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要“减负”,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珞珈点点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22-07-22   阅读:

  
  
  教育的“减负”不是一个最近才提起的热门话题,而是多年前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就曾经大力提倡过的。
  表面看是减轻学生和家长,教师的负担,其实更深入地探究,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是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应考机器”,还是培养活生生身心健康的人?是培养只会被动遵守,被安排的人,还是有自己主观能动性,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我想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能让学生接受完学校教育,在社会中能生存,能幸福地生活,能健康地发展的人,而不是一毕业就失业,仅仅为了端个稳妥的饭碗,拼命考公考编,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只有这单一的人才培养的维度,而应该是万紫千红,不拘一格地培养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让每一种人才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把教育的品质提升上去,评价维度多元化,才能真正能促进我们的社会进步。受教育者因为接受教育,带来的物质生活的保障,内心精神世界的丰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高素质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有“人才”,更应该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为目标,启迪心智,摆脱蒙昧,能生存于文明的社会,能推动社会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现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减负”,切实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课业和教学负担,更应该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社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真正培养面向未来面向更高程度文明的人才,教育的进步,也是人类自我解放的过程。从只有少数精英、男性才能接受的教育,到教育走向普罗大众,大方向上不再有性别的巨大鸿沟,这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自我的解放。
  
  从培养人才目标上要求“新”,培养方法上要不拘一格,培养途径上要百川归海,对于学生的家庭氛围和学校学习生活氛围,都要讲求创新为主导。家庭教育重视起来,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评价方式新起来,更加注重高效,以“减负”为导向,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创新”,能不拘一格,能打破常规,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结果的获得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但过程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更加重要。教学评价应该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表现与学期结束的考场成绩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应该把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与其品行正向鼓励与过错惩罚量化评级相结合,让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有适当的互通,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孩子得到切实的适合于身心发展,最大限度潜能开发的教育。
  教育不仅要“减负”,更要注重创新。这个体现在教育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尊重上,有的学生需要学业“减负”增强对学习、对未来的信心;有的学生智商高,需要更高的目标去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有的家庭“佛系”,有的家庭“鸡血”,在我们社会的多元,阶层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下,教育的“减负”更需要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实相匹配。
  对于求知欲和自我驱动能力强的学生,外界“减负”,他会自我加压;对于“佛系”的学生和家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平时皆大欢喜,在面临大型选拔性考试的时候,则慌作一团,手忙脚乱。所谓“减负”,应该把握怎样的“度”,应该怎么去适应,确实也不仅仅是相关教育智能部门的事,“减负”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需要广大教育主体学生及其监护人,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学习方案的设定。
  教育之“减负”,教学评价需改革,教学的主导力量广大老师的教学方法需创新。不仅要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的学习能够与现实接轨,与社会接轨,能与时俱进,能面向未来,能高效完成学习阶段性目标,能提升自我认知,能具备适应社会的实干和具备面对人生困难时的心理韧性,能面向未来,不仅能幸福自己,同时也考虑造福更多人,甚至能改变世界,这样教育才不辱使命。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教育的“减负”应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片面孤立绝对的“面子工程”。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出人工智能、制造芯片、航母、核潜艇等高新科技人才这样的长板,也需要兼顾培养不违法犯罪,具备基本的公民道德素养,能以文明人的基本素质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及格水平的教育。
  “唐山打人”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密切关注,偶然中有必然,行凶者固然有个体先天性格因素,但同时也不能否认是家庭、学校教育失败,社会不良风气等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培养的是合格的人和合格的人才。教育不仅要“减负”,更要重创新,应追求更高的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
  
  2022.7.2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减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中分析确有一番道理,教育出身心健康的人,而不仅仅是人才,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注重创新和高素质的公民素质,同样必不可少。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