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山”尽?

作者:南坡文畦    授权级别:B    编辑推荐    2022-05-02   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前两天去图书馆借书,捧着三本唐宋历史著作走到柜台时,那里有个老太太拿着一本书问工作人员大姐,我从小背的唐都是“孤帆远影碧空尽”,为什么这本书是“孤帆远影碧山尽”?这让我怎么教我的小孙子?老人家的声音在安静的馆内显得很大。她将近古稀之年的样子,神情有点焦急。柜台里的大姐只是微笑,可能是尊重这位认真的老人家,不好提醒她不要吵了别人,但对老人家的问题也无法解释,用求助的神情看看我。我看了一眼老人家手指的地方,果然那个字不是“空”,而是“山”。
  差不多有1300年了吧,流传下来也会有错的。我说。
  老人家不听我的敷衍,说,我发现家里那本印的是“山”,我才来图书馆找书查。没想到随手拿的这本也是“山”。两本书不是一家编的,这就说明不会是印错了。说着,她仿佛是吃定我了,拉着我来到阅览室,拿出她带来的那本唐,里面的确是“山”。我发现她这本图文并茂的唐是繁体字的。
  我因为是利用工间来借书的,不便耽搁,只好继续和稀泥说,或许两个字都对,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也有的书里印成“卢城”的。因为那座城叫做“卢龙”。
  正说着,旁边桌子的一位戴着深度眼镜的小伙子,操着甜软的南方口音说,“山”是对的。我们台湾的所有唐诗书都写着“孤帆远影碧山尽”,来大陆才发现这里是“碧空尽”。他拿过老人家手里的书,翻看封面,叫道,看见了吧,这本书是台湾出版的。我认为“山”是对的,因为“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是春天,秋天才会有碧空。所以“碧山”才是三月份里孤帆的背景画面。
  尽管承认他说得有道理,但我内心还是不认同他对我固有记忆的颠覆。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首先确认了大陆与台湾的唐诗文本中,的确有这两个字的差别。资料表明,自唐以降,李白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一些文本中,的确不是大陆现行版本的样子,比如清代王琦注的《李太白文集》。最典型的是陆游的《入蜀记》卷五:“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征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陆游在这部游记中记载他在黄鹤楼想起了李白的这首诗,第三句是“征帆远映碧山尽”——居然有“征”、“映”、“山”三个字与现行大陆版本的差异,然而却没有格律上的违和。有人认为,陆游的《入蜀记》是以日记的形式写出的,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是说他不会一字都不记错。格律没有出错的原因,是诗人都对格律的记忆强于内容。还有,近代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不同的唐人写本残卷,同一时代就有“孤帆远暎绿山尽”和“孤帆远影碧空尽”两种。
  那么,以什么为准呢?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和孙洙的《唐诗三百首》均作“孤帆远影碧空尽”。由于这两种书流传广泛,尤其是后者脍炙人口,所以“孤帆远影碧空尽”最为通行。我也倾向于这种大陆通行版本的主张,可惜没有机会和那个老人家卖弄了,呵呵。但是且慢!我所倾向的就是真相吗?是不是先入为主了?“但使龙城飞将在”,“卢城”也对,可是当年诗人一定只写了“龙”、“卢”其中一个字。“碧空”或是“碧山”也一样,真相只有一个。历代历史学界穷尽毕生追寻真相,但是非常遗憾,即使推理得有理有据,最终只能是接近真相,没有历史遗物的证据,推理的结果只能是作者的解读。我不是也觉得“碧山”有道理吗?放过李白,自己释然。
  从我个人对这首诗的感受来说,首先“碧空”强于“碧山”。台湾地处亚热带海洋气候,阴历三月份已经进入多云阴雨天气,当然难得一见“碧空”景象(虽然没有去过三月的台湾,但我在学校做过地理课代表)。而阳春三月的长江流域,气候乍暖还寒,还没有进入雨季,“碧空”景象是常见的。末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也可佐证。天际,碧水兰天之间隐约可见的一线,若是横亘一带山影,恐怕就不是“天际”了,姑且算是“天涯”。其次,“孤帆”还是“征帆”?唐人版本确凿是“孤帆”,并且离李白生活的年代最近,准确性当然比陆游的南宋时代更高。
  诗人都是炼字的高手,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几经推敲的结果。当然,还包括“推敲”这个成语的出处。我认为“孤帆远影碧空尽”当中的“孤”字,十分了得。知心朋友顺流东去,轻舟远赴扬州,诗人感到了深深的孤寂,同时也知道此刻朋友内心的感受同样孤寂。尽管实际上江面或许还有其他船只,但都没有进入诗人的眼帘,只有飘飘摇摇一孤帆,悬浮于碧空下,天水间,其实是在诗人孤寞的心空中。诗人的心也随之悬空、飘摇。李白坎坷浪漫的一生,颠沛流离,最宝贵的就是酒和友了,他(它)们是李白的诗和远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就是诗;而与朋友总是聚少离多,眼下的朋友就是在孤帆下、远影中、融入水天相接的碧空……总是别离,他们属于远方。
  但是,一位笔友意见不同:李白于孟浩然可以算是忘年交,写这首诗时,李白28岁,孟浩然40岁,且他们之前早就已经认识,所以这里称“故人”。此时的李白,还没有经历仕途上的坎坷,内心洒满阳光,朝气蓬勃。孟浩然是他所仰慕的挚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感情之深厚了。但这次送别并不是悲伤孤寂的,孟浩然是在黄鹤楼这样一个有美丽传说的地方,在三月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去扬州这样一个正繁华的所在,前两句,轻松,欢快,为好友感到高兴。后两句,我个人理解,传达的并不是孤寂,而是情深。孤帆远影碧山尽,是目送,送到不能再送,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心送,如江流无尽。
  这个诗意,笔友的解读可能更接近诗人,我喜欢。李白送孟浩然的心境或许与我意会的不同,烟花三月,而不是日暮烟波。黄鹤楼,崔颢的愁绪,白云千载锁在我的心头。但是对于“碧空”还是“碧山”,笔友也有不同意见:“孤帆远影碧山尽”,不仅是台湾的版本,大陆近年出版的《太白全集》也是用了“山”字。但在诗文的赏析中,还是习惯按“空”去理解。我没有去过昔日黄鹤楼的位置,但听朋友说过,站在黄鹤楼的位置,向船行方向,是望不到”碧空尽“的,只能望到碧山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确实在徐增的《而庵说唐诗》中读到,诗人是向东,目送,直到船挂帆,又直到帆影消失,然后转过身,向西看,才看到长江天际流。有机会去一定留意一下。虽然从诗的美感和文字的意境上,”碧空尽"的确更好些,也符合李白写诗的风格。
  一看笔友提到“我没有去过昔日黄鹤楼的位置”,我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我是去过黄鹤楼的呀!我在武汉住过三年,也到过最新版本的黄鹤楼,当然楼已经不在江边,而是在山上。原址上一桥飞架南北,因为这里龟山蛇山夹在两岸,江面相对“窄”一点。遥想那时情景,长江长途奔流到这里时,算是出了山,站在江边东望,江面愈加宽阔,能见度好时,碧山也不在视野内。当然,往来繁忙的驳船会有干扰(当时相当于14条铁路线的物流)。回首向西看,没有远上白云间的感觉,因为落差没有那么大,人也太渺小。须晴日,鹦鹉洲历历在目,挡住视线。
  如此就坚定了我的主张,“孤帆远影碧空尽”。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这一番索字之缘由,诗意之远近,流传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的版本各执一端,也许都没错,要说有意思的便是个人体验和一字之差带来的不同感受了。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

  • 落叶半床

    诗因为短,每一字句都很重要。从古流传到今天,也许难免差错,采用哪种版本带来的美感也会差别颇大。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也有这样的效果,但是我们更愿意相信哪个版本已然不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们认同哪个版本更具美感。是孜孜以求地寻求真相还是感受诗意的美好呢,相信多数人更倾向诗意更美吧。

    2022-05-02

    回复

    • 南坡文畦

      @落叶半床  追诗逐词,是一乐趣;不同解读,是诗的魅力。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可以扩展知识并有自己的思考。
      落叶老师的观点对,也要“放过李白,自己释然”,因为各方面的解读都有美感,都是读者的心境和认知。

      2022-0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