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眼睛——柳之诗歌简评

作者:一碗凉茶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3-12-23   阅读:

    因为这篇是评,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歌的概念是什么:歌是简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炼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

  而前几年出现的“梨花体”一度成为许多人嘲笑诗歌的话柄,导致不少人固执的认为只要会用回车键,就都能写出诗歌,那么,我也想说一下,上帝将人类分成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黑黑的印度人就以能够纳入白色人种而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一如咱们有五千年文明史一样,《诗经》《离骚》都是咱们唱颂不完的骄傲。闲话少说,既然上帝都不免俗,那么诗人们分分流派又怎么了?大家根据审美差异、审美品格、美学价值、美学追索、抒情策略、字数行数、作者年纪、籍贯学位等诸多因素将现代诗歌分成许多流派,意象派,自白派,朦胧派,后现代派,宗教派等,每个流派只能代表这个流派的诗歌主张,难道能说哪一个流派就完全做了诗歌的活招牌?偶尔出现一个不知所谓的“梨花体”,就能证明诗歌不入流了?对于这种偏见,我都是一笑置之。

  做了近十年诗歌编辑,主动为写诗评这是第一次,前几年倒是出于礼貌无法推辞时被动的写过两篇。我不是真懒散,也不是假清高,因为有自知之明,我写诗歌完全是为了养心,水平低,也无意提高,所以做诗歌编辑也只能做些添砖加瓦的粗浅活,我没有理想,谈不上追求,在审核诗歌时,我会自作多情的将所有人当成文友,其余时间里,就我本身的感受来说,我不敢和大家平起平坐,也不想平起平坐,只求能够在墙角有一立锥之地就心满意足。想写篇诗评,一是因为柳之的诗歌确实打动了心,二是秀士是我尊敬的老师,写篇诗评发鉴赏,这叫用行动支持版面。

  前题说完,进入正题,先贴上柳之的诗。

  《我用诗歌看到你》

  突然就想你了
  像轻烟的雀从喉咙生出翅羽
  我这样飞去只为打探你如风的消息

  雾起的黄昏里
  汉水就要穿上今冬的薄冰
  你是我藏在薄冰下那只玲珑的夜莺

  你像月亮坐在水的掌心
  摊开海色澄静
  又像桨一样为两岸梳理着水的云鬓

  我用诗歌看到你
  再用一个颤音与你相遇
  我看你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干净

  这首诗歌是文字、体式、情感、气韵融合统一,表现优美,情感深厚,极富感染力。而且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鉴赏,都能看得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享受到字里行间的美。其实,现在有许多写诗的,往往把诗歌写得单一,干巴巴的,毫无厚重感,也无言外之音、直白白、赤裸裸的,实在不耐看,更不要说给不同的人看了。

  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意象精准,质感和画面兼得,情感和意象并存。众所周知,意象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第一节第一句诗人就明确的表达了他想念一个人,诗人的想念是轻松愉快的的,“轻烟般的雀”“喉咙生出翅羽”“如风的消息”这些轻快的意象也都呼应着诗人的想念,同时也让读者好奇:诗人想念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二节,黄昏后,思念如雾般缠绕蔓延,“汉水”亦是汉江,“薄冰”是晶莹剔透干净的,这种剔透的程度让人可以看到薄冰里隐藏的具象。诗人将思念的人比喻成“夜莺”,且用“玲珑”一词来强调是个女子,而“夜莺”这个意象是西方浪漫主义诗人最常用的意象,多用来表达的是一种对美的追求。简言之“你是我藏在薄冰下那只玲珑的夜莺”可以直接译为“美好的你是我的追求”当然,我这样解读很是煞了诗人所营造的美好意境,见谅。

  第三节,“你像月亮坐在水的掌心、又像桨一样为两岸梳理着水的云鬓”这一节飘逸空灵,月亮是皎洁明净的,水是温柔宽容的,浆是活泼欢快的,而诗人心中的那个人是集这些美好于一身的。此外,这一节营造的有浑然一体的视觉美景,月挂在天上,月影映在水面,两岸景物在月光里是婆娑柔美的,犹如佳人云鬓。同时,诗人说你像这样,又似那样,究竟是那样,其实是因为诗人满心都是思念的人,所以眼里看到什么都会联想成思念的人。

  最后一段“我用诗歌看到你,再用一个颤音与你相遇,我看你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干净”,“颤音”可以理解为心动,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是一种包含爱并且超出爱之外的欣赏和心动,不掺任何杂质,纯洁明净,欢快清新,有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像往之”的美好情怀。

  这样的抒情诗歌,写得如冬日里的阳光,不忧伤不矫情,散发着满满的温暖。时代是会变的,人的感情也不停地在变着,但真挚而又美丽的感情,可以在人世间永远流传,不管是任何时代,还是在任何不同语种的人群中,这都是共通的。诗是美诗,评是粗评,抛砖引玉罢了,祝福大家写作愉快!

  
  审核编辑:瘗花秀士   推荐:瘗花秀士

上一篇: 《 走近红尘当家人——紫衣侯

下一篇: 《 也无风雨也无晴

【编者按】 往期编辑   瘗花秀士:
因字数限制,编辑对作品的点评都如简笔画般粗略,要想用非常概括的语言点出作品的神韵相当困难,也难以到位,因而我希望大家有空都操起你们的如椽大笔,对自己心仪的作品进行精读细论,这样一种编读之间的深度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茶茶此篇诗评细致而准确,把作者这首具有复古性的抒情诗的美好意境彻底打开在我们的眼前,算是对我上面的提议开了一个好头。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4

  • 井中捞月

    精彩的点评。

    2016-05-03

    回复

  • 今音

    就题目而言,关于诗眼,现在很少有人提及。同样,小说和散文也有“眼睛”,它作为写作技巧,一旦运用到位,就像火柴一样,能把全文照亮。欣赏。

    2014-05-06

    回复

  • 石之嵋

    赞一个   为精彩的点评。   虽然不太懂诗歌

    2014-03-15

    回复

  • 一碗凉茶

    网友 帘外落花 的原文:

    茶茶,来了,还是读不懂诗歌

    一一来了就好,(*^__^*) 嘻嘻,想你了呢。

    2013-12-30

    回复

  • 帘外落花

    茶茶,来了,还是读不懂诗歌

    2013-12-30

    回复

  • 一碗凉茶

    网友 瘗花秀士 的原文:

    一个时代的作品堆在一起,就是一座金字塔,看待这个时代的成就,必然是看它最高的塔尖。我们说到唐朝言必称李杜,提起宋代绕不过苏辛,我们不会把唐朝某间私塾里的功课当成精品,也不会把宋代某条市井里的酬唱奉为圭臬,是因为我们都深知它们远远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峰。

    谢谢师父细致滴编者按:-D

    2013-12-23

    回复

  • 一碗凉茶

    网友 宁芩 的原文:

    茶茶的按和诗歌评论,一直是我学习诗歌的教科书!

    难怪你学到后来不见了,改行写小说去了。。。。

    2013-12-23

    回复

  • 一碗凉茶

    网友 吟湄 的原文:

    支持一个,希望这样的交流更多更好

    嗯嗯,重在参与

    2013-12-23

    回复

  • 宁芩

    不懂诗。诗歌应是隐晦曲折的美,杂文是赤裸直白的思辩。这隐晦曲折的有丰富意象的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填充的美的艺术形式,是赤裸直白的杂文取代不了的。十分喜欢茶茶的诗歌,及茶茶关于诗歌的解释!

    2013-12-23

    回复

  • 宁芩

    茶茶的按和诗歌评论,一直是我学习诗歌的教科书!

    2013-12-23

    回复

  • 瘗花秀士

    网友 瘗花秀士 的原文:

    网友 瘗花秀士 的原文:

    一个时代的作品堆在一起,就是一座金字塔,看待这个时代的成就,必然是看它最高的塔尖。我们说到唐朝言必称李杜,提起宋代绕不过苏辛,我们不会把唐朝某间私塾里的功课当成精品,也不会把宋代某条市井里的酬唱奉为圭臬,是因为我们都深知它们远远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峰。

    但这是对于已有定论之作的认识,对于评判者自身所处时代的作品,评判者仿佛忘却了看塔看塔尖这一规律,自然而然就施用了双重标准,往往随便在论坛网站逮到一个爱好者、初学者的习作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似的,堂而皇之地攻击起这个时代的某种文体来。

    这种情况,很奇怪地总是发生在对新诗的评判上,难道其他任何文体的任何作品都那么完美无暇吗?而这种对于新诗的批评或者评价,从来没有起到半点推动和改进作用,留下的只是一地毫无价值的口水。

    2013-12-23

    回复

  • 瘗花秀士

    网友 瘗花秀士 的原文:

    一个时代的作品堆在一起,就是一座金字塔,看待这个时代的成就,必然是看它最高的塔尖。我们说到唐朝言必称李杜,提起宋代绕不过苏辛,我们不会把唐朝某间私塾里的功课当成精品,也不会把宋代某条市井里的酬唱奉为圭臬,是因为我们都深知它们远远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峰。

    但这是对于已有定论之作的认识,对于评判者自身所处时代的作品,评判者仿佛忘却了看塔看塔尖这一规律,自然而然就施用了双重标准,往往随便在论坛网站逮到一个爱好者、初学者的习作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似的,堂而皇之地攻击起这个时代的某种文体来。

    2013-12-23

    回复

  • 瘗花秀士

    一个时代的作品堆在一起,就是一座金字塔,看待这个时代的成就,必然是看它最高的塔尖。我们说到唐朝言必称李杜,提起宋代绕不过苏辛,我们不会把唐朝某间私塾里的功课当成精品,也不会把宋代某条市井里的酬唱奉为圭臬,是因为我们都深知它们远远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高峰。

    2013-12-23

    回复

  • 吟湄

    支持一个,希望这样的交流更多更好

    2013-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