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休闲小品 > 弹花二则

弹花二则

作者:吟湄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14-12-18   阅读:

  
  其实这些都是讲的京戏的情形,花腔皮黄铿锵热闹,戏园子尚有飞来飞去的手巾把子,都逃不了没落的命运,更何况被尊为“雅部”的昆曲?所以我真正完整接触到昆曲还是得益于白先勇制作的那部青春版《牡丹亭》,光碟封面上秀丽无比的杜丽娘在大片的牡丹花中斜探出身,令人惊艳。我在温婉清丽的唱词中尚未回过气来,突然跳出个道姑装扮的角色,自称马道姑,讲了一大段令人发笑的俚语。大意是她本是一个石女,新婚之夜种种笑谈,语带双关,几可用下流来形容。这道姑扮演者口齿伶俐,一大段道白一泄而下,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只是如果不看字幕,我是一个字也听不明白,仔细辩去,发现她原来并不是用了剧中人物常见的接近于普通话的中州韵韵白,而是苏州方言,行话所谓“苏白”便是。
  当时我发信息问一个朋友:为什么那个道姑用了苏州话,而别的角色还是韵白?
  答案也是茫然,朋友回答说:你尽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关于这种稀奇古怪或许还真的是我的一个毛病,比如我另一个被朋友斥为稀奇古怪的问题是“西窗”,我也曾傻乎乎的问:为什么古人都喜欢以“西窗”入?我自认为这个问法并不是无理取闹,因为从我们传统的建筑特点来说,我们的房子大都是坐北朝南或略偏的方向,那么东西两边大多是山墙,这种的建筑格局一般很少在西边开窗的——这里还有个自然环境的限制,西向的窗子正对夕阳,夏天的时候是令人极不舒服的一个朝向,比如我现在的书房就开着西窗,这自然是无法选择的后果,但长日漫漫,我白天必要拉上带遮阳布的窗帘才不致于让自己成为一只烤猪,这样的西窗,何来意可言?
  朋友可能认为我这纯属无事生非,所以与苏白一起送我个“稀奇古怪”,而我却固执地认为,这稀奇古怪背后,必有根由。昨日翻书,无意看到一节,不由恍然大悟,继而失笑,想我几年疑问,一朝破解,心下甚慰,废话少说,直接抄书:
  绍兴戏文中,一向是官员秀才用官话,堂倌狱卒用土话的,也就是生,旦,净(按昆剧中还有副和一部分帖旦)用土话。我想,也并非全为了用这来区别人的上下,雅俗好坏,还有一个大原因,是警句或炼语,讽刺和滑稽,十之九是出于下等人之口的,所以他必用土话,使本地看客们能够彻底地了解。那么,这关系之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鲁迅《且介亭杂文•答周刊编辑信》)
  这说的是绍兴的情形,似乎还不足为凭,关于这点,今人陆萼庭也曾论述说:
  昆剧形成初期除唱腔以外其他的表演特点并不显著,但在长年的演出中逐渐有所积累,净(白面)丑脚色以吴语演戏,就是其中一点。沈璟对此也很感兴趣,并见诸实践。据《曲品》说,沈氏的《四异记》“净丑用苏人乡语”,不要小觑这个小小的尝试,它在昆剧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
  陆是当今戏剧大家,他在这节里提到的沈璟就是与汤显祖齐名的曲家,这位当初为了修改《牡丹亭》而与汤氏冰炭不容的冬烘先生竟如此重视苏白,可从中窺出昆剧由曲到剧的一条线索,用了陆的话来说,一种产生于士大夫阶层的清唱发展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必然要面临着雅与俗的冲突,怎样在保持了艺术性的前提下又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那么就需要一个互相妥协的表现工具。而苏白,正是这种冲突最直接的结果,也正是这样的妥协,让昆曲在二百年间,雅俗共存,成为百戏之祖,“这关系之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吟湄于鄂东沁雪斋西窗下
   2014年12月15日改定
  
12
  审核编辑:文清   精华:文清

上一篇: 《 今夜,让我们一起为文学守夜

下一篇: 《 关于黑土地的随想

【编者按】 红尘会员   文清:
“缂针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尚书》有记载,《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昆曲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韵白为主,丑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两种民间艺术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在南方的江浙一代,更是方为流传。作者厚重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现在不太为人知的艺术。可见作者知识面的广泛。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这两段乱弹,都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据作者讲来多少与自己的好奇心有关。因为对缂针绣和苏白我知之甚少,不敢乱讲。只是看作者写来极具特色,该生动的生动,该俏皮的俏皮,融自身观感、经验与那独有的传统艺术特色于一体,别有风味。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1

  • 千千

    知识渊博下笔如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千千踮起脚尖来学习了。

    2016-01-19

    回复

    • 吟湄

       妹妹过谦了,有空多交流。:)

      2016-01-22

      回复

    • 千千

       只要姐姐不嫌弃,千千跟着姐姐的步伐沾点文气,嘻嘻。

      2016-01-22

      回复

  • 童心尚红

    欣赏,学习!

    2015-11-30

    回复

  • 瘗花秀士

    来凑个热闹。这不凑还好,一凑就凑出俺的仇恨来了,俺清楚明白地记得,某人欠俺一副刺绣。

    2014-12-21

    回复

  • 水语

    在后台就读了,只是读得慢,品得细,果然就被文清和落叶走在前面了。也好在她们先发了言,水可以更慢更细地品咂文韵——很羡慕有此才华的吟湄。

    2014-12-20

    回复

  • 裙生慢慢

    有学问,学习了

    2014-12-20

    回复

  • 东方玉洁

    昨天在博客看了,真是好有水平的文章,读来俨然大家风范,区区之事,徐徐道来,既雅趣,又有丰富的知识,若不是个中高手,难以知晓得这么细致全面。

    2014-12-18

    回复

  • 紫衣侯

    有学问啊。

    2014-12-18

    回复

  • 一碗凉茶

    吟姐博大精深。嘻嘻,拜读学习。

    2014-12-18

    回复

    • 吟湄

       这丫头。人老了的通病。

      2014-12-18

      回复

    • 一碗凉茶

       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还没学好你怎能说老。姐姐要一直一直美美滴。

      2014-12-18

      回复

  • 文清

    读这样的文章,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学习了,问好!

    2014-1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