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三造共和

作者:pyk435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8-16   阅读: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不得不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率领北洋新军前往“平乱”。袁世凯命令亲信大将冯国璋率第一军猛扑武汉三镇;另一亲信大将段祺瑞率第二军暂驻原地,以备接应。经过四十几天的血战,冯国璋以北洋军的优势兵力攻下了汉口、汉阳;而与此同时,湖南、陕西、江西等十四省先后宣布独立,关内十八省中仅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廷。在这种情况下,驻汉口的英国领事出面调停,袁世凯便奏请清廷,南北议和。于是,北方派唐绍仪为内阁总理袁世凯的代表,南方派伍廷芳为南方军民全权代表,在上海举行会谈。南方提出的条件有四:一、推倒满清政府。二、建立共和政体。三、礼遇旧皇室。四、以人道主义对待满人。而唐绍仪提出的唯一条件则是:第一任大总统,必须选袁世凯担任。南方的革命党人由于担心共和不能实现,于1912年元月1日宣布建立中华民国,组织临时政府,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以求践行三民主义。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后,恼火异常,专电责问,认为南方“不守密约”(濑江浊物《段祺瑞秘史》)。南方回电解释,而后双方又往返辩诘,各不相下。在这关键时刻,清廷那些王公贵族如载涛、载洵、载泽、善耆、良弼等,都极力反对共和,其中尤以良弼最为激烈:他不仅极端仇视南方的革命党,而且对袁世凯也极为忌恨。攻下汉阳后,袁世凯不乘胜进攻武昌,却调走冯国璋,而改派有共和倾向的段祺瑞为第一军统帅,节制湖北前线各军,竟与南方议和,这不明摆着是“包藏祸心”么?已经身在北京的袁世凯由于受到以良弼为首的满族亲贵的普遍猜忌,因此对于国体问题,也就不好再公开多说什么了。于是清廷一面调集军队,攻入山西,进窥皖北;一面又从河南、甘肃两地调兵,准备夹攻陕西。而筹备这一切的核心人物,正是所谓“宗社党”的首领良弼。面对这将死而未僵的满清王朝,袁内阁几乎一度搁浅,不能有所作为。幸亏没过多久,革命党人彭家珍舍生炸死了良弼,宗社党这才人人自危,不敢再反对南北议和,然而各王公亲贵却仍然希望保全君主政体,每次举行御前会议,都呶呶不休。而其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无论内政外交都相当困难,若再迁延时日,难保不生意外,甚至影响大局,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关键人物站出来了,他就是原清廷江北提督、新任湖广总督兼北洋军第一军军统段祺瑞。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联合北方诸军统兵大员42人,代表着40余万将士,给清廷发了份“痛陈利害”的、洋洋千余言的电报,要求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电文下面是一长串统兵大员的署名,段祺瑞赫然领衔。这份电报给满清权贵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正当他们惶惶不安时,2月5日,段祺瑞又率领武汉地区十员将领再次逼宫,发出一份严厉指责满清权贵的电报:
  “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实难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许。祖宗有知,能不恫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因兵燹冻馁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中国近代史资料•辛亥革命•八》)
  指责之严厉尚在其次,电报的最后,简直是充满火药味的警告与赤裸裸地威胁了:
  “如各亲贵尚怀疑惧,或以为共和为不利,祺瑞当即带全队入京,与各亲贵剖陈利害。”(濑江浊物《段祺瑞秘史》)
  这下子,那班贵族王公们都吓坏了:一旦段祺瑞那小子果真率领军队直驱北京,难免玉石俱焚,不但皇上的位置保不住,咱们的身家性命,怕也难保呢!于是人人仓皇失措,不敢再持异议。光绪帝的遗孀——那位隆裕太后,只得将谈判的全权,都交给了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才发电报给伍廷芳,说是从今天开始,我袁某人才有权讨论优待皇室之条件,并共同讨论清帝退位后之事宜了。最后,南北达成包括优待皇室在内的八条协议,形成正式公文通告,并照会驻京各外国使节。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小皇帝溥仪的名义含泪颁布了“逊位之诏”,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就是段祺瑞之“一造共和”。
  1915年,袁世凯组织“筹安会”,紧锣密鼓地复辟帝制。曾是袁氏第一亲信、时任陆军总长的段祺瑞对此采消极抵制的态度,5月,段祺瑞称“病”提出辞呈;8月,袁世凯明令解除其陆军总长职务。鉴于是袁世凯的老部下,又受袁几十年知遇之恩,段祺瑞虽然反对帝制,却不可能公开反对袁世凯。然而,作为北洋军的头号大将,尽管他已被解除职务,但虎威不倒,他的政治倾向仍然深为各界关注。蔡锷将军在云南高举护国大旗,从外部反对复辟帝制;而段祺瑞反对帝制的明确态度,则客观上对袁氏内部的瓦解,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久,袁世凯内外交困,复辟失败。这是段祺瑞的“二造共和”。
  1917年,“辫帅”张勋率数千名辫子兵进入北京,拥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立即组织“讨逆军”,于天津马厂誓师,很快就击败张勋、恢复了共和体制。这是段祺瑞的“三造共和”。
  所谓“三造共和”,当然不可能是段氏一人之功劳,段氏的作用也不宜过分夸大。关键是:清末民初,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段祺瑞能顺应时代潮流,并为维护共和、反对帝制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其出发点如何,他的所作所为毕竟是值得肯定的。段祺瑞虽然身为清朝官僚,其共和理念却由来已久。他早年曾被清廷派往德国留学深造。在那段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参加孙中山等组建的革命党,对一些革命党人却相当敬佩,尤其是同盟会中的两位领袖人物——孙中山与宋教仁。当时孙中山鼓吹革命,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大逆不道,而段祺瑞在欧洲读了他的著作,私下里对孙先生已经非常钦佩,只是没有公开倡言附和罢了。当共和建立、清帝退位之后,段祺瑞曾对人说起早已佩服孙先生的旧事,人们问他:“那你当初为什么没有追随孙先生呢?”段祺瑞答道:“当时与孙先生共事的那些人,良莠不齐,有些革命党人简直就是变相的流氓,我实在不愿意混迹于其中、与他们为伍啊。却万万没有料到,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成功了。至于中山先生,则一直是我最为佩服的。”
  段祺瑞有没有说过这段话,或者这段话是否完全出自本心,人们都可以质疑;不过,亦有信史可作明证: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1924年底,张作霖、冯玉祥在北京拥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没过多久,段氏即于12月27日发电报邀请孙中山先生“速驾来都”,共商国是。孙中山因患肝病,委婉地回电云:“容俟告痊,再图承教,专复并谢。”(《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1925年元旦,段祺瑞再次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参加“善后会议”,这一次,孙中山不再推辞,当天便发表“入京启事”,欣然抱病北上。这段史实及二人间的往来电报,足以证明段祺瑞对孙中山先生的友好态度。
  
  审核编辑:罗军琳   推荐:罗军琳

上一篇: 《 世人多怜才

下一篇: 《 王朴祭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段祺瑞曾有“三造共和”的美誉,这是一段历史回顾的政治往事,比较详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