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戏梦》惊痴嗔

作者:落叶半床    授权级别:B       2013-12-22   阅读:

    西泠桥畔,葬着她的孤魂。她死时年仅十九。她为他写下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可惜同心终究难结,她抱憾而死。她一生痴恋山水,曾说“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她最终如愿地葬于西泠,并且被历代文人墨客叹惋吟诵。她就是传说中钱塘名妓苏小小。前几日经过西泠桥,小小墓旁热闹非凡,多是少男少女在此留影,想来是以她的痴来祝福自己的爱情吧。这种情形与人丁寥落的武松之墓形成鲜明的对比。武松素来冷眼儿女情长,杀了多情的潘金莲,后来又杀死很多人,这样的人在后人的心目中难有成全爱情之美名,也难怪今天少有人驻足墓前。武壮士若泉下有知,当大笑如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曾在《牡丹亭》《题词》中这样写道。然而,一个人真的为情死了,是难以死而复生的,除非她并不是真的死去。他的《牡丹亭》则直接害死了与他同时代的娄江女子俞二娘,此女在“读《牡丹亭》后,层层批注,深有所感,乃因自伤身世,17岁就悲愤而亡”。是该叹还是该怜?汤显祖的死可以生,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如果真像他所说,那么黛玉魂归离恨天,宝玉来探,本来痴情的她该感念还魂才是。然而她没有,这就是现实。很显然,曹雪芹比汤显祖清醒得多,故多了几分悲凉和大悟。

  忽又忆起抑郁抱恨而死的朱淑真,她受父母之命,婚后生活一直不如意,便寄情词,大胆追求自由自主的爱情,所作所为不被世情所容,竟至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生不幸,死亦不幸!她何尝不是痴呢?《断肠词》里断肠人啊,“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写下《红楼梦》时,曹雪芹自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在不如意的潦倒中离开人世。而他付出毕生心血写成的《红楼梦》也因其穷困潦倒的生活而失落成残梦、断梦了。这实为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爱此书之人,也在八十回后的中断里怅惘不已。绵绵不绝的猜想里,书中的结局愈加扑朔迷离了。正因为如此,后人有解析红楼者,竟为之丧命……

  传说里,有梁山伯为情绝望而死,有日夜伫立盼人归的女子变成石头……不幸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所以,到了《聊斋》中,作者不再信人了,竟把痴字付之狐仙鬼怪之类。其实,神异一类的小说开端甚早,远的可以追溯到史前的神话传说,近的也可以联系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志人作品,比如《搜神记》《续齐谐记》等。只是到了蒲松龄这里集大成了。唉!或许到了无可奈何之时,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中至少有一个花仙鬼怪狐妖之类的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即便不能厮守一生,也称得上人生意义上的另一种圆满。反过来一个女子同样希望有个痴痴傻傻爱自己一辈子的人,无怪乎就连金庸笔下最精灵古怪的黄蓉竟然钟情于郭靖了。而在民间呢,牛郎织女这样结局还算不惨的传说便历久不衰了。

  鲁迅先生生前曾说,如果在他死后二十年,还有人研究他的作品,就是一大悲哀,因为到那时时代已经不同了。如果照这种说法,在今天这种悲哀真是多了去了。难道这也是痴不成?算了,算了。

  林志颖的歌曲,我本来不大听的,原因——也正是我的偏见,认为他生得太过文静了。一日无意间听到他早年的歌曲《戏梦》,遂想起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人物来。想来,那些不值一提的嗔更该早早抛弃才好。
  
  审核编辑:南窗雪   

上一篇: 《 碟仙

下一篇: 《 我心安处是故乡

【编者按】 红尘会员   南窗雪:
“或许到了无可奈何之时,每个男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中至少有一个花仙鬼怪狐妖之类的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即便不能厮守一生,也称得上人生意义上的另一种圆满。” 也许是这样! 这篇感言真切入心,喜欢!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