是白的,虽然没有白面、大米好吃,可佩带上这枚白色的徽章,便脱掉了卑贱的平民身份,沾上了贵族的仙气。只是,较之于黄玉米,白玉米产量偏低,忙着达纲、过河的生产队很少种,所以每家每户在房前屋后或山坡的小块非耕地里种一些,虽只可以打百十来斤,却可以派上大用场。
  农人日子越不好过,越向神仙祈求庇护,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除此外,亲戚间的亲情联络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在白面、大米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白玉米挺身而出,担当大任。腊月迎年大蒸煮时,奶奶、大娘、母亲她们会把储存的白玉米倒腾出来,将掰下的籽粒在开水里煮过,闷一夜,掺少量黍米(分黏、散两种,蒸馍馍使用散的),上碾棚加工成雪花一样的面粉,和好面发酵后,蒸二三斤面一个的供神专用大花糕,每个花瓣上都安放红枣,点红颜料的圆点,笼里一蒸,暄腾腾膨胀了好多,显得华彩而富贵。同时蒸好多中、小花糕,大花糕敬正堂主神,中、小花糕供奉家中各路神仙。接下来还要蒸“羊”,把发酵的面搓成圆条状,两头往回一圈,盘成公羊双回环的大弯角模样,前边安两颗黑豆做眼睛,用剪刀铰出口鼻,就有了羊的神态。也蒸鲤鱼状的馍,背部用梳齿压出斜线交叉如鱼鳞状的菱形花纹,同样安放黑豆的眼,剪刀铰出大嘴巴,便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只是,鱼状的馍也称作“羊”。大年一过,嫁出去的姑娘和其他晚辈的亲情都要来拜年,首先要拿标志性的白玉米面花糕,另外拿五斤到十斤不等的白面。亲戚之间,讲究一来一往。初五一过,娘家人便给嫁出去的姑娘“送十五”,所送之物,就是白玉米面蒸的白白胖胖的“羊”。亲戚之间的固定来往还有一个轮次,每年的六月,娘家给姑娘家“送羊”,也称“送六月六”;忙完秋收,姑娘家则回敬式给娘家送“十月十”,互相所送都是白玉米面蒸的“羊”或花糕。
  亲戚互相走动,除联络感情外,还图个赶嘴。两轮互相走动待客的饭,在没有大米之前,必须是顶尖级的白面面条,过年时臊子里还须有肉。后一轮来往,标准有所下降,但是,可以没肉,不可以不是白面面条。至于臊子,好的鸡蛋炒韭菜,差的小瓜或土豆配粉条也行。世间的事,总有个别与特殊,就有因困难或吝啬而有悖常规的,用榆皮面粘合玉米面,做了“红面”待客。就因这样的饭,肚量小或亲戚关系本来就有裂痕的,会结下心思、怨愤,甚至因此断亲互不来往。说出的理由当然不是为了一口吃食,而是说遭受了小看,受了侮辱。后来,过年也能吃到少量大米了,年节亲戚走动,待客的饭被大米取代,“大米饭,猪肉菜,啥样的客都能待”,足见大米饭在我们这里所占的地位与分量。白面面条由此退居二线,或者只在第二轮次的走动里才会用来待客。
  就因为这口待客饭,我忽然对白玉米有了深深的芥蒂,甚至是痛恨、憎恶。
  发生这样的变化,始料不及,却真真切切发生了。
  事情是我给大姑家“送十五”引发的。那年过年后,我受奶奶指派,到大姑家“送十五”。大姑有着奶奶那样的高挑身材,据母亲和大娘说,做姑娘时的大姑模样很俊,大辫子一甩,村里的年轻人眼都直了。可好模样的大姑却命运多舛,姑夫家不仅成分高,而且姑夫早早弃世而去,给大姑留下四男两女六个孩子。大姑寡妇熬儿,吃尽千辛万苦,可还是没能把孩子们都熬大。三表哥四岁时送了人;大表哥十三岁时,到玉米地里摘间作的豆角,遭到狼的袭击,为不被狼拖走,使劲拖住一人高的玉米以求自救,竟然薅起二三十株玉米,幸亏被路过的人救了,可终因伤势过重,第二年不治身亡。我从晋中回老家时,大姑家两个表姐已经出嫁,二表哥给生产队放羊,二十好几了还没娶媳妇,四表哥也接近二十岁,眼看也到了说亲娶妻的年龄。
  小时候的我,情感倾向很强。大姑心肠软,待人慈善,对我这个内侄更是疼爱有加。二表哥、四表哥对我也很好,特别是二表哥,放羊时总会逮些石鸡、野兔送给我。所以心和大姑家贴得紧,从来没想过会与大姑一家会发生什么不愉快。
  那天着沉甸甸的一篮子“羊”,爬一道山岭,乐颠颠到了大姑家。大姑满面带笑把我接进家,嘘寒问暖,亲热得不行,然后就忙活着做饭。可我在外边蹦跶了一圈回来吃午饭时,明显感觉不对劲:大米粒儿吃在嘴里,粗粝,坚硬,生涩,一咬嘎嘣嘣响,不但没有大米的黏润爽滑与香甜,还有一股浓烈的淀粉味在嘴里游窜。我仔细端详了一下,饭的颗粒不抱团,呈散开状,单个的颗粒,不是大米粒的梭状流线型,而是三角八棱的不规则形。心中顿时明白,大姑做得饭里,掺进了太多的白玉米糁。玉米糁是难熬煮之物,奶奶煮老玉米糁,要用慢火炖差不多一个下午,才能开花,绵软,香甜。即便平常的玉米糁稀饭,也得好好在火上煮。显然,焖熟大米饭这会功夫,很难将白玉米糁也同时煮熟。何况,以品质论,大米、白玉米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泛着生腥味的玉米糁,将大米及荤腥的菜,掩杀得一塌糊涂。预期与现实的落差,使我兴冲冲而来的好心情很受打击,吃饭的速度明显慢下来。我看不见自己的脸色,可一定不会好看,时在少年,根本懂得掩饰。我吃饭时,大姑一直在一旁暗暗窥视,两只手紧张地搓来搓去,脸色惴惴不安。手足无措了好一会,终于艰难地问我,饭是不是没焖熟?我含含糊糊说,行,饭很好。可连我自己都听得出,口气有点生硬。
  从大姑家返回,心里很有点委屈,可毕竟娃娃蛋一个,事情一过,就被跑跳玩耍的兴趣冲淡了。没成想这顿饭却成了大姑的一块心病,除跟奶奶和父母亲念叨外,还托二表哥和我说赔礼的话。最终,我在窄窄山道上与大姑迎面相遇。大姑看见我,立刻站住脚,一脸愧疚地看着我,眼泪顺着脸颊扑簌簌掉下来,叫着我乳名颤着声说,大姑糊涂死了,光想着还有两家亲戚得待出去,咋就没想起白面也照样能待客,咋就做了那样的大米饭让你吃?说着,竟然泣不成声。我的心像被锤子猛击了一下,大声对大姑喊道,你咋还记得这事,不就是一顿饭吗,我早忘得没影儿了。
12
  审核编辑:五出眉心   推荐:五出眉心

上一篇: 《 知足与不满

下一篇: 《 孙权知人善任,东吴英雄辈出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五出眉心:
《黄玉米,白玉米》,十分简单的两种植物,但却因为二者的特点不同,引领出一方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令人纠结的故事,再现了那个贫穷落后的时代给人留下的尴尬与无奈。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理性的光辉昭然于读者面前。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1

  • 浪白

    真实,质朴,情感,好文章。

    2014-04-21

    回复

  • 五出眉心

    眉心并不觉得此篇什么地方不妥,反而觉得 太行风更生活,更真实,更理性,更能发掘其中的素朴与美好的人性。

    2014-04-17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认可,我自己知道,这篇有点“闷”。

      2014-04-21

      回复

    • 五出眉心

       不知足,才会有长进。期待太行风精品再现!

      2014-04-21

      回复

    • 太行风

       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出来,多审视审视问题,有利于自己提高。

      2014-04-22

      回复

    • 五出眉心

       善于深思与反省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与完善的过程。

      2014-04-22

      回复

  • 老百

    很朴实的文字,喜欢这样的文风!

    2014-04-17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临读,一个朴实的人,也只能朴素地写。

      2014-04-17

      回复

  • 五出眉心

    太行风的文字,十分厚重,有着浓郁的民俗之风,值得品读。

    2014-04-17

    回复

    • 太行风

       谢谢眉心老师精到的按语与点评。这是一篇旧作修改稿,想还原物质贫困时期低生产力、低产出的客观实际,以及物质与亲情的关系、物质影响人与人关系的生态样式。好长时间来,许多散文作者大量忆旧怀旧,无原则放大那个时期的好,以至于形成一个主题、一种情感的大量互相复制品。可能此篇反其道而行的意识先行了,导致呈现乏力,不够感人,这将成为我的一个教训。

      2014-04-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