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作者:佳泽三月)

秋水书院选作

作者:秋水书院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12-17   阅读:

  
  一个人要没点嗜好,算半个残疾人。此话想来不无道理,每天除了上班睡觉,剩下的时间就不知如何打发了。古人云,人不可以无癖。当然了,此癖也可通屁解。中国历史悠悠,癖人芸芸,随手翻一经一史,众癖之多之绝不得不让人拍案。中国以文教化,书籍可装一航母。读书之癖人历朝历代随处可见。悬梁刺股,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努力学习态度简直是自残的节奏。惜乎后辈晚生有愧先哲,花钱读书都不乐意,如此,如何以文振世哉。
  读书之癖可谓绝雅,我辈望书兴叹。如苏秦者研究周书阴符年余即可拜六国相印,使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吾人读书十余年,一事无成,百无一用,可愧甚矣。想来晋代傅迪也有同感,其人广读书而不解其义,可见脑袋里也是盛地沟油的。
  米芾有嗜石癖,见之快己意者辄下拜。文人之好固是难测,然嗜石亦可称雅,米兄又是绝代才子,眼光自有独到犀利处。石本天成,孰知其取法以付之丹青烟雨山水哉。今人失其雅趣久矣,谁能欣赏石中之三昧?璞玉浑金,无米兄之法眼,何能知其宝器。
  好书好石好茶好酒都是可以理解的,据说刘穆之有嗜痂之癖。吾不解之甚。痂乃至恶至秽之物,看一眼都能倒胃口三天,何以能食?然我天朝上邦奇人林立,刘兄绝对入谱。史有云: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刘兄重口味,让我们大开眼界。吃痂都能吃出鳆鱼味,不知道吃屎能不能尝出蛋糕味。如果刘兄也像庄子一样度日维艰,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果腹之时自残其体,待枵腹之际则可揭而食之。荒年人皆转弃沟壑,刘兄大可关起门来品他的鳆鱼之味。可见此癖绝非恶癖,还是自救的一种本领,善哉。
  癖有雅有俗,如米芾观石下拜谓雅,如王戎筹计算利,日夜不辍,亦是其一癖,可谓俗。而南朝宋刘昱的癖好,则是骇人听闻。其人不好利物,而好杀人。独异志引:苍梧王酷暴好杀,尝自持刀槊,行见人,即刺死之。若一日不杀人,即惨而不乐。刘家之人怪癖多多,不是我们这种智商能消化的。比如刘兄去杀敌人或仇人是可以解释的,逢人便杀就难理解了。要一日不杀人就不高兴,那一年得杀多少人啊?可见封建社会弊毒之烈如此,可谓惨无人道。刘昱生逢其时,要在当下,警察叔叔用手枪把他身体打成筛子都不足以抵其罪。
  如果说刘邕嗜痂之癖算重口味的话,那司马干的淫尸癖我们就找不到形容词来评价这种行为艺术了,此淫尸癖非彼吟。而且司马淫人的行为公然为史所书:平原王司马幹前后爱妾死,即敛,辄不钉棺,置后空室中,数日一发视,或行淫秽,须其尸坏乃葬之(晋书·列传第八)。想当初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被震惊了,这是真是假?其实淫尸癖之例非司马干所创,民间尚有张飞淫貂蝉之尸说。司马干着实“能干”,这已不再是单纯的寻求感官刺激行为了,而是心理变态。你想啊,在一空室,面对一死人,一般人肯定胆战心惊吧。但司马干绝非寻常人,抱着一具冰冷的尸体就敢行周公之礼,天理何在哉。
  一般官方记载的史料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多有不经之谈。上千年的事真假难分,我们就姑妄看之吧。我前面所说无嗜好乃半个残疾人,这话是有条件的。这嗜好当然是基于健康的、积极的、有益的、正能量之上的。否则只能算残疾人了。而原本身残之人,如果有了可靠的嗜好,那不仅不是残疾人,还很有可能变成伟人,如贝多芬、霍金等等。
  人有嗜好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我当然欣赏那些有癖之人,不过绝不是嗜痂、杀人、淫尸之癖。舞文弄墨,悠游于艺,不亦吾人之所癖乎。
  附——
  秋水书院评
  Mrszhang:
  作者文笔功底都是有的,逻辑也清晰,引经用史不仅不枯燥,流畅且诙谐,作者生活中必定是个非常幽默风趣之人。
  特约评论员:
  此文列举历史上众多人物的怪癖,将这个癖说的活灵活现。文字略带诙谐,道理也说的翔实,好文!
  木瓜:
  读罢这篇《癖》,我想到了“竹林七贤”,林逋,唐伯虎这些文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只怕只能用“癖”来概论之了,因为我无法穿越到那个时空。
  审核编辑:沁芳闸   推荐:沁芳闸

上一篇: 《 晒书单

下一篇: 《 十年

【编者按】 短篇小说副主编   沁芳闸:
人,大都会有嗜好,没有嗜好的人是极其可怕的,这种人大凡不可亲不可交也。如作者文中所说,嗜好各有不同,但只要不影响别人自得其乐也是一道风景线。而且因嗜成癖者,在有些方面推动了物质文化的发展,甚至自成一派。后人道来,依然敬仰者有之。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