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履泽夜话2

履泽夜话2

诗歌中诗意画面的相关捕捉

作者:履泽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3-18   阅读:

  
  栽上一些外来的瓜蔓
  就像当初我反对栽上草皮
  以取代豆棵
  我有些沉淀的思想
  在护坡上存活
  相对于上一首歌来说,‘水写苍茫’的这一首,就显得更加的随意了一些。(这种随意,并不是说,作者的写作方式,又或者仅仅是出于文字上的表述,而是在指对于意向画面的抓取上。)
  作者的视角显然很偏,在着眼于细小的同时,也显示出了那份细腻。路边护坡的草皮,本就是被忽略了的事物,但在作者描写起来之后,倒是有些深刻的含义了。
  ‘原谅我,反对清除路边/护坡的草皮’这样的开始无疑有着一些小技巧的。至少可以让读者很快地被吸引住。而接下来,作者更是将现实的变化简单地融合在句之中,诸如‘栽上一些外来的瓜蔓/就像当初我反对栽上草皮/以取代豆棵’,这样的语言,很是犀利,引人深思。
  或许到这里为止,整首歌的意义,还只是基于对路边的护坡上的草皮的思考,还局限在这样的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即使是已经写到了外来的瓜蔓,即使是已经写到了取代豆棵植物,但是随着最后的一句‘我有些沉淀的思想/在护坡上存活’,一切的主旨,忽然的就变得明朗起来,这样的收尾,点得很是到位,很是恰当,可以让先前的句子都生动和鲜活起来。然后,读者可以很容易的就想到自己周遭的生活,想到这个城市,想到自我。
  对此,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句子,完全是画龙点睛之笔。(一般的作者,即便是想到了要去点些什么,也是很难做到的。也就是说,笔力上的缺陷,完全不能把作者内心的那份期待和想象,彻底的演变成文字,流泻到纸张上。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情况,需要排除一下,那种完全是偶然得来的因素。简单而言,就是,很可能在某一首诗歌的时候,你的点题,非常的到位,但是,到了下一首诗歌,你怎么找,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不过,我们不需要为这样的事情,而感到烦恼。我大胆的猜测,许多的诗人,也是从这个层次走过来的。练得多了,习惯了,很多句子,就自然而然的点题了,就自然而然的,把整首诗歌的意蕴,给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当然了,就这首诗歌而言,末尾两句的作用,虽然很巧妙,虽然必不可缺。但是,就本质上来说,这一切的功效,在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前文的那些铺垫。若不然的话,仅仅是想要依靠一两句的字词,来提升一首诗歌,还是非常困难的。
  前面一段的细微的渲染,尤其是那种‘迟迟的’的犹疑着的不愿意立马就点出作者内心中的真实想法的句子,给收尾部分的出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而且,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提一句的是,这首诗歌对于画面上的捕捉。
  一些似是而非的,看似简单,看似很纯粹的画面,通过字句上的有序排列,然后,形成一幅从浅到深的,不断的被一笔一笔着彩的画面,显然,作者是一个精通此道的高手。(不排除偶然因素。表面因素,自然是题目的‘偶’字了。其本质的表现则是,第一段的表述,很朴实,正是因为朴实,很常见,所以,哪怕就是随意的写上几句,只要不颠倒了秩序,这种路边的画面感,还是非常的强烈的,也非常的容易捕捉。至于是不是外来的瓜蔓,又或者是不是豆棵,这个不重要。只要是形态意识上的,和这些类似的,就可以了。)
  然后,末段的点题、提升,就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好了,说到这里,我总算是有种长舒了一口气的感觉。(为啥这话这么的拗口呢?)
  接下来,就简单的总结一下,为什么会刻意的找出这么四首诗歌来,进行成篇的分析了。(或许,看到这里,细心的人,肯定会发现,我在每分析一首诗歌的末尾,都会提到的,关于如何来捕捉诗歌画面的字眼。好吧,我承认,事实就是这样的。)
  有人说,一首诗,一旦写出来发表了,就不再属于个人所独有。我很赞同这句话。当诗人从梦中建立了诗的独自立场,也就是本位主义后,那么它的延伸,将完全由读者来完成,这也就产生了诗歌的悖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好的诗歌,不管在意向的衍生上,究竟是如何如何的复杂,在众人的理解之下,又是如何如何的千变万化。
  我需要解释一句的是,这一切,都是源自于诗歌本身,对于描述的事物的画面感的存在,又或者是随意流泻下的文字,以特定的节奏,将你带领到一个可以让你随意想象的空间中去。(前者,就是这一辑履泽夜话,讲述的重点。而后者,会留到以后。)
  而且,不管是你对于这首诗歌的衍生意义,想象的究竟是多么的遥远,又或者,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但是,遥远的想象也好,字面上的理解也罢,说穿了,还是有着其本质的联系的。
  这就需要诗歌所传达出来的画面感,来支撑了。
  就像残文老先生的那一首《废墟拾零》,所表露出来的诗歌意象的画面,是真实的,是震撼人心的,是直接穿透你的大脑思维,让你感动的。而第二首诗歌汤贤生的《我梦见我是一根骨头》,则要显得相对来说‘虚幻’一些。不过,这两首诗歌都是把一个个画面,给直接的用语言给勾勒出来。不管是对于地震灾难下的情景画面的铺陈,还是对于梦想中的骨头的表述,在其本质上,都是运用了一些想象方面的设置。
  再者,第三首诗歌的《你是我的世界》,则是把这种虚设,完全的提升到了另外的一种层次,也就是没有基于所谓的现实,像是‘灾难中的小女孩’、‘骨头’这样词语,而是直接的从眼睛的视觉开始蔓延开来。睁开眼睛,看到了什么?作者并没有具体的表述;闭上眼睛,能够感受的是什么?作者同样只是运用了更加空泛的词汇。
  这种画面感,只能是存在于读者自己的脑海里。如此一来,诗意的多变,在每一个读者的想象中,都是不同的。但是,就阅读这首诗歌而言,不管我们的想象如何,肯定是从自己的眼前可以看到什么,闭上眼睛之后,可以想象到什么开始的。
  除此之外,我们能够揣测和分析的,只能是通过诗歌的文字。(又或者是诗歌词句之间的断句、节奏。)
  当然了,第四首诗歌水写苍茫的《城市偶拾》,则是对于诗歌的画面,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表述,然后,才在最末的语句中,对于这种真实的画面感,来进行提升、扩展。
  从狭义上来说,我倾向于后者的表述方式。(其实,这两种表述的方式,对于诗歌画面感的捕捉,并不存在高下之分。可能是出于习惯,又可能是出于喜好的不同,甚至,仅仅是源自于遇到一次创作之后,想要表达的方式的选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对于你构建的诗歌的主体,都是必须的。)
  也就是说,画面的构建,对于读者的视觉冲击,无疑是深刻而且深远的。不然的话,仅仅是一些宽泛的词汇上的堆砌,即便是你再怎么的辞藻华丽,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流逝而带来的遗忘。
  一首诗歌,若是读过之后,很快就会忘却,又或者是仅仅连一个片段性的画面的思索,都不留给读者,那么,你写这一首诗歌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
  
12
  审核编辑:梁星钧   推荐:梁星钧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梁星钧:
析诗、论诗、辨诗,谈诗。很辩证,很客观。此风(文风)好。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