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晒书单

晒书单

作者:花满楼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6-12-12   阅读:

  
  日里闲翻微信朋友圈,无意中看到一位昔日同事晒的书单,涉猎范围广,数量也足。一年内,她竟读了涵盖中外经典名著、历史、心理学、名人传记之类作品48本!在网络深度改变生活方式的当下,能够沉下心来读这么多书,着实令人钦羡。
  钦羡之余,复又生出许多感慨。“神奇的朋友圈”真是包罗万象,晒车、晒房、晒钱、晒旅游、晒美食、晒孩子……晒什么的都有。然大多属于“俗晒”,晒书单,无疑是一种“雅晒”。受其影响,我也忍不住将一年内读过的书粗略统计,拿出来“晒晒”。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年初时,我就打算把它啃下来,600万字的阅读量,相当傲人,可惜,刚刚读完《南北朝演义》,还不到一半。
  因一时心血来潮,要写部长篇科幻小说,所以,兴致勃勃地把霍金的《时间简史》翻出来读了两遍。事实证明,文科生“研究”宇宙,绝对自不量力。刘慈欣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大约通读了。大刘的科学底蕴和思维模式还真不是吹出来的。《三体》获雨果奖,名至实归;相比之下,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则显得有些牵强。海因海茨的《星船伞兵》、弗兰科•赫伯特的《沙丘》都是科幻中的经典之作。大刘的作品并不亚于他们任何人,只能说同属世界顶级,各具千秋。倪匡先生的《卫斯理系列》虽读者众多,影响广泛,终究未能完全摆脱武侠小说窠臼,又缺乏深度思考,很难与上述几人作品相媲美。倘若倪匡先生再发奇想,设立“倪匡文学奖”,或“卫斯理文学奖”,以奖掖科幻小说创作,倒不失为一代宗师的智慧之举。
  王阳明的《传习录》亦读过两遍,虽于“知行合一”“良知就是天道”能稍做理解,但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天地万物都是从人灵明中产生一类的观点,道理虽明,心理上却始终无法接受。这种令人纠结的阅读经历与前些年读《十三经》时颇为相似。佛家讲“相由心生”“一切如梦幻泡影”,难道宇宙万物都是人们心里想出来的?我们都在做同一个春秋大梦?那么,梦醒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见启明星而悟道,说了一句“明心见性”。王阳明与释伽牟尼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估计,他们都已达到所谓的“圣人”境界吧,岂是常人所能轻易窥透。王阳明的神奇之处还远不止此。几百年前,他与弟子关于岩花的谈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和几十年前,爱因斯坦与学生派斯关于月亮的谈话——“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人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两者之间竟何其相似!阳明心学与量子物理学竟然也有相通之处。或许,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本是殊途同归,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宙的真相。可惜,自幼接受唯物主义教育造成先入为主的观点,使我对唯心的理解始终隔着一扇窗,多少能看到一些里面的东西,却从未真正走进去。
  《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因为要查资料,所以才想起这本书。偏偏手头没有,便去“孔夫子旧书网”找,一看要好几百块,实在舍不得,只好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只两三天就粗略翻一遍,不甚了了,随后束之高阁。
  《经》是每年都要看的,今年也不例外。苏曼殊的《燕子龛》属于床头必备,想起时,便拿过来翻翻,也不知翻过多少遍。一共就那么99首,按说早该背诵如流,可一欲背诵,头脑就昏昏然一片。记得初读这本小册子时,心情激动得不得了,如今却早没有不胜唏嘘之感,倒更像是一种习惯,“久而不闻其香”。
  说到读书,张潮《幽梦影》中有句很经典的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年龄不同,人生阅历不同,读书的感悟自然不同,但前提还是要读书。近年来,我用在喝酒、闲事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读书、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往往是年初时,豪情万丈;年终时,枉自嗟叹。将来如何,想想都令人胆寒。
  东晋名士郝隆,七月七日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肚皮。别人问他做什么?郝隆答曰,晒我腹中书。又是一年年终岁尾,我腹中实在无书可晒,只好趁现在还能晒书单的时候,将一年所读之书,开列成单,拿出来晒晒,权当作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将来,还是努力多读书。
  
  审核编辑:渭雨轻尘   推荐:渭雨轻尘

上一篇: 《 泡茶心情

下一篇: 《 癖(作者:佳泽三月)

【编者按】 往期编辑   渭雨轻尘:
晒书单,确属雅趣一桩。有兴趣的文友们不妨都来晒晒。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