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家谱

家谱

作者:花满楼    授权级别:B    精华文章    2014-11-03   阅读:

  
  李三爷感激得直鞠躬,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田中次郎忽然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三爷一眼,叹口气,转身走了。没过多久,他果然领着韩大和韩二回来。
  这俩人显然受了不少苦,衣褂都一条一缕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走路时腿都直打颤。看到李三爷,韩大先控制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李三爷的大腿哭开了,韩二也进跟着跪倒。
  “三爷,俺半夜起来撒尿,然后就找不着道……然后,他们就把俺抓住,还打俺……”韩大哭咧咧地说。
  李三爷明白,肯定是韩二发现哥哥不在,起来去找,结果俩人都被抓住。他鼻子也有些发酸,安慰俩人几句,来到田中次郎面前道谢,“多谢田中先生,您的大恩,我李三感激不尽!”说着就要拜倒。
  田中次郎伸手将李三爷搀住,盯着他神情复杂地看了一会儿,又叹口气,仿佛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似的说,“李先生,你跟我来,我有几句话跟你说。”
  李三爷颇觉奇怪。二人一前一后走到僻静处,田中次郎回过身,郑重其事地说,“李先生,我跟你说的话你一定要保密,而且还要做到不露声色,你能做到吗?”
  李三爷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坚定地点点头。
  田中次郎也点点头,小声说,“白天,你领着你的人照常干活;晚上,我带你们离开这里。我已经跟上头说好,工程快结束了,你们是满洲召集来的劳工,是可以遣返的。”
  短短几句话,令李三爷激动万分。自从被金二爷骗到这里,他天天想,夜夜盼的就是回家。正是这个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活到现在。本来,李三爷对日本人有强烈的敌意,但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又矮又胖的日本人,竟由衷升出一股感激之情。
  “对了,李先生,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开口,我一定会尽力的。”田中次郎真诚地说。
  李三爷迟疑片刻,忽然想起自己还有20辆胶轮大车被扣在哈尔滨的日本军营,那可是李家大院的主要家当。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看的心里说了出来。
  谁知田中次郎竟愉快地笑了,神情远没有刚才严肃,“这个问题简单,我哥哥就是那个军营里的军官。我写封信你带给他,他一定会帮忙的。”
  当天夜里,李三爷一伙在田中次郎的带领下悄悄地离开虎头要塞。出了层层哨卡,田中次郎一指南边的方向,说,“李先生,你们沿着这个方向,两天之后就可以走出去了。”
  辞别田中次郎,李三爷一伙人一直走到东方破晓,心里才彻底放松,都有了脱出牢笼般的喜悦。后来,他们几经辗转回到哈尔滨,又经过一番周折,李三爷从日本军营领回14辆胶轮大车和一些钱,算是他们这伙人大半年的工钱吧。
  对于死里逃生的人来说,钱财上的损失已经不那么重要。李三爷一伙人赶着大车,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回边城。车队出了哈尔滨,在一处大车店落脚过夜。李三爷睡得正香,忽然觉得有人摇晃自己,睁开眼借着朦胧的月光一看,原来是韩二,“韩二,这么晚了你咋还不睡觉?”
  韩二用手掩住李三爷的嘴巴,悄声说,“三爷,你跟我来,我有事跟你说。”
  二人悄身下地,一前一后走出大车店,来到路口一株大榆树下,韩大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你们哥俩这是要干啥呀?”李三爷不解地问。
  韩大和韩二相对一视,竟同时给李三爷抱拳施礼。这下更把李三爷闹糊涂了,他可从来没有看过韩大还这么彬彬有礼。
  韩大微微一笑,悄声说,“三爷,我们特意向您辞行了。这段时间多亏您的照顾,我们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韩二接过来说,“本来,我们想不辞而别,但许连长说您是条汉子,所以才来向您表明身份。”
  二人也不管李三爷如何惊愕,一人一句,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俩人都是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将军部下。韩大真名叫许军,韩二真名叫赵华,都是抗联的连长。周将军带领队伍撤退到苏联境内后,仍然从事抗日活动。日本人修建虎头要塞早就引起周将军注意,他先后派了几批人试图混进要塞,摸清里面的情况,都没有成功。这次,许军、赵华两位连长在李三爷无意中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任务。
  两位抗联英雄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李三爷却还呆呆地站在树下。这一切对他来说晃如梦境一般,如今,梦醒了,心底的血也随之沸腾。两位英雄临走时告诉他,“好好活着,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日子长不了啦!”
  李三爷等人回到家中,李家大院到处洋溢着过节般的喜庆氛围,相比之下,金二爷却乱了心神。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竟然都被李三爷死里逃生。金二爷深居简出,总怕李三爷复仇。李三爷也确实想过要复仇,可是想到金二爷有日本人撑腰,一旦动手,必然连累族人,也就拿他无可奈何。
  由于在虎头要塞身心备受摧残,李三爷在家将养一年之久才逐渐康复。在调养期间,李三爷想了很多事情。尤其令他难忘,并感到纠结的,正是那个又矮又胖的日本监工——田中次郎。他怎么也琢磨不透田中次郎在放走他们之前看着自己时那复杂的眼神。直到几十年后,他偶尔从报刊上看到一则史料方才恍然大悟。在他们离开后的第二天晚上,日本人借竣工之名,在一个叫猛虎谷的山沟摆下庆工酒,宴请中国劳工。就在庆功宴进行到高潮时,机关枪响了,数百名中国劳工无一生还。这一发现让李三爷凭添许多感慨。中日建交后,李三爷曾多次托人打听田中次郎的下落,却始终没有结果。这场战争,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日本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李三爷也由此更加意识到了和平的可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不久,一支装备精良的国军开进边城,其中一部就驻扎在李家大院。
  令李三爷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国军的长官竟然是虎头要塞的生死弟兄韩大——许军。此时的许军高大英武,全然没有当年傻乎乎的影子。许军也没想到能再次遇见李三爷。两双大手紧握,四目相对,两个人竟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许军不是抗联战士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国军军官?这个秘密埋在李三爷心头,他始终没有问,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起。李三爷不说,外人更不晓得其中原委,只知道国军长官是李三爷的老相识,两个人过从甚密。
  这件事对别人或许没什么影响,但对金二爷来说,其意义就远不止如此。日本投降后,金二爷的心本就一直悬着,生怕被人揪出当汉奸的老底儿,如今,又见到李三爷跟国军交好,心里便愈加没底,整日提心吊胆,没过多久就病倒了。
  国军在边城驻扎了几个月,也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打过几仗,然后就匆匆撤退到省城。
  许军走后不久,李三爷收拾房间时,无意中在炕柜底层发现一个公文包,打开包,里面装有几本日记和一张用绸缎包裹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农村妇女和一丫儿一小儿两个孩子。
  这东西对许军来说一定很重要。李三爷立刻张罗着去省城。家里人听到消息,纷纷过来阻拦——兵荒马乱的,去省城多危险呐。可是,李三爷安慰家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更何况许军还是我生死兄弟。前些年在虎头要塞都没能把我怎样,现在,日本鬼子都投降了,我还怕什么?这次我也不是白去。听说国军在省城高价收购粮食,我顺道带几车粮食过去,没准儿还能赚些钱回来。”
  李三爷打定的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招呼家人装了满满三大车粮食,第二天一早,带上两个伙计,赶着大车就出发了。边城距省城不过百十里路程,不到一天功夫就到了。
  刚一进城,李三爷就已感到气氛十分紧张,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看不到一个行人。李三爷一路打听,找到许军的驻地。许军正指挥士兵沿街修筑工事,看到李三爷赶着大车过来,惊讶万分,急忙迎上去,抓住李三爷的手,说,“三爷,你怎么来啦?”
1234
  审核编辑:燕语千千   推荐:下寨龙池

上一篇: 《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下一篇: 《 邱警官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燕语千千:
作者通过“ 李老先生的家族在清末民初之际曾是边城一带有名的旺族。如今,辉煌虽多已成为历史,烟销云散,但仍留下“李家大院”的村名惹起后来人无限遐思。”的叙述把读者带进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之中,这个家庭一代代的繁衍与抗争。把这个家族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李三爷的故事精彩的展现在读者眼前。“金二爷,我们李家人签下的字据,我们认!不就是80垧地吗,你可以拿走。不过有句话我可要说在前头,人都是三穷三富过到老的,别以为这点事儿就能把李家压扒下。山不转水转,咱们两家今后走着瞧”!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的气魄与胆识竟是如此的豪迈。这也许就是英雄的与众不同之处吧?正因为如此他也开始了自己这一生与众不同的经历和生活。比如在危难关头可以挺身而出救出危难中的人,再比如不畏环境艰难把资料送回许军手里,都可谓此篇中的亮点。整篇围绕“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精神不散,人就永远不会倒下。”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精神与信仰的追求。整篇叙述画面感极强,把一个特殊时代的故事完整的展示在读者眼前。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短篇小说主编   下寨龙池:
小说铺垫,转折,结合,收尾流畅,天衣无缝。特别是结尾,因为中间加入日本人的侵入,而显得主题升华的特别自然,不做作。同样因为最后主题的升华,使得小说上了一个档次,不再是一个家庭的兴衰,而是折射到了一个民族。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