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浅说诗之味

浅说诗之味

作者:梦影含心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5-05-06   阅读:

  
  人间情多,滋味难说。故人们借的多彩浇心中块垒。那些真切的、疼痛的、深挚的、惊诧的情往往令人感动与感喟。在西部歌版,含心也感动着诗友们多姿多彩的诗情,因此想在这一期的论剑里浅浅的说说诗的味。
  “味”的概念最早起源於飲食文化,人们从味觉上品尝一道菜的优劣,而“味”上升到审美范畴则是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诗的味对于诗是从心灵上感觉,它是将视觉、听觉都化成了味觉,不仅是个通感问题,诗的味与其他感觉比更细腻、更微妙,也更重视个人的体会。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对于诗的味,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言:“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梁元帝《高祖谥议》中云:“钻味微言,研精至道”,“味”一边是连着审美深入,含有悟的审美心理活动,另一边连着审美感受,有品味的意思。品味诗之味是一种美妙、神奇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享受。
  一首诗如果读来没有一点滋味,或者味同咀蜡,那么这首诗不算是成功的。
  下面就借几位诗友的诗歌来品味一下诗味。
  
  《没有人比村庄更懂得等候和抒情》/左拾遗
  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626&extra=&page=1
  《也写乡愁》/老彦娟
  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437&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26digest%3D1
  《我们的春天也是粉红的》/中华民工
  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6785
  《老淠河的冬天》/极目千年
  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302
  
  在《没有人比村庄更懂得等候和抒情》的诗情中,诗人左拾遗把所见所感通过感官将画面与疼痛呈现,让人感受到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村庄的无奈之情与疼痛滋味,这滋味中有离开乡情乡音的惆怅,有寻求中失去的苦闷与迷惑,有思乡之苦真切与渴盼等诸多情味,在这些诸多滋味里反复品味的是诗人的心,是见证乡情在变化中的清醒认知与思索。人性的呼唤,生命的思考皆在乡情的回望中隐悲含痛,诗人不是简单的描摹乡村变化,而是与现实结合,将客观与主观,表象与内韵交融出忧虑与深痛,引人共鸣。
  “村庄习惯搬起脚拇指数数过年。一个人心细到/在年初做减法,在岁末做加法,将村庄里的劳力/或后生,在正月撒到城市去种植,在腊月里一一收割回来”可谓是五味杂呈,一些乡情,乡韵在寻求中渐离渐远,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有谁理解村庄的苦楚?“中药店、当归、故乡的树木、母亲的足迹、异乡的心跳、篱笆墙”等呈现出的客体都在内心的滋味里营造出挚情真味,这或许是诗人最多的思考,以唤起对现状的审视。诗人给出的画面即亲切又陌生,行笔中透着坚韧气息,有正味,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考量,那就是对村庄的热爱,对追求的思索,对美好的期盼及对失去的追忆。这样的诗味引人回味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思考,我们在追求物欲的同时,贫与富,贵与贱,真与假孰轻孰重?我们真正收获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诗歌的味不需要长篇大幅的辅陈,即要有细致的点染与勾勒,又要深谋远虑的建构,因此,诗的味是通过诗人的视角,独到的感受,当然还有诗的语言将诗景与境呈现在诗面上,给出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陈放的滋味比诗中所给的景象更广阔,更丰富。从《没有人比村庄更懂得等候和抒情》中的每一个描绘的画面中就可以感觉到诗人点染与勾勒的功夫,语境与心境恰到好处的结合,通过诗人眼中的风景向深层渗透,触动并打动人的情感与思想。
  再如老彦娟的《也写乡愁》,诗味浓郁,读罢为诗人打造诗味的才情叫好。一直喜欢老彦娟诗歌的味道,不仅是因为他给出的诗味稠而不粘,厚而不滞。更多的是他的诗味深远宽阔,回味不尽。沉稳的叙述,雄厚的笔调,深层的思索令诗有真味,情味。
  “而小桥的那头/没有多少荷花的香味/也没有多少蛙鸣遗漏的缝隙/可以藏匿乡愁/只有钓龟人的口哨吹碎了我的心头”此番诗情里的情味是可感知的,在感知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诚朴的话语与情思,实与虚的结合显示出对乡愁的排解,更有一种趣味,是诗人幽默中透出的实情,口吻轻巧却饱含情趣,只是这情趣是酸痛又幸福的。
  《也写乡愁》充满情的真,与真的情,又不乏情趣,这是诗人内心潜流的灌注,这灌注里满含诗意与诗味,都是源自诗人对生活的观感与挖掘,弥漫着非常浓郁的生活与智慧气息。谁都有梦,都在尘世里飘泊,思乡是人之常情,而诗人借助情感纠葛布置诗意,在情与真的味道里给出反刍的诗情,也揭示出岁月痕迹。这些诗歌语言多义多味,老道的叙述、比喻、刻画、想像等手段将诗打造的圆浑,厚重,并给出弦外之音,如一块饱经风霜的石头,滋味自在其中。
  诗歌是岁月的见证。它需要诗人用心去挖掘,去感受疼痛,因为痛让人铭心或者刻骨,因为有痛才懂得爱,因为人们都在疼痛中成长。因此,诗之味不仅是沿途荆蕀,更是历尽风雨后的彩虹。
  《我们的春天也是粉红的》这组诗情是汗与泪的结晶,是诸多情味里一枝独秀。不仅让看到建筑工地上那些来自各地的朴实农民的辛苦,他们的肌肤粗糙,双手都是劳累的痕迹,但眼中放射出的依然是纯朴与坚韧。
  他们在异乡“听说故乡桃花开了”,他们“把他们内心的粉红带回故乡”,他们“将空旷的故乡/从空旷的内心掏出。用钢管架子支撑/用钢筋绑扎。”他们“在城市运转的轴心找到异乡的过敏原/脚手架上挥舞扳手的汉子/敲碎悬浮的镜子背面的水银/脱口喊出一个粉红的名字/随后躲进风不能抵达的死角”,这是一群汉子在异乡弹出的思乡曲,扣人心弦,引人回味,这思乡的滋味莫不在诗人厚重的笔触里行进。让人看到春天里那粉红中的隐痛与坚强,那是他们内心的小环境,却反映着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无奈的、焦虑的、愁苦的、甚至是无助的情愫。诗人站立在城市的高处看世态,看春天里的桃红,看行走中的人心,用自己颇具个性的诗语舒展,拿捏,糅合诗味,诗人即在局中又在局外看世情,画面传递出的情感疼而不悲,疼与幸福并着的情思历历在心,色调柔和,即有冷笔描绘,又有温暖色彩,都是诗人经过审视与深思后的鲜活诗味。
  味是最为精微和美妙的。高明的诗人会将味洒在诗行中,让读者自己去品,就象一颗种子,种植的是诗人,而读者可以看到种子生出的花或果。
  《老淠河的冬天》是一组诗味浓厚又把玩不尽的诗歌。诗人极目千年很会勾兑诗味,他只是简单的用或粗或细地线条打形,给出的画面却极具感染力,让你不得不在诗行中品味个中滋味。
  《老淠河的冬天》描绘的每一笔都极具可塑性,诗人运用分裂、对比、比喻、多维的视角等手段使诗情通透,诗味十足,从形象里衍生诗性意味,看到诗意中所浸润的思想与灵巧,生出的诗味让诗歌达到一定的高度。
  终观以上诗歌的味道,不难发现这些诗歌都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感与独到表现,即有饱满的情味,大胆奇丽的想像,又有视角的多维,思想的精妙。抒发自如的诗味令诗情上升到美的审美中,并在思想的各色花朵里打造诗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本色与人生的思索,这样的诗味是这些诗歌成功的所在原因。
12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推荐:一碗凉茶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感谢作者将几位诗人的作品以评析的形式明明白白展现给读者。有些好的诗歌作品有一种震撼力,读来觉得眼前一亮,而这种美,有时候却是美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一碗凉茶

    感谢赐稿,祝写作愉快!下次投稿前建议稍微注意下排版,网站文章格式与论坛不同,论坛粘贴过来后排版是凌乱的。这篇分段较少能帮您重新排版,而若内容过多且诗歌又存在分段时,编辑也不好帮忙修改,若帮忙排错了分错了诗歌段落,可能会造成作者原内容出现偏差。还望理解。

    2015-05-06

    回复

    • 梦影含心

       谢谢辛苦!我知道编辑的辛苦!骏森跟我说过的,我发时注意来着,也编辑了,怎么还乱呢,给你带来的麻烦深表歉意!祝五月快乐!

      2015-0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