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短篇小说 > 复活

复活

--乡村旧事

作者:泰山农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3-01-07   阅读:

  

  
  吐穗的时节,玉米刚过了人头,一个多月不下雨,玉米被旱得卷缩了叶子,仿佛一点就着。天越旱井越不争气,一筒井水浇不了两垄地。
  伺候了一下午,才轮到自家。等了半天积攒的水一袋烟功夫就抽干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干热变成了闷热,玉嫂的小汗衫都被汗湿透了,汗巾不知道拧了多少次。
  趁着攒水的空档,玉嫂急急忙忙跑回家里,提起暖瓶倒了一大碗水,端到到唇边一试,水是温热的,扬起脖子一饮而尽,又到了一满碗,从缸里抽出一张煎饼放到嘴上叼着,一边从墙角的菜筐里拿起一根大葱把皮剥掉,来不及蘸酱直接卷到煎饼里大口吃起来。斜眼瞄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接近晚上十一点了,心想一双儿女在西院跟着奶奶一定睡下了。
  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轰隆隆的雷声和倾盆大雨,风裹挟着飞溅的雨珠冲进屋里。玉嫂打了一个寒噤,放下了刚吃了一半的煎饼,换上雨靴,带上斗笠,披上一块化肥包装袋子的塑料布,冲进雨里向地里跑去,她担心的是潜水泵的电表和开关被雨淋坏了。
  雨一直下,久旱的土地喝足了水。玉嫂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玉米地中间的水井边,扯下披着的塑料布裹住挂在木桩上面的配电盒子,保护好电表和开关。转念一想,今天下了一场透雨,一时半会儿不用浇地了,干脆把潜水泵提上来扛回家吧。
  雨小了些。玉嫂弯腰抓住潜水泵的吊绳,提了一把没提动。骂了一句:“挨千刀的,你要在家还用得着我吗!”
  这倒是个意外,这活大都是挨千刀的干,但偶尔不凑手自己也能勉强干得了,也许今天累了、也许是缺饭了。
  挨千刀的就是玉哥,过麦时回家来过,收完麦子种上玉米又跟着建筑队去了城里。
  玉嫂再次抓住吊绳,深吸了一口气,用力一提,提动了。提到一半,耳边隐约有哭声传来。
  玉嫂定了定神,双手抓紧了吊绳勒在井沿石上,站上井沿,向后反弓起身子,透过玉米稍的缝隙巡着哭声张望,看见岭下的山道上有一个光点移动,一颤一颤的,伴随着嘤嘤的哭声。
  眼前是风吹动的玉米棵相互推搡,玉米叶拍打着,夹杂着雨滴打在玉米叶上,发出噼噼啪啪,刷刷拉拉的响声。
  玉嫂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和远处鬼魅的哭声吓蒙了,一松手,潜水泵扑通一声落入井中,象炸雷一样发出巨大而沉闷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井里冲出来。
  玉嫂撒腿就跑,雨靴陷在了泥里拔不出来,觉得有东西绊住了脚。干脆脱掉雨靴,赤脚踩着泥水,深一脚浅一脚的,极力拨打着两边打在脸上的玉米叶,觉得玉米地里要有东西冲出来拦住她。
  出了玉米地,也辨不出路径,直奔着西边村庄的方向跑,好像有东西追着跑。爬沟过坎的,终于跑回家里,也不脱衣服,直接爬到床上,用被单把头蒙起来。
  住在西院的婆婆听到东院里有响声,赶忙起来打开院门,天色微明,看到小街对面儿子家的院门竟然倒了。婆婆打着手电筒来到东院,看到房门大开着,以为进了小偷,不敢进屋,就站在院里大声呼喊起来。
  南院的二叔听到呼喊,趿拉着拖鞋跑了过来,纽扣没来得及系,露出干瘦的肋骨。二叔从婆婆手里抢过手电向屋里照了一会儿,不象是进贼的样子,就进堂屋拉开了灯,喊婆婆进屋。
  婆婆一眼就看到西间里床上蒙在被单里的玉嫂,不住的哆嗦,嘴里念叨着“不要追我,不要追我”。赶忙到床前,想掀开被单看看咋了。见儿媳妇紧紧抓住被单,边哭边喊“不要抓我,不要抓我。”
  天亮了,院子里站满了人,男男女女的。高医生也来了,坐在堂屋八仙桌左边的椅子上,二叔坐在右边的椅子上。
  按照高医生的吩咐,婆婆和几个女人强行扯开紧裹在玉嫂身上的被单。婆婆紧紧把儿媳妇搂在怀里,一边哭一边大声孩儿孩儿的叫着。
  玉嫂突然象明白了什么,双手一下子抱住婆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高医生斜眼瞟了一下里间,慢条斯理的说:“行了,哭出来就好了,给她换换干衣服,熬碗姜汤喝喝吧。”
  女人们看到玉嫂的脸上、胳膊上有一道一道的血印子,两脚上好几个大血口子,右脚后跟磨的能见到骨头,两个膝盖都破了,右膝盖和裤子粘在一起了。
  高医生很专业的清理好伤口,上了药,对双脚和右膝盖几处深伤口进行了包扎,走了。
  婆婆问儿媳妇咋回事,玉嫂什么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人追她。玉嫂喝了姜汤,昏沉沉的睡了。
  二叔带了两个人沿途看个究竟。院门上的手印和玉嫂手上的泥是一样的,正常的话,这门两个大男人也不一定能够推到呀。村东的几处玉米地有被踩倒的痕迹,巡着痕迹他们绕了好几个大圈,经过三条沟壑,有一条沟壑往返了三次,在玉嫂家的玉米地里找到了陷在泥里的雨靴。三个人整整跑了一个上午才回到家里。
  
  二
  
  玉嫂病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晚上更是魔怔。玉哥回来了,带着玉嫂到了县城的医院,医院说是精神疾病要到精神专科医院住院。在精神病专科住了二个月,没有丁点儿效果,只好出院回家了。
  二叔说可能是掉魂了,要请北村道行高的张神婆去叫叫魂儿。
  张神婆是玉嫂的远亲,听说表侄女病了,倒也不端架子,带上全套法器亲自上门。她问了玉嫂和婆婆很多话,了解了玉嫂生病的时间和经过,一拍大腿,说:“是了,七月十五那天晚上,邻居王老太太病危,我就在跟前,派人给南村的女儿送信儿,女儿哭哭啼啼到家时都半夜了,她从南村到北村是要路过你家岭上玉米地下边那条小路的,八成和侄女儿浇地的时间凑巧了。”
  按照张神婆安排,晚上到玉米地的井边去叫魂儿。傍晚,雇了轿子抬着玉嫂,一个小伙子扛着一张小方桌,神婆的女徒弟挑着香烛贡品,一行人在二叔的带领下到了玉米地。供桌就摆在地头的路边,桌上燃起了带防风罩的蜡烛,摆起了贡品。张神婆借蜡烛的火点了三炷香,神情严肃虔诚地插在香炉里,口中念念有词。燃了纸,浇奠了茶酒,上轿搂着玉嫂,让玉嫂靠在她的肩上,一遍一遍叫着玉嫂的名字,说:“妮儿,回家了,妮儿,回家了......”
  小徒弟示意起轿回家。
  玉嫂睡了一路,到家也没醒,玉哥把她抱到床上,盖上床单。张神婆交代说:“不要再让表侄女儿下地了,一擦黑就不要出门,天亮了再叫她起床,家里不能断人儿,婆婆和孩子们轮流守着,玉儿就不要干建筑了,照顾着家拾掇拾掇地里。”一家人诺诺连声,备上礼送张神婆走了。
  第二天,玉嫂果然好了很多。渐渐地饭量也大了,也能干点家务了,也有夜间惊醒的时候,有玉哥在身边,迷一会也就好了。
  
  三
  
  转过年正月十五,玉哥早早收了灯,关了院门。临上床,玉嫂突然问玉哥院门关了没有。玉哥说关了。玉嫂不放心要去看看。玉哥正在洗脚,还没说话,玉嫂已经到了院子里。从门缝里看到街上的稀稀落落的上元灯,一下子就迷了,扑腾腾跑进屋里爬上床蒙上被子,浑身哆嗦,玉哥叫她,她连玉哥也不认得了。
  收麦子的时候,玉哥叫母亲过来看着,早早的下地了。
  母亲侍候孙子孙女儿吃过早饭上学走了,听西院里的猪哼哼的叫,看儿媳妇还睡着,就跑回西院给猪喂了食儿。等再回到东院时,被眼前的光景吓得大哭起来。儿媳妇倒在堂屋门前,头对着门槛石,地上一大滩血。
  ……
  玉嫂死了,死在送医院的路上。高大夫做了包扎,跟着拖拉机一起去的医院。玉嫂在路上就停了心跳,到医院时已经凉了。
  麦收时节,抢种抢收的,葬礼从简,当天就埋了。
  玉嫂活着的时候成了家里的累赘,一旦没了,家里却象塌了半个天。孩子们端碗就掉泪,晚上哭着要妈妈。婆婆念念叨叨,念叨儿媳妇的好,勤恳、节俭、孝顺、疼孩子。玉哥也感觉到了家务不比地里轻快,何况自己出门时,媳妇是家里地里一把手,现在媳妇没了,虽然难过,但还要咬牙挺着。
12
  审核编辑:西部井水   推荐:西部井水

上一篇: 《 二哥故事

下一篇: 《 假发

【编者按】 短篇小说主编   西部井水:
乡村旧事,人间奇闻,是作小说的好材料。据说平凹先生每到一处,都拿着小本本,让人家给他讲此地的怪异之事,仔细记了,回去加工糅合一下便是一篇好小说。这样,写小说的人轻松,读小说的人也惬意,小说这文体也不用背负沉重的担子,比如说反映什么,揭示什么,歌颂了什么,鞭笞了什么……正像这篇小说,乡村异闻,听作者娓娓道来,让人紧张,让人着急,让人叹息,让故事吸引人。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

  • 沁芳闸

    看了一个故事,被吸引住了,中国之大,什么故事都会发生。

    2023-01-10

    回复

    • 泰山农夫

      @沁芳闸  老师好:病因、伴睡和背亡妻散步是真实的,其它是我脑补的,结尾也并没有这么理想。

      2023-01-10

      回复

  • 南坡文畦

    前两节好像文不对题。

    2023-01-08

    回复

  • 西部井水

    问候作者,感谢投稿!

    2023-01-07

    回复

    • 泰山农夫

      @西部井水  老师好:这是一件真事,令人痛心的是就发生在近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还会发生这种事,值得反思我们的教育、宣传、基层组织效能。

      2023-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