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云绝句艺术浅析

诗论

作者:皋南抱朴子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3-02-08   阅读:

  
  (一)是多次深入鄂豫皖三省四市的大别山革命老区,重走红军路,访问安徽六安市境内的金寨霍山裕安区独山镇苏家埠这些当年徐向前、洪学智、徐立清、皮定钧等几十万红军将士生活和浴血奋战的地方,和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和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以及安徽省安庆市和河北黄冈等革命老区,从而赓续红色基因,用词来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因此他和他所在的词团队编写和出版了三十多本学会期刊,这些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好诗词。特别应当着重指出的是他和他所在的六安诗词学会和兄弟的安徽省安庆市诗词学会、湖北黄冈诗词学会、河南信阳诗词学会一起访问了一系列革命老区,合力编写了《大别山反贫困诗词荟萃》、《旅游与扶贫大别山诗词荟萃》、《放歌大别山》、《魅力大别山》等四大部很有影响的诗词作品。而在这一系列作品集里,朱公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优秀诗作。
  (二)是他和他所在的六安诗词学会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向社会各个层面,虚心学习、辛勤访问和系统搜集了许多当代的各行各业的英模人物的事迹,组织和编写出版了描述和赞颂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德的六安籍的当代的中国好人,省市级好人的结集——《向阳荷花别样红》。在这个诗集里也不乏朱公的优秀诗作。
  (三)是面向三农,朱公和他所在的六安诗词学会先后到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龙井沟、叶集区洪集镇、叶集区三元镇、叶集区陈村集体农庄和湿地公园、叶集区畜牧业基地、金安区脆桃园等十多处具有不同特色的农村,进行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助力农村脱贫致富的采风活动,他和他所在的六安市诗词学会先后组织编写了叶集区洪集镇采风集《古风新韵峨眉州》、叶集羊肉美食文化采风集《吃在叶集》、叶集区三元镇采风集《水墨丹青绘田园》、金安区采风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多部三农采风集。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皖西采风集》一、二、三集等大型三农采风诗词集。在这些诗词集里,朱公也留下了炫目的优秀诗作。
  (四)是把诗词的笔触深入到城乡生活的各个角落,去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比如反映时下旅游新事物的风景区农家乐就是一例《鲜花嶺农家乐小憩》:“饥有时蔬燥有茶,临波小院客当家,陶然不识归来路,初问云霞后问花”;比如《偶感》“寻常巷陌演红尘,谁向三山费苦辛?且喜邻家新弄瓦,一声啼乳一楼亲”。再比如,《数九农家》“”南坡培土育桑茶,北畈修棚摘豆瓜。最是心田温润甚,好迎时雨种春花”。《打工人》”生计无涯日有恒,不辞寒暑业競競。晚归时刻心生暖,夜半前窗未熄灯”。
  (五)当然朱公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感也是他的诗词所反映的一个方面.。比如他写的诸如《桂韵》等就是具有很强的寄寓性的咏物诗:“藏金隐玉挤成团,欲睹芳容就近看。无意张扬终未火,从来清气属轻寒”再比如他写下的《重阳花事》:“姚黄魏紫失风流,香韵绵绵传未休。谁爱顶霜夸秀色?添些暖意减清愁”。又比如他写下的《野花碎语》:“风霜不减向阳心,与草临溪听水吟。地辟何愁清客少,三千蜂蝶是知音”再如他写的《叮嘱(新韵)》:“破节新莲拜老根,行将出水语谆谆:浮华未许心思动,苦夏常撑一片荫”。
  (六)生活的杂感也是他笔触所及的一个方面。比如他写的《中秋神遊》“今宵宴罢月宫行,还与吳刚碰十觥。醉眼难寻归去处,桂香淹没六安城”;再如他的《晴吟》“连日霏霏总不开,今宵万缕破窗来。诗家难写春消息,只把梅花纸上栽”;再如《春兴》“信步晨曦淠水隈,梅花亿点挤成堆。遊人相册春光满,唯有东风拍不回”。
  (七)是朱公绝句的所运用的语言是多样性的生动活泼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语言”(臧克家语)。袁枚说“诗如射也”这是确论。而有的诗论家把诗人比喻成将军,而把写诗的语言比喻为兵;把诗人使用语言写诗比喻成将军用兵。为名将者不仅是能将自己的部下,还要能将友军,甚至是还能将从敌人营垒李过来的或其他外来的兵。诗人运用语言与名将将兵事虽不同,但其实道理却十分相似。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以才学为诗著称。他非常注重用典,主张变俗为雅,避俗就生。他作诗从不肯下一平易语。一篇之中句法多边;一首之内多处用典,但他用典善化,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化古人为自己,常给人妙笔生花,和陌生而新奇的感觉。他写诗确如名将将兵。他诚如诗论家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所称赞的那样“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一经号令,精彩数倍”!即是说,他的诗中的典故和其他外来词汇虽然用,但他极善化用,并且已经变成自己语言的一部分了,在他用来已然随心所欲,任其驱遣了。朱公诗中语言也极其丰富,有来自网络的,有来自古人经典的,也有外来词汇,更有来自人民群众中的熟语口语,但一经朱公熔铸即通通化作自己的东西。变成了自己语言军营中的生力军而为他任意挥洒,变成他自己的“兵”了。
  1、来自网络的新词:如《壬寅寒露戏作》“节过秋分热浪高,尔今翻柜觅冬袍。天公偶乱空调键,百姓豈无生计焦?”这是一首悯农诗。诗中的“天公偶乱空调键”就是借用电脑键盘的“键”而为仿辞新造语“空调键”,生动的说明了暮秋时间,阴晴不定,冷热无序,老百姓忙于应付天气变化而造成的时冷时热的无奈和匆忙。再如《快乐谣》“一碗羹汤解渴饥,瞬间滋味胜琼芝。近习新词小确幸,寻常生活觅惊奇。”这首诗中的“小确幸”就是来自网络用语,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好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和满足,以此来表达自己新近学习新词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2、来自群众口语。比如《初雪大别山》“风舞琼花直向西,千山竞染白眉髭。当年快意今尤念,小吊围炉乱侃诗。”。诗中的“小吊围炉乱侃诗”,里的“小吊”,即群众口语中的“小吊酒”;“侃”,就是开阔天空似的闲聊,这也是来自口语。再比如《村翁乐事》“南溪耘罢日西斜,新藕一枝犹带芽。放学幺孙忙找酒,老妻厨下拍黄瓜”中的“老妻厨下拍黄瓜”中的“拍黄瓜”,这也是来自于群众口语。此词一用,生动自出。又譬如《秘书轶事》“当年入幕作文员,思绪如麻笔似铅。李杜苏辛寻不得,通宵为伴只香烟”。诗中的“香烟”,是做秘书工作的人的标配,是秘书的必备装备,以“香烟”作陪,因为香烟是有助思考的提神作用的,是费尽心神的潜台词。秘书工作之苦,由此可见一斑。用词有特征性,典型性。再如《当年人物:老会计》“加减乘除盘上清,算珠敲拨有规程。心中默念斤求兩,不错分毫不认情”。其中“斤求两”这个词,诗人如果不熟悉群众语言,那真是无处可得。好!
  3、来自来自传统文学。比如《偶感》“寻常巷陌演红尘,谁向三山费苦辛?且喜邻家新弄瓦,一声啼乳一楼亲”。诗中的“弄瓦”,就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传统文学之中的所谓“弄瓦之喜”。“瓦”,就是我国古代纺车上的“纺锤”。古人男耕女织,生了女孩就给她纺锤玩,以便从小就培养她以后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属于这一类的,再如《中秋神遊》“今宵宴罢月宫行,还与吳刚碰十觥。醉眼难寻归去处,桂香淹没六安城。”中的“觥”,这也是借用了古代文学中尚有生命力的词汇。又譬如《秘书轶事》“当年入幕作文员,思绪如麻笔似铅。李杜苏辛寻不得,通宵为伴只香烟”。诗中“入幕”,是借古言今,就是加入古代主官府衙内为主薄,赞画人员;“幕”是近当代的办公室和秘书处的前身,古词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用词有特征性,典型性。又比如《新荷咏》“碧色罗巾掩粉痕,荷塘淑气送温存。烏泥谁识真君子?暗炼膏滋养灵根”。这“灵根”一词,恐怕最早见于西晋著名诗人陆机的《君子有所思行》中的“宴安消灵根,鸩毒不可恪”的诗句;恐怕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吴承恩的神话名著《西游记》。说的是孙行者一怒之下推倒了五庄观的镇元子的人参果树而向南海观世音寻求医树之方,观世音说镇元子乃地仙之祖,他那人参果树乃是天下灵根,其延年益寿的功效直可以与西王母的蟠桃园里的蟠桃媲美的故事。诗人借“灵根”一词用以赞美莲藕,褒扬之意溢于言表,但虽是拟古而翻新用之,却也运用得非常恰当,令人叫绝。
123
  审核编辑:墨斗鱼   精华:墨斗鱼

上一篇: 《 域外诗词赏析(二)

下一篇: 《 大美新疆更如诗

【编者按】 现代诗副主编   墨斗鱼:
建立在扎实的诗歌创作理论基础之上,诗者旁征博引,对朱善云先生诗歌的创作特色做了详实的归纳总结和透彻分析,对朱先生诗歌创作的选材、语言特色、突破创新和精当亮点,以详实的例证分析归纳,条分缕析、思路清晰。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