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功利存乎人民

功利存乎人民

碎金淌岭南系列17

作者:白说废话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5-11-05   阅读:

  
  政争,非常残酷。假若打不败政敌,用超长的寿命熬死对手,也是一个积极稳妥的办法。但这需要很高的技巧,才能达到目的:既要不屈不饶的斗志,也要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最主要的,单凭主观努力还不行,还要携带长寿基因。众人熬一倒不错,袁世凯家族没有活过六十岁的,全国人民跟他一熬,他就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呜呼哀哉了。一熬众人却很难,谁知道众人里面有没有一个彭祖,使你拼命活着的努力化为乌有。
  然而,古今都有人做到了。
  元和十一年,刘禹锡再贬连州。本来他十年前就该来连州,走到荆南,即今湖北江陵,朝廷反悔,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将他就地降官,贬到朗州,即今湖南常德任司马,那次刘禹锡与连州缘悭一面。命中注定的连州生涯,还要经过十年的发酵,才能飘逸出浓郁的酒香。山峦起伏、景色秀丽的连州,终将成为一代人的囚笼,也将成为人的用武之地。政治上失败,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打开了更广阔的舞台,上演了一出“功利存乎人民”的戏剧,至今仍然震动着中国。
  当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一道,雄心勃勃地加入王叔文集团,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矛头直指宦官当政和藩镇割据,试图拯救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可惜,永贞革新和清末的戊戌变法一样,只有百把天的得意,就被宦官和军阀联合起来扼杀了。戊戌变法夭折堵塞了清王朝振兴的最后一条道路,永贞革新的失败更惨烈,它不仅仅是杀死了立志改革的王叔文,贬了八司马,而是加速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来的颓势,而且也让中国历史走在下坡路上再也不能回头了。
  当然,这是今人的结论,时人的看法不过是一场政争。刘禹锡的朋友韩愈说,天下大事怎么能由一个小集团在密室决定,王叔文就是一个奸妄小人。小人乘时偷国柄,天位未许庸夫干。历代作史者也沿用了韩愈的观点,对永贞革新的旗手持否定态度。然而,这不是历史的真实。韩愈反对王叔文,怨愤柳宗元和刘禹锡显然是出于私利,革新派提拔了不少人,但王叔文始终没有想到使用韩愈。韩愈贞元十九年就从监察御史被贬为阳山尉。阳山是个小县,在现在的广东。考虑到在同一年柳宗元和刘禹锡从外地调回长安,都升了官,而且都做了监察御史,成了革新的风云人物,韩愈心里有愤恨也是情有所原。试想,王叔文真是一个品德不好的人,能够吸引一大群世上最优秀的人才吗?王叔文的大旗之下,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韩晔、凌准、程异、刘禹锡,哪个不是一时俊杰?只有一个王伾,人品卑劣。他接受贿赂,和老婆躺在钱柜上睡觉。这种害群之马,在任何集团里都是大有人在,不能唯独苛刻于永贞革新阵营。
  三十四岁的刘禹锡在朗州,没有屈服朝中的当权者,也没有屈服潮湿与瘴疠的恶劣环境。妻子病亡,本人也疾病缠身,蛮荒之地无处求医,他就替自己“看方理病源”,居然也能“药性病多谙”,成了半个良医。他还据此编写了一本医书《传信方》,远传朝鲜、日本等地。天性乐观的他,政务之余不忘笔耕,写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情到碧霄”的诗句,意境悠远脱俗,被时人誉为“诗豪”。
  十年后遇召回京,扼杀永贞革新的俱文珍、武元衡已死,一辈子的挚友兼政敌韩愈时任中书舍人,也恢复了旧谊,两人时有诗歌唱和。然而,刘禹锡感到压抑。朝廷暮气沉沉,革新派处处受压制,藩镇割据、宦官跋扈的局面依旧。新贵们依附于权臣门下,纷纷弹冠相庆。刘禹锡任主客郎。游玄都观时写了一首七绝《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把玄都观的千株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因此作品一起笔便暗示了新贵声势显赫,满朝趋奉的情景;后面两句则讽刺他们是作者离开朝廷后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发户,表示了极大的鄙视。嬉笑怒骂,表达了对朝政的不满。这诗语涉讥讽、执政不悦,触及了新贵的利益及皇上的脸面。刘禹锡再被贬到播州,播州即今遵义,使得从永州同时返京的柳宗元也受牵连,再贬柳州。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知交好友。在公元793年同时进士及第,两人结为莫逆之交。不仅在宦途上相互扶持,在文学上相互欣赏,在生活上也是相互照应。刘禹锡贬到更加荒凉原始的播州,还要带着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柳宗元上书朝庭,自愿让出条件相对较好的柳州,让刘禹锡来任柳州刺史。不是生死之交,怎么能做得到这点?要知道柳宗元也是体弱多病,几年后殁于柳州。柳宗元的上书感动了皇帝,在宰相裴度的照应下,改迁刘禹锡为连州刺史。躲了十年,刘禹锡依然免不了岭南之行,这是苍天给予他与连州的缘分。
  连州地处五岭中之萌渚岭南麓,汉瑶杂居,境内崇山峻岭,丘陵岗峦星罗棋布。在历史上的岭南开发中,它能得风气之先,算不了蛮荒落后,而且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早在汉朝就实行了和内地一样的郡县制。唐时属于江南西道管辖,与广州等地并不同属一道。刘禹锡两次被贬,虽身心遭受重大打击,但仍一直保持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他在连州任刺史期间,发现天下山水,非无美好的连州,是一个适宜发挥政治能力和文学才华的地方。上任伊始即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尊师重教,栽培州人。无论诗文还是为官,都给连州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辉映政坛和诗坛千年之久。
  功利存乎人民,是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里发出的为官宣言。它给千年以来的官场,包括如今的官场提出了一个浅显的,却几乎达不到的标准。打开古今长长的官员花名册,有几人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古时的地方官,首要之务是抓农业,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刘禹锡在连州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使连州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教连州农民以机械吸水灌溉农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当连州出现疫情之时,他心急如焚,向远在湖南道州的薛景和广西柳州的柳宗元请求救援,并把他们寄来的药方称为救命三帖。他还把这些单方编辑成《传信方》药书广为传播,救世济民。为加强了瑶、汉两民族的团结,他还经常深入连州瑶区,与瑶民们一齐劳作和娱乐。
  因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使然,刘禹锡在连州重教兴学,栽培人才,带动连州文化进入兴盛时期。后来他的学生刘景成为连州第一个进士,他即挥毫祝贺。《刘景擢第》: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
  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少年让清光。
  之后刘景之子刘瞻又高中进士,官至宰相,成为有史以来岭南籍第一个官至宰相之人。
  由于刘禹锡的名气和连州文气大振,当时荆、楚,吴、越一带的儒生也趋之若鹜,赴连州求学。当时湘南的儒生周鲁儒、吴越儒生曹璩都是刘禹锡的得意门生。当他们学成而归时,刘禹锡都以诗相赠。连州科第甲通省,刘禹锡开启了连州一代文风,清代学者杨楚枝高度评价说:连州风物媲美中州,则禹锡振起之力居多。
  九十岁的老母去世,刘禹锡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连州,给连州父老留下一首情深意切的诗《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诗人离去了,诗人的故事还没有完。他守完母丧,继续在贬谪路上行走。夔州、和州,消磨了他壮年的岁月。宝历二年才调任东都尚书省,走完漫长的23年贬谪路。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依旧是一身傲骨。再次来到玄都观,写下嘲讽新贵、抨击政敌的七绝《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上一篇: 《 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下一篇: 《 来自极南边陲的直臣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在残酷的政争面前,被排挤打击的一方,总是不能幸免于难的,而累遭打击更是会让人一蹶不振。刘禹锡凭借始终不屈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本着“功利存乎人民”的精神,留下政声和美名。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