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

作者:东方玉洁    授权级别:A       2013-12-26   阅读:

  
苏轼的鼎鼎大名,在中国可以说无人不晓,无处不在,许多的物事都与他有关,是中国很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一个人。他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文画作足可令所有人忌妒,天生其才,天纵其才,年少成名,至老不衰,精于儒佛,博闻强识。其词豪放又不拘一格,更不愿受成规约束,无物不可入词,就象他好结交的性格一样,没有什么人不可以是他的朋友。其次他是一个好官。无论被贬谪到哪里,只有有机会,他都会尽其可能为百姓多做善事。能够身历五朝,只是天命使然,屡屡贬谪,似浮萍飘乎不定,虽然苦了他,但上天也给各地的百姓送来了福音。他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受他福佑,直到今日,百姓还以苏轼曾在那里任职而感到自豪。一个能以天下百姓为重的官,才是一个好官。只有亲自到百姓中间去,才能有更深切的体会。他还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初试进士,就赶上了欧阳修主考,一改考场华而不实的文风,令苏轼兄弟有幸一举而中。若不然,恐怕要象韩愈一样几番入试。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依然被几代皇帝所器重,受两个皇后的蔽佑,最终在艰难困苦中熬出了头。这种境遇,比起怀才不遇,又自是不同。他所到之处,长官多与之交好,都尽可能的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采其建议以救民救难,才使他能事事成就,这不能不说是上天格外眷顾。
我所喜欢的,却是苏轼乐观。无论是怎么样的失意与痛苦,他都能继续他的生活,不改其性,首先想到的还是朝政与百姓。因为频繁的调换,他也处处是家。这个家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房产,而且是处处有他许多的朋友与邻居,无论他回到哪里,都象是回家一样的温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周围都会很快聚集起一大堆的朋友,这个多少令人羡慕呀。这不能不说是苏轼心怀天下苍生的另一个体现,他上可入朝为股肱大臣,下可躬耕做田间老农,他既济人,也被别人救济,不是适应性强,而是其心永恒,有众生平等的佛性,又有仁者爱人的精神。而他的朋友,往来既有鸿儒白丁,也有僧道歌妓,他没有尊卑之别,没有上下之分,能够如此不拘世俗成规束缚,就有了广阔天地,自由思想。这就是虽穷而不困,广闻而博见,能进能退的东坡居士。
苏轼的蒙难,许多时候也与他率直的性格相关。他见不公之事便要说,便上书朝廷,所以更遗口实于政敌。他的率直,令他不会想到要自保,甚至出狱后还不改写的积习。这才见他的真性情。虽然他说“猿鸣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就算知道有“行人”,他也还是去说,去做。在任杭州太守时,他预料到了水灾的发生,不仅自己做最大的努力屯粮,还不断上书朝廷提出对策,一直都得不到认可。但他的努力,至少部分的解决了问题。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了?苏轼做到了。他在任时,除了积极改善由王安石变法过激行为导致的百姓赋税加重外,还不失时机的做其他百姓急需的事情。如他在徐州筑水坝,在杭州开医馆,清理西湖,筑起苏堤等,都是解决了当地百姓的日常急需问题。
东坡写诗,不由得自己,尤其是在那些宴席上,要即兴做的,难得也做得那么好。不仅显示出了他的深厚的功底,更表现了他的捷才。一篇作品出来后,爱者欣赏,敬者赞叹,而敌手却要从中找出逢隙来攻击他了。虽然那时没有清朝的文字狱那么壁残酷,但政治斗争是从来不留情的,因而苏轼常常会因诗文而买祸。他一生的漂泊,不能不说是拜政敌所赐,但其证据,却是他的诗文。他的诗文一经写出便被广为流传,无论喜欢和还是反对的,都会把他放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来看,因而,任何瑕疵都会暴露无遗。就是经历了这样的严格检验,他的诗文才会这么长久的被广泛流传。
才子总是与风流不可分,苏轼也免不了俗。出入秦楼楚馆,周旋歌妓名媛,也就在此时,才更有知音识其才气,更有灵感触发成篇,佳话不断,这个风月场中,育出古今多少才名。士大夫之风,古已有之,可怜那些才人,却是要经这些歌妓们才名扬四海的,真是文学的一大悲哀。但苏轼又不是用情在此,收了王朝云,并服侍其终生,三个妻妾之外,心理还掩着一个堂妹。但他不是一个滥情的人,总对得起每一个人。这些情事,比之他的其他事情来,又显得很小了。
他在文学上是无人可及的泰山北斗,在人生上却经历着常人难有苦难。无论怎样的困难,都没有使他对社会痛恨,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寻求着美好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可敬之处。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既是读书,应结合书的内容来写,有传有评才好,本文的东坡印象,未读此传者也能写。另本文第一段就把东坡一生囊括了,显得大而化之,其后的内容不免虚了一些。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欧阳梦儿

    古时才子虽然风流,出入歌舞之地,却并非后世人所想的那样,他们多半是为了娱情,远观而非亵玩焉。

    2013-12-27

    回复

  • 花落无声

    苏东坡的成就与精神就像是一座高峰,只能让后人仰止。恰好也读了《苏东坡》传,读后总不能忘记先生令人敬仰的生平事迹,也想写写自己的感受,却因为这座高峰太大而无法下笔。很赞同玉洁文中观点,但正如主编先生所说,未免有些大而化之了。

    2013-1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