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怀再现了当代民众的诗意情怀

——再谈金迪诗歌奖

作者:西木诗歌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6-06-07   阅读:

  
  
  
  
  我不能没有爱,但我的爱必定充满着疼痛!
  从《病孩》到《生死欲》连获金迪歌奖,似乎组委会的专家、人、评论家们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两部作品的获奖,我感到一种荣幸!感到一种小人物艰苦求索多年后其性情怀被认同的喜悦!
  说实在,探索现代诗歌二十多年,我始终在否定中成长,始终不敢肯定自己作品的质量,也因此很少投稿和参加全国性的诗歌大赛。首届金迪诗歌奖《病孩》获奖,这是很忐忑很纠结的事情,一方面在诗歌圈子化和全民性诗歌变坏的现实下,一个无名诗者的作品能遭到客观公正的鉴定吗?另一方面,当时我看到首届金迪诗歌奖启事中并没有限定作品的数量,我因此与金迪先生为此事出现争执,并且对我的固执认识,金迪先生言谈中很生气和不屑。那时我想,作为诗赛,为了精准评判和节省评委的精力,主张每人三首诗歌为佳,但金迪先生却主张参赛诗作必须在十五首以上,他及其组委会团队不怕吃苦和麻烦,就是要尽可能的从一个诗人整体的创作水准上来鉴定获奖诗人。事后我觉得先生意见是有道理的,我也后悔因为自己的意见不成熟遭他的嫌弃,所以对《病孩》的获奖,我基本没有报任何希望。但恰恰相反,金迪先生是有大胸怀的人,金迪诗歌奖是尊重任何参赛作品的奖赛,《病孩》初选通过了,终选也通过了,并获得年度优秀诗人奖,在长沙颁奖之前,我未曾见过面的金迪先生,但他让我敬重起来了!
  真正走进金迪先生,还是从他的《东方谣》开始的。长沙颁奖期间,我因过氧反应,在长沙一直头脑发昏,本应该与先生和那么多著名诗人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却被我更多的睡意占去,加之我凉州方言太重,有限的交流中,总是让人一头雾水,我也很尴尬,因此我是不善在大庭观众下言论和出现的,常常喜欢独居陋室,看书和睡觉,所以在长沙与金迪先生打过一次照面,问候他的话他一定也很懵懂吧!《东方谣》“是充满了浪漫的抒情性、象征性和恢宏的隐喻意义的作品,有一种虔诚和高洁的情感弥漫在清新优美的有机韵律中,会不时拨动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从《东方谣》看诗人更多的诗性绽放】)我从这首长诗看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意人性,足现精神世界的强大和追求真善美的胸襟。所以我在那篇评论的开头就肯定的写到:【我很钦佩金迪先生对诗歌这种文化产物的精神投向,在这样一个诗歌的冷时代,又有几人能懂“一脉之颤,十方震动”的文化效应,甚至“为仁由己”的大道时代不复存在,过分追求个体人格与价值导向,强调人生的成功率,就必然忽视了“集体人格”的文化构向,这实为这个时代的悲哀】(同上)。之后我开始对金迪诗歌进行研究,写了多篇评论。
  2015年6月,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颁奖盛典在甘肃岷县举行,我因诗人包容冰的邀请参加了这次盛会,在此期间,金迪先生两次在众多诗人面前肯定了我的诗歌风格,这使我诚惶诚恐。尤其包容冰作品研讨会上,使我意想不到是,在众多专家学者都肯定包容冰诗歌优点的时候,金迪先生却主动发言,在批评包容冰诗歌不足的同时,比较性的指出西木诗歌是有时代性、有疼痛感,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那时那刻,我觉得金迪先生他是不拘小节,刚正不阿,雷厉风行,敢说敢担,不会阿谀奉承的人,他身上时时显露着人格中的那种黄金品质。
  第二届金迪诗歌奖公布后,我获得等次奖,我真的百感交集。这么多年,也许这是我最高的诗歌荣誉,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对组委会的老师们道声感谢时,却看到对金迪诗歌奖的质疑,更令人心冷的是个别“诗人”撇开参赛作品不谈,却用污言秽语攻击和否定金迪诗歌奖和金迪先生;更有甚者,身穿马甲,粗野不逊,俨然诗者至尊,判令裁决,刚愎自用。其实这是很可笑的动机。从【金迪诗歌奖博客】里公布了323家初选作品,两年来我基本都一一比较阅读,在读到每一位诗人的作品后,我迫不及待的一次次打开自己的作品【187号作品《生死欲》节选】进行比较,在欣喜自己能完成这样的批判自反性后期现代主义诗歌作品的同时,却往往有更多的惆怅油然而生,因为那些作品总还是各有特色,独领风骚。说实在,不嫉妒别人的作品比自己好,那是不正常的人性,我也因此努力向这些诗人借鉴学习。但遗憾的却是,这些作品点击率并不高,也就是说,真正看过这些作品的人寥寥无几,即使参赛的诗人,把作品往那里一贴,也很少去看看。让我不解的是,诗歌就是诗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常去看,更何谈再修正,在探讨中不断进步的道理。并且比较阅读才是自己长足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不管多差的作品,总还是浸入了作者更多的心血,总还是有一点值得我们了解的信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嘛。我在谈这样的意见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这样反驳:“针对于你的诗,尤其长诗基本不看,没有看下去的理由和欲望。首先你的诗歌语言没有诗性,散,写诗写散文,思则更不用讲了……”(西域海棠语)。我要说的是,你没有看那些作品,何来这种武断,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是在说假话。更多的所谓“诗人”,就压根没有看过这些无名诗人的作品,因为无名,所以作品不行,所以不看,这是定式。但我不这样认为,好诗在民间,这是我一直撰写《中国当代优秀诗歌赏析》(第一辑已经出版,第二辑年内出版)的理由。我觉得金迪诗歌奖正是向这种定式开炮,两届诗歌奖,普通民众性诗人占大多数,反应民众疾苦,有疼痛的爱,有时代情怀,关注现实的作品受欢迎,郭金牛的《罗租村往事》,鲁米的《西部诗章》,徐源的《黔西北人物》,樊子的《障碍》,西木《生死欲》等,我一一细品过,确实为当代很实在的诗歌。我肯定的说,真正进入这些文本细品的人没有几个,当然这个不可强求,因为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喜欢阅读自己的作品。但不看就没有发言权,一味否定别人的作品,总认为自己的作品很好,这无疑还是成年小孩的病态心理,自反性现代社会的到来,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的人生观凸显出来,这是我《生死欲》的主线,我看这些诗人正是这样的人生观,成年小孩的病态心理比那些普通人还要厉害。因为唯我独尊,他尊便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心胸是很可怕的。
  当然,我对那些从文本出发批评金迪诗歌奖获奖作品的诗人,怀有崇高的敬意。文学批评的主体应该是作品,而不是作者的人身,更不是作者的能力,人的能力有大小,作品质量有好坏,这是无可置疑的事情。但批评必须要有批评的胸襟,你能否进入文本,这是很艰难的事情,往往会花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走马观花,甚至标题影响,或者名望影响,或者利益影响等,都不是文学批评的正道。我对不切合文本的批评嗤之以鼻,并提出批评。
  在这里我还是对金迪先生及金迪诗歌奖致以崇高的敬意。此奖项的设立,无疑是当代诗歌界的盛事,也可以这样说,是对当代诗歌贡献和鼓励最大的民间行为。也许有些诗歌奖奖金高,影响大,被正视;但金迪诗歌奖每一届从开始到颁奖,金迪先生投入达200万元。用这笔钱,什么事情不能做?甚至可以养活几个农民家庭一生,而他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投向?这种大道理,我想那些普通人不理解,似乎能够接受;但往往横遭所谓“诗人”的鄙薄和攻击,这实乃自私与狭隘在作祟,不能认识这种大情怀承载着时代民众诗性情怀的博大精神,却反遭冷遇和攻击,我想污损不了金迪精神,也污损不了金迪诗歌奖的辉煌成绩。相反会使有些小丑跳梁,遭人唾弃。当代中国有钱人多的是,可是又有谁这样做了?又有谁为了文化有这样的精神投向?金迪诗歌奖拯救的是民族的灵魂,有些有钱人却用金钱出卖着人性和灵魂。
  诗歌是大道向善的,诗歌倡导的大悲悯情怀,也是人性中很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教育弟子“读诗三百可为政”的道理,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认可。我想:在这个诗歌的冷时代,倡导全民性诗教运动,唤醒人性的悲悯性,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十三亿多人类的国家,诗人几万或者几十万(我没有考证过),多吗?且“为政者”有诗心者又有几人?诗歌奖屈指可数的几十项,多吗?并不多。诗歌奖倡导的应该也是这种精神向度,人性中的悲悯性越少,人性的戾气就越重,对世事和别人就越敢狠下屠手。当下人类信仰缺失,什么事情都敢做,社会腐败堕落……除了法治,以文化构建精神价值体系,使人性向善,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为此,诗歌与诗歌奖因势利导的试图承担起这样的义务,陶冶人类情操,大量有志人士重视诗歌事业,这是好事情。每一次诗歌活动或诗歌奖进行中,总会在一定的地域和时段,有局限的对部分人类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很小,但它总被一点影响也没有好吧?
12
  审核编辑:老判   推荐:老判

上一篇: 《 【征文】碧水之恋

下一篇: 《 窗外的腊肠花

【编者按】 红尘会员   老判:
任何时代都需要诗和诗人,尤其是当下。在物质日益发展的当下,精神世界的归属感却开始模糊不清,甚至凌乱不堪。有情怀的,扭转方向,追逐现世标准的功成名就;有诗意的,曲高和寡,转念各种谄媚各种失却。所以,需要诗以歌的方式重回生活,重回内心,重回我们的眼角眉梢。所以,需要诗以人的角度重拾家园,重拾情怀,重拾被忘却的光亮。感谢,一直坚持的诗人,在诗歌荒芜的国度,依然为之吟咏。感谢,一直坚持的美与审美,在这样一个谋利为先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固守自我。问安作者。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韵无声

    “有诗性的人,一定坏得不怎么严重;坏得特别严重的人,不配与诗相关。诗者(这里包括诗人与一切与诗歌相关的人),应自尊自爱,无论怎样,批评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那种诋毁和侮辱,往往暴露的是你自己的人性邪恶,其实伤害不了别人。当代诗歌土壤的复苏,良莠皆生,这也许是好事,大树自然要生长起来,小草也自然要发芽成长,有毒的植被也会生长出来,植物相生,七步有克嘛!这很正常,我们不应该否定诗歌与诗歌奖的社会功能。当下对诗歌的评论,对诗歌奖的争议,令人失望的是那些评论者,大多不进入文本,正如我上文讲到的,对世俗之事特别敏感感兴趣,而对文本视而不见且妄加定性,或戴帽子,甚至一棍子敲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很赞!

    2016-06-13

    回复

  • 落叶半床

    表达敬意!
    老判的按写得好!

    2016-06-08

    回复

  • 老判

    愿大情怀,能带领民众一息尚存的诗意。

    2016-0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