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生命之路上

作者:郑苏洲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6-21   阅读:

  
  时代是发展的,人类的进步沿着螺旋式的升腾而进步。在我们解决了吃、穿、用、行之后,腰间还有闲钱,养儿防老就成为昨天的历史话题,他们只希望每分每秒子女都在眼前晃悠;家,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最纯洁的地方!在家,他们可以过把“土皇帝”的隐,吹吹自己早日的辉煌经历,看见子女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一番挣扎而没有抢到工作后,像实验室的小白鼠乖巧地宅在家里,他们倍感欣慰。
  让他们步入社会吧!唉,这位看官怎么说话的?您!不知道社会上是风雨、阴险比比皆是,想当年我一个跟头接一个扑趴,混出今天这个模样,我的孩子又再次重来?反正现在,我、房子和票子都是岔的,又辛苦孩子一回,我觉得比窦娥还冤啊!
  不禁想起一个故事: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我们现在不能再嘲笑晋惠帝,因为,千千万万个“晋惠帝”在大学毕业——回家(毕竟精英人才一般是少数)的这个怪现象下复活了,大学生,这件皇帝的新装已经不需要稚童来“炸呼”了。
  怎么说呢,封建社会已经进了故纸堆,可是,不正常的“家天下”思维依旧阴魂不散,在现今这个大学毕业就可能面临回家的环境里,看着身边的或男或女的大学生宅在家里过着悠闲的小日子,我在想,他们是不是该做“抽脂”手术,或又一次断奶了。他们学的知识,不过打成一个包裹,放在大脑之中的某个近似僵死的备份细胞里面,日后打不打得开,只有鬼知道。
  值得庆幸的反而是那些在小学、中学阶段,因为在学习上不入道,被家长和老师忽略(或者说抛弃)了的孩子,他们早早地认识了家庭和学校以外的那个社会上的游戏规则,他们早早弄明白达到什么目标,需要什么人脉,需要怎么运筹。所以,在他们的同学夺得大学毕业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人脉和财富基础,这个基础比那张薄证更温暖!而上了大学的他们的同学鄙夷他们过去的淘气,没有像自己镀上大学生的金边,而自以为是地宰断了这个天赐良机。真的是说不清楚究竟谁是谁的累赘,大学生肚子里的知识在考场之外,有什么威力真是个不好说明白事情。
  《易》曰: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而今之为人父母者,只要有这个可能,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社会分离,他的目的有些可爱:把自己的思维克隆到孩子的意识里面,让他们去完成自己未尽的理想和事业。
  笔者不避浅陋,奉劝家长们从自己的梦里快快醒来,让孩子们在忠于己意、忠于良心的前提下,还是不要把“我”膨胀的好,适当的让他们“驮”点理想,在荆棘而蜿蜒的路上蹒跚而行,不妨哼支苍老的山谣;不妨让他们观察一下沿途的景色,做一个快活的侠客,和自己的同龄人过好每一个日升月落的轮回。
  审核编辑:罗军琳   推荐:罗军琳
【编者按】 红尘会员   罗军琳:
读书究竟有没有用?那要看读书能否致用。读书而不能致用,读书自然无用。与其这样,不如还孩子以真正的自由,正确的引导远比强加灌输一定要健康的多!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