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评艺概 > 孤独

孤独

作者:闫卫国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14-07-09   阅读:

  作者:空谷幽兰
主题:【孤】
乌云裹雨注兰楼,暗树凌风不自由。
乱点敲窗如箭响,昏灯落寂似乡愁。
暂寄家山意,画墨全凭野水流。
只道更深能小憩,原来夜久缱心柔。

出处:微古韵57期初选上榜作品
评论者:闫卫国
时间:2014年07月.09日 于深圳
【点评】这是一首雨夜抒情的作品,雨夜但见乌云密布,豪雨敲窗,青灯只影,引发思乡情结。本作品的优点已经被浅吟轻唱老师简评过了,下面就作品缺点与写作进行赏析:
首联
描写豪雨侵楼,落笔在暴雨之时,地点在楼上,作者用“注”,意在夸张急雨之豪,属用心炼字之作。次句“凌”字,表明风之大,树枝似是飘零在风中一样,“不自由”是借风树摇姿来衬托风的力度,首字一“暗”字可略去,因为“乌云裹雨”足以表明大地昏暗。可以“弱树”来增益肆风之狂。这一联将狂风之狂,暴雨之暴表现的生动到位,体现了作者文笔功底。一首是否值得关注,起首便决定了它的价值。
颔联
“乱点”,即表明是粗大的雨点,与首联“裹雨”重意,古诗讲求的是洗练,字字如金,力求一字一境界。一般重字重义除非是有意而为,比如:苦等桃红春不至,春来却又费心思。写诗是一个比绣花琢玉还要仔细的活,全诗需要经得起逻辑,时空,物候,心情,礼俗等的逻辑推敲。因此诗写到此,便显露出作者的逻辑性慎密不足。如果要保留“乱点”,最好倒回去改写首联的“裹雨”,姑且抛开“乱点”。
雨点敲窗似箭响,也是在表明暴雨之豪,这一整句虽与“裹雨”重意,但就表现急雨敲窗而言,确实十分形象的描述。响,是一个表示听觉的动词,但作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响字在动词的后面,已经不自觉地变成了名词,如听到枪响,这是表示一种状态,比如抱朴堂主有一联“一池清浅水,几处草虫鸣”,很多人不解其意,多以动词解读,其实这便是动词名用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种动的状态可以看做是名词。
“昏灯”,就写作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出现在现代人的笔下,多少令人觉得这是在强迫自己过故人的生活,如今到处灯光明亮,代替昏灯的景物很多,并非避无可避的用语,可用“惊雷”代替。句中“似”不如“起”,因为“昏灯落寂”与乡愁本身没有相似之处,只有在“昏灯只影”的环境之下才能勾起乡愁,因而“起”字比“似”合适,也符合触景生情的文笔拓展的发展顺序。
这一联触景生情,听觉与视觉交替,符合雨中即景,豪雨浇愁的写作立意与构思。
颈联
这一联转向情怀的抒发,论笔法与构思,句式灵活,笔意轻灵,以被动衬托主动,是值得学习的。前句吟诗,是一般遣怀的经典表现元素,诗,是一种无言的思想,包罗万有,人尽其思,暂寄,在雨中,做不了什么,姑且以诗遣怀,家山,便表明遣怀的诗是以思乡为主的,因此,诗有所指了。但“家山”与颔联的“乡愁”又构成了反复,又落入“乡愁”是诗意与遣词用句受到局限的一种体现,成熟的诗人一般都联想丰富,思绪开阔,不会受到环境的局限,雨中,本身是一种枯燥而单调的环境,需要诗人透过雨帘,打开思绪的闸门,展开思绪的翅膀,立足当前飞出新意,从一首诗便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智、人生观、道德情操、文笔修养。当然我指的不是作者智慧有限,而是写作业需要历练,长期练笔与阅读是一种提高写作水准的途径,勤能补拙,但就本作而言,句式灵动,想象丰富,作者很有可塑性,只是历练不够的缘故。
第二句,画墨,也是一种高雅的遣怀之趣,暂寄=全凭,一个是短暂的无奈,一个是雨中触发灵感,画墨有据,野水可凭,被肆掠的山野之水打开灵感闸门,得到慰藉,暂寄与全凭的对比,表现出雨中得失。如此构思,值得赞赏!
大家可能注意到本联的对仗:寄家山意=凭野水流,这一对仗有两种解读:其一,“寄--意”,动名结构,“凭--流”,基本语法是动动结构;其二,虽然可以将“凭--流”看做是动名结构,但容易被理解成基本动动结构,因此,为了避免误读,可以修改前一句以达到两句语法与句式的高度统一性,比如“吟诗屡被家山误”,这样是不是与“画墨全凭野水流”取得了很好的句式与语法的统一呢?当然,上联的“乡愁”最好是要隐去。
尾联
以为夜深了可以小憩,哪知道夜深了更….,“只道….原来”,这一联的句式非常曼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悬疑经典用法,往往能起到引人入胜豁然开朗的立意,就像“柳暗花明”一样,值得借鉴!我有一作【摇荷问碧】“只道摇荷如画扇,原来问碧也生凉”,个中情趣与意境耐人寻味。
大家注意到“缱心柔”三字没有,这三字与前篇雨中之愁,野水之喜没有构成一种落差,辜负了“只道,原来”的用意,它只能表现一种无为的恬淡,既没有与前篇构成落差,也没有深化主题,结局需要体现的是主题的“孤独”,而“缱心柔”却表明自己并不孤独。
一般来说,结句需要与前篇高度统一,要么对前篇总结,要么对前篇深化,要么另辟蹊径给人惊喜。
“更深”与“夜久”其实是一个意思,在本联中属于故意而为,不算重意,但若能避开当然更好!因此,如果这两句改成“只道推窗能望月,原来夜久怕登楼。”,因为雨中,根本无法期望推窗了,更不用说借月遣怀,对月倾诉,与月为伴了。是不是更能体现孤独呢?
这篇作品之所以令我不惜笔墨,就是它既是一种写作的代表,承载了新手写作的诸多特点与不足,也是一首很具欣赏性的作品,虽然有些不足,但就年轻人人写作而言已经具有相当高度,难能可贵,值得鼓励,因此被推选为上榜作品。
就作品不足,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大略地就上述几方面落笔,当然,如果能口述面授还有更细致的情节与感受可以分享,有更多的例句可以引用。
一时手痒,大家把它看作步韵也行,算是修改也罢,仅仅用于交流,当然每个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大方向是不会有争议的,如有遗漏或是不足,欢迎广大读者各抒己见:

【孤】
兴澜忽起乱星眸,弱树凌风不自由。
急雨敲门权作伴,惊雷借胆略分愁。
吟诗屡被家山误,画墨全凭野水流。
只道推窗能望月,原来夜久怕登楼。

  审核编辑:五出眉心   推荐:五出眉心
【编者按】 往期编辑   五出眉心:
这是一篇闫卫国老师对容谷幽兰一首律诗的批评之作。文章从诗作的字词落笔,到句式语法规则与对仗等手法,无不涉及,可谓是对原作帮了精心细致的理会。最是欣赏对颈联与尾联的分析与点评,透辟入理,见解独到。 但眉心觉得: 1、“乌云裹雨”与“乱雨敲窗”,不能看成是语义简单的重复。因为它们应该是语义或语境上的延伸。前者是诗人总写暴雨袭来之时的远景,给人以整体之感;后者则是写近景,以听觉形象来再现暴雨的来势之猛。而且,“乱点”一词,不但突出了雨点的粗大,雨点的辟头盖脑,雨点的无序,更能暗示出当时诗人心境的不宁、躁动与烦乱。所以,这一“乱”字应该说用得很有意味。 2、“昏灯落寂”与“昏灯只影”,眉心以为它们的意味相当。只不过“落寂”表现得更直接,指出了当时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感觉;而“只影”在表达上更含蓄,让人从“只影”的形象上去感觉孤寂与落寞罢了。所以,眉心以为这两种说法,皆与乡愁相关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荐之共析!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3

  • 夏冰

    这个专业,学习问候。

    2014-07-10

    回复

  • 闫卫国

    这种讨论对诗词写作相当有益!
    眉心所言不无道理,但裹雨之后又一“注”字,它已经表明豪雨倾注在笔者所处的楼上了,后面“乱点”虽未直接言明,但一样是在重复描写雨的形态,其实,如果展开想象,“注”也包含了乱点,是故有重意一说。

    2014-07-09

    回复

  • 五出眉心

        眉心向闫老师学习,偶获新得,与之交流,请勿怪。眉心很是欣赏您对颈联的批评与修改,特别喜欢你改后的两句诗,相当有味道。问好,闫老师!                                            

    2014-0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