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好读书】读小说《未完成的世界》

作者:西部井水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4-04-26   阅读:

  
  长篇小说《未完成的世界》的作者是西班牙当代小说家、记者和专栏作家胡安·何塞·米利亚斯。米利亚斯一九四六年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曾是西班牙第一大报《国家报》专栏作家,主要作品有《布拉格两个女人》《她的想象》《这就是孤独》《三头狗的阴影》等。
  在图书馆书架上众多的书籍中,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首先是被《未完成的世界》的书名所吸引。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的蝼蚁,改变自己都不易,何谈改变世界。但作者给客观的世界赋予了浓烈的主观色彩,似乎把客观世界完全变成了主观的,所以世界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完成的,只是目前尚未完成,有待完成;二是被小说开头“我”父亲的关于电动手术刀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所折服:“你看,它在切开一个伤口的同时也将伤口愈合”。这里所说的愈合,实际上指的是它的止血功能。这样的手术工具,是“我”的父亲研制出来的,它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刀切开伤口的时候让手术视野一片红色的模糊的状况,而是变得清晰和便于操作,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在这里,这把手术刀成了一种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或者处事方式,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正像“我”所理解那样:“是母亲将我解救吗?也许是的,但同时,一瞬间她又失去了我……它将我淹没又将我托起,让我害病又将我治愈,把我杀死又赐予我重生。这个小说的所有的事情,都符合这样的逻辑,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但又不全是,有着西班牙文化的特点。
  初看这本书,一点儿也不像小说,就好像一篇自传,讲述了“我”的童年的经历和迷茫,家人,伙伴,朋友,特别是“街道”,也就是“我”生活的地方,或者说是外面的世界以及让“我”十分寒冷和痛苦不堪的童年。整个小说里,“我”都在想法设法地要逃离这个“街道”,逃离这个囚禁着自己童年的街道,逃离现实世界。作者似乎是为了衬托“我”的逃离的野心,精心设计了一个叫做维他命的被疾病被囚禁在家里的男孩,让他成为“我”玩伴,或者是“我”在街道的投影。维他命是一个真正不幸和可怜的孩子,因为患了先天性的心脏病,不能剧烈活动;也因为这个进行性的疾病,他将在长大的过程中的某一天死去。所以,父母为了他能多活一天,也不让他读书,就让他呆在家里。他也习惯了,天天在家擦拭他从来没有骑过以后也不会骑的自行车的镀烙漆,擦得锃亮。“我”并没有被囚禁在街道,却很恐惧焦虑,想逃离;而维他命实际上是被囚禁着,却过得很愉快,很乐意这样的生活。因为维他命的父亲——商店的店主,谎称自己是国际刑警组织的特务,肩负特殊使命——潜伏在家里,监视共产党人的活动,并且给上级汇报。他让他的儿子在家里的地下室,通过一扇紧贴地面窗户监视街上的行人,记录一切动静,并且每天要向自己的汇报。于是,维他命就有了自己的“重要”工作,每天如实地记录地下室窗外的任何一个动静,如实记录,并且很仔细。维他命死后,“我”在翻阅他的笔记本时看到:“他的观察很仔细,不偏不倚,如电动手术刀一般精准,又如警方声明一般中立。”“卡里多,也就是古兹的儿子,在傍晚七点半下班的时候,一个住在三楼的女人在窗口抖动一张小小的地毯。”他记录药店老板的儿子:“有时候他把头发往左边梳,有时候往右边梳,另一些时候,往后面梳。”维他命生命虽然短暂,但他有的是时间来记录窗外。
  作者写维他命这个人物的的意图在于,“我”没有像维他命那样患病,也同样的是被囚禁着。事实上,维他命死后,“我”依然做了一段时间为“国际刑警组织”的提供信息的间谍工作,观察街道,搜集街道上的情报,交给维他命的父亲,并从中得到一角钱的报酬。这个工作让“我”快乐,但当明白了真像后,又被重重地伤害了。因为“我”明白了维他命的父亲并不是要抓共产党人,因为他女儿就是共产党人;他也不需要这些情报资料,而是以此来缅怀他死去的儿子。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心理描写和心理宣泄,在任何地方任何事件任何人物上,都开辟了心理活动的场所,因而淡化了构架故事和推动情节发展。所以,他的故事就显得琐碎和随意。他的小说的发展和走向,不是被一个大的故事框建构所推动着,而是被“我”的情绪所引导着,貌似合情合理地发展又常常出人意料的惊奇或尴尬,让人惊掉下巴,尴尬得脸红。所以,这个小说读起来也与众不同,一是不感到繁琐,有意思,能读下去;二是有一种心理探险一般的参与感,三是无论从哪里停下来,都感觉前面是一个完整的段落。小说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街道,“我”和维他命在地下室的窗户下低角度的视角中的看见的畸变的街道,还有“我”发现并且带着维他命实际观察和体验的死亡街区,在那里行走的都是死亡了人。这一切,其实都是作者设计的一种变形的写法,有点类似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但没有《狂人日记》中的“我”那么疯癫而已,只是敏感、多疑和思维与众不同。小说把“我”变成一个心理畸形和不正常的人,这样达到一种夸张和唤起人们关注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即童年的经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巨大的挥之不去的影响。
  “我”畸变的心理,是从和自己的母亲和家人的相处开始的。“弟弟出生后的某一天,我正眼巴巴地望着母亲给弟弟喂奶,这时,母亲突然转过来,把乳头递给我。你也想吃吗?她问。我惊呆了。那时我大概八、九岁。我曾在做精神分析时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这个场景,却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我”总是以畸变的心理去理解一些平常的并没有特殊含义的事情,就像鲁迅先生的《狂热日记》中的“我”,听见郎中对大哥说“赶紧吃罢”,就觉得是大哥要合谋吃了自己一样。
  虽然在小说的篇章里,“街道”只是第二篇章,但是被街道所困、要逃离街道和逃不出街道的主题一直没有变,第一章是“寒冷”,虽然写的是的是童年带给“我”的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寒冷,而由此引出了“街道”的话题,而第三章“你对我而言太无趣”和第四章“学院”,是在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直试图摆脱童年的阴影,但是非常痛苦,也无济于事。“你对我而言太无趣”这一章中,写到成年后的“我”偶遇维他命的姐姐,两人在酒店里开了房:“我坐起来,像在梦里一般,把我的脸靠近她的脸,找寻着她的嘴唇。但我在距离他嘴唇几厘米的地方停下来,继续盯着她看,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那个从她眼里盯着我看的人是“维他命”,他住在她的体内。”因为想起维他命,“我”就看见了“街道”,于是,“我”就放弃男女之间的想法,一宿无事。
  “我”的结局是被父亲送进神学院,成了一个修士。刚进神学院的那个晚上,“我以为自己会哭泣,然而也许是因为压力太大,哭泣的程序受到了毁坏。我无法哭泣。我换上睡衣,钻进被子里,闭上眼睛,对自己说:我将会成为什么呢?”小说结束的这段话,耐人寻味。
  说实话,从思想性上讲,或者从正统的价值观看,这本书不见得有多大份量,但是要从研究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室;从文学和写作的角度看,它是无疑是独特的,是精彩的,很值得一读。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这是一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的小说,贯穿作品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作者的思绪和感受,淡淡地描绘出一个小男孩逐渐发现世界的过程。”这也是一篇注重感受的书评,着重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书中的那个“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