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四合院

作者:徐学明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11-03   阅读:

    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解说词:(浑厚地)
  朋友,你一定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上四合院吧,但你是否还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下四合院?如果你不知道或者只了解一点点,此记录片将会帮助你。这里要介绍的就是在我们祖国北方土地上正在逐步消失的地下四合院;
  画面:
  首先出现的是北京市大面积形状归整的四合院……继而又出现具有四合院模式的宫殿•庙宇•官府••••••紧接着在画面上相继出现华夏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形状不同的各种形式的地上四合院;
  解说词:
  要说我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也许你会感到陌生。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地坑院,民间俗称天井院。那是因为当你站在位于地下院落里向上看去,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天井里,所以对地坑院的俗称就由此而来。
  地坑院是我国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是我们伟大祖国黄河流域地区的北方较为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在河南的西部,山西的南部,陕西的北部,甘肃的东部尤为集中;
  画面:
  紧接着在画面上相继出现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各种形状不同、各具特色、不同风貌的地下四合院;
  解说词: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开始从地下搬到了地上,从地坑院搬进了地面上的砖瓦房或楼房;如今穴居在地坑院的人已日渐稀少,现存的地坑院有一定数量被遗弃、或填埋、或塌陷、已难觅往日的风貌;
  画面:
  画面上出现豫西、晋南、渭北、陇东一座座被废弃、填埋、塌陷的地坑院……
  解说词:
  虽然现在还有人仍然居住在地坑院内,这些人大多是对地坑院恋恋不舍的老人,随着老人们的年高离去,也许这个具有独特形式的民居建筑会渐渐被人们遗忘。为了这款在中国民居史上具有很高历史学•社会学和建筑学价值的地坑院,特推出纪录片——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解说词:
  要知道地下的四合院,首先要了解在中国历史上地坑院是怎样出现的?这就要搞清楚它独特的天时地利与人文环境,三者缺一不可。
  画面:
  在荒凉起伏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之间,静静地流淌着黄河;但到了壶口瀑布立马激流澎拜黄浪翻腾,河水中夹杂着大量的泥沙滚滚而下……
  解说词:
  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由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流水冲刷下堆积而形成的黄土台地,这种台地,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土质粘硬,并且地下水位较深,这种特殊的地貌便是——塬。
  画面:
  3D动画模拟演示——塬的形成;
  解说词:
  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塬的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很强的抗压、抗震能力,这为挖凿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地条件。
  画面:
  在一塬陡峭边沿的(至上而下)十米处,凿一孔宽3米高2、8米深10米的窑洞,而后用一台大型压路机在窑的顶部反复扎压,而此窑没有丝毫的变动;
  解说词:
  地坑院的出现正是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们的生活条件相对低下,自给自足封闭性生产时期的产物。勤劳智慧的中原人民,巧用了塬这一独特的优势以穴居的方式,建造了一座座既可以安居又可以节省大量木材冬暖夏凉的地坑院。
  画面:
  小到十几平方公里的塬上,地下隐藏的是一个十几户人家小村落;一个大到上百平方公里的塬上,它的地下隐藏着的那就有上百户人家了;
  解说词:
  当你置身此处,就仿佛梦幻般地听到或感觉到那独具特色的境遇: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了……
  画面:
  随解说词同步演示;
  解说词:
  建造一座地坑院最为讲究的不仅涉及到风水而且关系到家庭兴哀之大事。所以在动工之前的选址上必定要请风水先生看宅子,造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选择吉日方可动工。(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男性老者操河南音,手指宅后有山梁和有大塬的地方振振有词地说道着)“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老者又指着不远处临沟无依无靠的地方继续说到着)“背无依靠,财神不到”(而后老者苦笑地摇了摇头)。
  画面:
  在一位神秘老人的指点下,几个壮男人在丈量、订桩、画线……
  解说词:
  当秋风瑟瑟,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入仓后,严酷的冬季即将来临。这正是农家一年中农闲的时节,农闲当然不能闲着,充分利用这一农闲,选个吉日,这家的地坑院就可破土了;
  画面:
  一大家男女老少十余口人携带着铁锹、镢头、推着两辆板车,来到了选好址的宅地处,分工明确地有人挖土有人装土有人推着板车将土拉走……
  抛挖边线的是位爷爷辈,挖土的则是壮儿郎,装土的是妇女和少年,两辆推板车运土的则是年轻的后生和媳妇……
  眼看着一个12x15米的长方形地坑初露端倪,随着地坑深度的不断攀升,这户人家就在地坑的东南角处用长木板搭在地坑壁的两边架起了手绞车轱辘,这样以来一筐筐的黄土就是靠它吊上地面。在板车轮子不停的转动下,一车车黄土被倒下了塬,就是在这般重复性地辛勤劳作下,一个深八米的地坑便出现了;
  解说词:
  长15米宽12米深8米的地坑现已挖出,下面的工作就是要在地坑的四壁凿窑洞了。凿窑洞前,受阴阳八卦的影响,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一经确定主窑洞东震宅后,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便一应确定。它不仅在考虑阴阳八卦的同时,还要考虑宅子和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
  画面:
  地坑的四壁现已画出每间凿窑的示意白线,特别值得好奇的是在地坑的西北角靠北坎宅的墙壁上,只画了半边高2米宽1、5米的白线;而在它的外围却画着宽2、7米高2、8米的白线,这时随镜头从地坑的西北角直摇至地面,却发现在同一位置的地面上也画有一宽2、7米长10米的白线,相隔有近一米的距离紧随其后的是两条长10米宽1、5米略带弯度的白线……
  解说词:
  这个西北角仅画了半边白线的被称作门窑口,它是进出地坑院的第二道门。而在门洞口所在位置的外圈,画出的宽2、7米高2、8米的白线,则是门窑了。从地面上画出的示意白线我们不难看出,在宽2、7米长10米的门窑后部,那两条相隔有近一米距离的位置正是进出地坑院的第一道门——大门,紧贴其后的宽1、5米长10米带有弯向的两条白线,这便是作为居民出入地坑院的门洞了。这样的门洞有直进型、曲尺型、还有一种叫回转型。采用什么形式的门洞,全凭各自的喜好而定。
  画面:
  在一个见树不见村仅有十几平方公里的塬上,隐藏着几十户错落有致的地坑院,这些地坑院的门洞有直型的、有曲尺型的、也有回转型的。随着镜头的一一摇过,真可谓让人们大饱了眼福;
  解说词:
  当天井式的地坑被挖出后,一经确定了每间窑洞的位置,首先开挖的就是门窑和门洞了,为什么先要挖出门窑和门洞呢?那是因为只有当这两项工程完成后,才有了进出地坑的通道,这个至关重要通道,不仅可方便辛勤劳作的人家进出自如,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这家地坑院在他人眼里得到了位置上的确定。
  画面:
  随着运土板车轮子的不停转动,装满黄土的板车只能借助后推人的用力下,方可将板车拉上地面,这时候地面上的那条宽1、5米长10米的斜向弯道,随着土量的不断拉出已明显看出有了一定的坡度。
  解说词:
  当人们用板车再也无力把黄土拉上地面的时候,挖凿的工地便会转移到地坑内,一场开凿门窑的行动便开始了;
123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上一篇: 《 唇边温情指尖暖

下一篇: 《 功利存乎人民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画音结合的方式为人们解说和介绍了中国的地下四合院,从总体到局部,从起始、发展、繁盛到逐渐消失,结合了自身的特点,当地文化地理背景,形象、直观展现的同时,带给人们大量的信息,浑厚苍茫地展示了这些凝聚了民族智慧和勤劳的别具特色地坑院。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