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泰山云想

 泰山云想

作者:远牵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6-08-13   阅读:

  
  小小的人儿会生出许多好奇,而缆车上曾见过许多风云变幻的这些大人们,不也觉得这泰山上的云,蔚然成海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奇观么?
  小人儿像在努力地思考着,让人见了忍不住要试着启发一下这小人儿那挂着一脸问号的童趣:
  “----泰山在云层里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泰山现在躲起来了!”
  小家伙一下从座位上立起:“我能找到泰山,能找到!”
  “可我们现在哪里呀,是在天上吗?“小家伙歪着脑袋又问大家。
  “---不光是在天上,还是在海里,在云的海里游泳哩!”又有人笑着回答。
  缆车正如一尾鱼,在这无际的云海里畅游,而我们的视野已经彻底被这云的世界劫持了!此时的所见,唯有漫无边际的一条条云流,身在泰山,却如置身在另一个世界,不,是另一个宇宙。泰山可以囊括万物,也可以在这个时间维度里,让你除了眼前这云,看到的是空空如是,一无所有。
  泰山给予人们的那种神秘的力量,也是缘于泰山云海的这种变化莫测吧。
  不知道那在十八盘上辛苦登攀的人,看到的泰山云海是何种景象?
  那景象我看不到。我此时看到的,是升腾的云气已经将泰山遮映得时隐时现。
  五
  终于从云海中靠了岸。此岸,即是南天门。
  跋涉者还登攀在路上,我坐在南天门上等,等从十八盘攀登上来的跋涉者。
  南天门前的石阶上,一个小时等待使我有了难得的空暇,我也藉以开始了我的云想。
  四周飘着寒凉的云气,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而山下的热浪滔滔,宣照着这个季节分明有寒暑两重天,泰山的云流就是这两重天的界河。
  坐在南门,云气飘飘,我的神思也不由像这云气一样,翩然悄然,信马由缰。
  泰山高,却非最高;泰山美,绝非最美,却为何堪当天下第一山之名?
  泰山以如此通天拔地之势雄踞东方,巍然屹立于华北平原之东,山势东望东海,西连黄河,前瞻曲阜,背靠泉城。那远古的神话中有关于泰山的传说,在开天辟地的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他依旧在天地间岿然不朽,他的身躯化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而在这屹立的五岳当中,盘古的身躯仍旧保持着巨人的雄奇,相传盘古的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东岳泰山为五岳之尊的称呼就是这样而来的。
  而泰山在历史那汪洋瑰丽的记忆沉淀中,越来越显出了非凡壮阔的胸襟。在历朝历代文化名人的登山揽胜中,留下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远厚重的文载名篇。
  南天门上,在寂然的凝思中,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朝一代代高蹈的古人,在云端之上,乘云踏雾,在深情地吟咏……
  春秋时,当看到鲁国征战时兵士凯旋而归,孔子兴起,对着泰山作《丘陵歌》与他的学生们击手而唱: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用生命编就《史记》的司马迁,在他的一部无韵之离骚里,立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铿锵志言,更难得他以身践行,与泰山同辉……
  东汉时,善于察看天象的张衡怀着对泰山的向往,抒发了他“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那可望不可达的思慕……
  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不单有咏絮之才,其思旷达也不让须眉,在英姿飒爽地登临泰山后,得作《登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一个女子,因为爱上泰山的云构自然,竟想在泰山上起宅长住,以尽天年……
  南朝的山水人谢灵运,见到泰山也心生清欢,“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留下了同泰山一样清奇的句……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当他在那个人间四月的好时节登上泰山时,他也像我一样坐在南天门,但诗仙逸兴一起,对着一片清明风光长啸当歌,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的眼中的世界是一片晴窕,那些云都散去了,他极目远望,竟看到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如此目力,也只有仙风道骨者可达了。
  当二十五岁的杜甫来到了泰山,妙笔一挥就成了那首咏泰山的千古绝唱,那时的诗圣只是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他登上泰山,把他看到的大好的山色天光用镜头一样写实的文字咔嚓咔嚓从不同方位,不同的角度捕捉到眼底之后,又精琢成晓畅的文字告诉我们:“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前代的骚客文人来泰山写的文章多如星辰,我心里最属意的就是杜甫的这一首《望岳》。因为这一首,构画了眼前层云翻涌的万千气象,暗合了我此时激奋又静默的心境。此时,仰身看天,忽厚忽薄的云流像千军万马一样在空中变换着阵形,云气从天上随着无影无踪的风飘冲而下,一眨眼功夫,那些正攀爬在十八盘上的正往天门行进的身影全被一团巨大的云影淹没了,就是在眼前的近在咫尺的人们,也被这突然降临的纱一样飘散的云气遮隔得分辨不清了,云山中的人们个个变得影影绰绰,腾云驾雾,神秘莫测。有的人在这云的缥缈包围中兴奋得尖叫,而那云像是被这叫声惊扰到了,开始犹豫着缓缓地退去……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天门之上真可以做一回神仙呵。
  在这云山雾罩中,哪个又不是云中君?
  六
  人们在泰山上呼吸宇宙,吐纳风云,展抒胸怀。
  云海云天中,人们在泰山上前赴后继,一路上叩问着华夏之魂。
  泰山安而四海皆安。华夏之魂,自古以来就对泰山表现出来一种特殊的崇拜,这种崇拜就是泰山封禅。
  泰山是我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岱宗就是对泰山的尊称。岱宗祠就是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庙尊,又称岱庙。岱宗又称岱岳,在古代为诸山之宗。康熙字典中说东岳为岱宗者,是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而岱,胎也;宗,长也。故泰山为五岳之长。
  帝王虽自称天之子,君权神授,可膨胀的帝王之心在泰山的雄伟神奇面前也会产生一些动摇和不自信的!他们被泰山震摄了,面对泰山之尊,他们愿意低下他们高贵的头,在泰山面前虔诚地稽首膜拜,他们愿意借助泰山的高度来映衬自己的冠冕威仪,来传播自己的天下威名。
  在上古神话中,传说炎黄二帝大战后,作为华夏祖先的黄帝轩辕氏率众神就是选择在泰山上庄严立盟来达到和睦相处的共愿,而这盟约据说是放入一个金函中最后密封在泰山极顶的一个山洞里。从此,炎黄子孙在泰山之盟的佑护下世世代代兴盛繁衍着,凝聚着天地间精气神的泰山也成为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魂,取之不尽的荫泽。
  从夏商周开始,各朝代的皇帝登上皇位要做的大事便是朝拜泰山,从古到今,共有七十二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帝王的心目中,首先期望的是社稷有如泰山稳定,权柄有如泰山牢靠,然后才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而帝王在“天下第一山”的泰山封禅,则更是神乎其事,无比隆重的祭祀大典。历史上共有六个皇帝十次封禅泰山.皇帝虽为九五之尊,在泰山之尊前却并非都有资格成行封禅大典,因为泰山封禅是对一个帝王的最高标准,也是一个帝王的最大荣耀,帝王在泰山封禅需三个必需条件:帝王贤明,太平盛世,天降祥瑞。唯那些具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帝王方可以地名正言顺在泰山上祭拜天地,而“封”为祭天,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以报天之功;“禅”则为祭地,是在比泰山低的梁父山上除地祭地以报地之功。通过泰山封禅,祭天告地,帝王的雄才大略与泰山的雄伟壮丽相得益彰,以期达到天人合一,功业神佑,长治久安,绩业永固的目的。
  几次重要的封禅,尤其是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与定守边境的汉武帝在泰山的封禅,使泰山的神圣地位名重天下。汉光武帝刘秀在泰山封禅后,就被许多人认为功业不济不应该去。到贞观之治时唐太宗李世民也自认功德不济,终不肯泰山封禅。到高宗封禅泰山,又遭诟病,武则天只好跑到中岳嵩山封禅去了。唐玄宗创开元盛世,泰山封禅的大典盛况空前,他亲自撰写《纪泰山铭》,刻在岱顶大观峰上,成了现在洋洋千字的摩崖碑,颇为壮观。后来到了打完胜仗又立下“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在泰山封禅,这位皇帝虽然通过退让也算暂保了中原的一时安宁,但自制造了“天书从天降”的一幕后,泰山封禅不再有,帝王在泰山只行祭祀之礼了。
123
  审核编辑:罗军琳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白鹭起处好耕田

下一篇: 《 造神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旧地重游,贵心虔诚,更教人如何敬畏地看山品山。如此厚重之文,让人读后深感意旨高远,精彩非凡。好文人见人喜,爱难释怀!


往期编辑   韵无声:
泰山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写法不同,抒发的情感不同,表达的思想也不同。作者这篇移步换景流畅自然,脉络清晰,意旨高远,内涵丰富。开篇就很吸引人,也为下文设下伏笔,泰山的起伏牵引着心灵的起伏,文化地理在心灵层面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是一篇用心之作。加精欣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1

  • 章回

    看此文,便知泰山之雄。

    2016-08-15

    回复

  • 落叶半床

    泰山有很多可以回味的地方,但我最喜欢“虫二”那个,哈哈,特别有意思。另外还有,看日出的时候,云在山间翻涌,真的像仙境。那时候就想,怪不得有人看见美景会情不自禁地跳下去,我也想——幸好我是坐着,不然还真可能管不住自己。所以知道,沉入不虚妄。

    2016-08-14

    回复

    • 韵无声

       哈哈,南天门那段,你爬上去还可以不~

      2016-08-14

      回复

    • 落叶半床

       可以。我是一群人里最快的一个。她们在后面都看着我,而我在追一个老太太。人家泰山脚下长大滴。哈哈,看我们,还不如她!所以就一鼓作气上去了。不过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现在不知道怎么样。

      2016-08-14

      回复

    • 韵无声

       恩恩,好玩,没准人家老太太天天上泰山早锻炼呢

      2016-08-14

      回复

  • 韵无声

    泰山我也去过,牵牵这篇文真真酣畅淋漓,带我也重游了一番。

    2016-08-14

    回复

  • 渭雨轻尘

    洋洋洒洒,酣畅淋漓。我在想,那青葱少年将会怎样展现他的泰山之旅呢?

    2016-08-13

    回复

  • 沁芳闸

    和自家的青葱少年一起登泰山是可以记一辈子的。

    2016-0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