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散文的三乘油壁香车

作者:瘗花秀士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5-03-02   阅读:

  
   《祠堂旧事》是我读到的完整性最强的一篇文章,作者于偶然间发现自己曾经煊赫的家世,由此溯源而上,道出了一个家族三百年来的兴衰浮沉。家族祖上最高曾做到兵部尚书,留下八脉子孙,遍布各地州县,可谓枝繁叶茂。然而到了乱世,在派系斗争中家道中落,家族罹难,家中成员相继谢世,曾祖看淡仕途,建立祠堂,明言告知后人读书只能明理,不能用于做官。于是一个官宦士族就此泯然于民间,读书而不入仕,再经十年动乱,便是连读书也不可得,走到了家族史上最低谷。随着改革开放,读书再次成为人们改变命运的途径,村里人包括这个曾经的簪缨世族的后代们,陆续考上大学。这个时候的祠堂,就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了,风雨摧毁祠堂的灵异事件,具有一种神秘的宿命性,实际是在暗示一种对于时代潮流的顺逆选择。通篇读来,有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命运的不确定性,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不固守祖训,勇于顺应时代潮流才是生存的王道。为了契合文章主题,作者用了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这要冒一定的风险,用好了可以增色,用不好就成了夹生饭。
   近年喝茶甚多,对于红茶、绿茶、黑茶、花茶、乌龙茶均有一定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女生是适宜于喝花茶的,看着在透明玻璃壶里慢慢舒展的花瓣、闻着在空气中缓缓散开的香气,这样的时光无需谈玄论道,更不必冥思苦想,需要的是手中一件玲珑的小饰品,裙下一只乖巧的小动物,抑或吟一句婉约的词,看一窗飘浮的云,生活便无比惬意而美好。
   因而我不去计较作者在文章里写到了什么品种的茶,无论什么茶,她们都能把日子过到这般清丽。《苔茶之韵》中的苔茶姑娘就是如此,她曾上山采茶挣学费,曾经踏遍荆棘汗湿重衣,但是这些经历写在纸上,反而增添了一份窈窕的姿色,她用极其感性的笔触,秀丽如的语言,把茶事茶思茶香,都写得摇曳生姿,令人神往,体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园之情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茶香恋人》在这种化的程度上更进了一步,把茶当作自己的恋人,日夜相守而又若即若离,深深思念而又难以诉说,却又因“我生君已老”的无法同生共老而怅惘,更为“你在茶香里,我在茶香外”的情深缘浅而慨叹,作者用散文一般的笔调,把对茶的复杂情感写得委婉生动,跌荡起伏,显示出女性作者幽微细致的心思和敏感丰富的情怀。
  对石阡文学的了解,大抵停留在龙潜、林盛青等少数几个成名作家作品上面,近来听说石阡崛起了一个90后诗歌群,却也知之甚少,这次读了杨芳、聂洁和杨玉梅三位女作者的散文,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多少身边风景。几位作者的文章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在她们的笔下,有着对地域文化与故乡风情的记录与推广意识,也有着对生活细节的详尽描摹与苦难岁月的深沉刻画、还有着对内心诗情的肆意泼洒,在题材选择上做到了丰富多采,在具体写作中做到了精雕细琢,叙事处真切动人,令人感慨万千,抒情时浮想联翩,往往诗意盎然,写到家乡人事,风物胜景时,更是功课做足,情景交融,让读者在了解这片热土的厚重与精彩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一腔浓浓的乡土情结。
123
  审核编辑:一碗凉茶   精华:一碗凉茶

上一篇: 《  电影《狼图腾》观后

下一篇: 《 与你一同赏花灯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一碗凉茶:
秀士的评论着重于评而不在论,这样的长处是立足于原作本身进行评述,少有或没有天花乱坠的术语堆砌、概念横行,不足是可能会缺乏一定的高度。但不得不说,秀士对所评作者与作品是抓得很准的,每个人的整体风格把握,每篇文章的具体分析都很到位,由此使被评作品立得起来,使被评者个性凸显出来。如本评中杨芳的散文,文章把她树为一个风俗画者,具体到每篇文章,都用一种不同的美术形式来比拟和解析,这样的方式,使得原作和评论都活起来。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

  • 独孤晨远

    石阡人飘过。

    2015-03-24

    回复

  • 梁星钧

    直言,真言,益言。欣赏作者对对象的真切感受,读写理解。怎么写好,如此写好不好,好坏所在,作者如实指出。一别大肆说好,稍加点差,而是体现了一个“真”字。我认为,解决了怎么说话问题,表达问题,吐直言问题。如此,鲜见而大艺矣。也让我联想到评论的姿态问题,怎么“实”的问题。

    2015-03-02

    回复

    • 瘗花秀士

       在真实这一点上倒是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是因为他们生活中谎言世界里,说谎听谎太多,不喜人得罪,也不敢得罪人,但对我来说,还需要一些理论的支撑。

      2015-03-03

      回复

  • 一碗凉茶

    印个爪子印。

    2015-0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