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红雨先生律诗赏析(十三)

诗论

作者:皋南抱朴子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3-02-28   阅读:

  
  (49),短歌行(一O二)
  心里有阳光,常怀大肚肠。
  笑声融老友,把酒唱沧桑。
  史公好!读着这首短,总有酣畅淋漓,而毫无佶屈聱牙生涩阻滞之感。首联中的“心里有阳光”,这是暗喻,是说心里要有满满的正能量;“常怀大肚肠”,这也是比喻,意即胸怀要开阔,格局要宏大。第三句“笑声融老友”,是说与老友相交,要不怀机心,要笑语融融,让人如入芝兰之室不拥红炉犹暖,让人如坐春风之中,不披重裘犹温。末句“把酒唱沧桑”,是写与二三老友浮白来青临轩聚会,那真是畅谈古往今来之趣事,互介四面八方之逸闻,相互唱和词,换盏推杯,快意当前,其乐何极!“沧桑”者,即是“沧海变桑田”的省语,就是作者所历所见的如烟往事。这首诗,一反诗人过往的绝句都以一副对联开头的风格,而是首句入韵,诗入偏格,可谓是别开生面,展示了诗家诗词艺术的另一个侧面。首联以比喻出之,生动形象。次联容描写与叙事于一炉,热情洋溢。好诗!
  
  (50),短歌行(一O四)
  虚已早寻竹,吞书苦伴灯。
  闻鸡当起舞,学海挂帆征。
  史公好诗!首句“虚己早寻竹”,这是暗喻。竹本虚心,要学竹子的虚怀有节,做个虚怀若谷的人,就要在青少年时代格物致知,也就是说,要格竹子,以竹为师。因为“早寻”就是早年就当追寻、就当学习之意。第二句“吞书苦伴灯”,这句是拟物,是把书拟为食物。别人是读书,“煮书”,诗人要求“吞书”,这就是说读书要如饥似渴,应当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苦伴灯”,是说读书就要以灯为伴,就是要夜以继日,要学习古人读书的“三余”精神,要黄卷青灯,以苦为乐。第三句“闻鸡当起舞”,用的是东晋中兴名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读书要起早。这两句合而言之,就是说读书要“三更灯火五更鸡”,要勤读不懈。末句“学海挂帆征”,这是把浩瀚无垠的知识比作“海”,“挂帆征”比喻用功读书有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这真是“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有路苦能攀”。这首诗在短短二十个字的篇幅里,既多次设喻又精当用典,既苦口婆心,又匠心独运,这就是在谆谆教导青年人必须坚持走既要虚心又要苦读,只有虚心,才能苦读的治学之径。这首诗足可以与韩昌黎的《劝学》并读。读书青年应如是,诗人本色是先生!好诗!
  
  (51),短歌行(一O七)
  墨苑追神韵,柴门逐俗声。
  文章连地气,骚客唱乡情。
  史公雅章。首句“墨苑追神韵”中之“墨苑”就是文苑,就是韵府,就是吟诗作对之所。全句是说在这样的文藻之所,诗人词家所追求的已然不是低层次的下里巴人式的俚俗之作,而是在追求阳春白雪式的富有神韵的高雅之章了。第二句“柴门逐俗声”,“柴门”,一是指用木柴钉的门,比如“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二是指简陋的门,比如“十叩柴扉九不开”;三是把门关闭,即“杜门”,如“柴门谢客”。柴,不读chài,应读zhài,去声。史公在这里是借用古语而赋予新意,这里的“柴门”,是指农家之门,是指百姓之家。诗人这一句“柴门逐俗声”不是说诗词要写俚语或不雅之音,而是说诗人词家要深入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要走到他们之间去,要去反映他们的心声;要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劳动中去发现“真”,弘扬“善”,塑造“美”。而这与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会议上所确定的“文艺要以人民为导向”的方针是高度契合的。第二联:“文章连地气,骚客唱乡情”,是对首联的承转和延伸,是说只有像上一联所说的那样去做了,你写的“文章”才能“接地气”,你唱的骊歌才能反映“乡情”。首联是赋笔,重铺陈描写;次联是议论,是直抒胸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诗!
  
  (52),短歌行(一O八)
  读世知学问,析疑启奥机。
  投足行道苦,放眼看高低。
  史公高吟!首联“读世知学问,析疑启奥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的联语。第一句“读世知学问”,“读世”是用了拟物的修辞格。就是“阅世”,就是在纷纭复杂的世间万事万物中历练,就是要深入的透彻的了解社会。“读世知学问”,就是说诗人应当广泛深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析疑启奥机”,就是所谓“疑似之迹,不得不察”,就是“疑义相与析”,史学大家顾颉刚也说“学者须疑”。诗的首联意在强调只有深入社会并透彻的了解社会,才能真正读懂社会这本大书,从而获取真知;只有通过析疑发问,才能去伪存真,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才能开辟新境界,进入新领域,发现新天地,洞悉新法门。第二联的上句“投足行道苦”,不是真的要求人们多走路,这是比喻说法,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多多实践,刻苦实践。下句“放眼看高低”,这“高低”,当然也不是自然界的地貌的高低起伏,这也是一种比喻,它是比喻人们只有在广泛实践,深入生活之后,才能真正了解社会,洞察世界,把握人生。史公这首诗,是站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高度,引导读者要深入社会生活,善于析疑发问,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社会脉搏,熟悉社会五脏六腑,从而才能获得真知。这首诗立点高,善于用比拟和比喻来绘形说理。高!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诗风可喜,赏析更可喜。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