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74章:宋澄辅国,张邕杀澄夺权

《卷十二:《前凉动乱》(5)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11-02   阅读:

  
  宋澄担任辅国大臣,也确实按兄长的意思尽心尽力,辅佐着幼主,但可能有些事就难免过于较真,偏偏他又没有宋混的震慑力,很快引起了张氏的不满。但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要怪宋混,他临终时,就不应该把辅国大权交到宋澄手中,这才是宋澄难以服众的原因。
  张玄靖的奶奶马太后,要立他的儿子宋林宗为辅国大臣时,宋混应该见好就收,迅速把辅国重任还给人家张氏,而不应该推荐他的弟弟宋澄。在国家危亡之机,他临危赴难,斩杀张瓘,废掉专权者,这也是道义。他一心辅国,处理朝政,这是忠诚。他已经稳定了朝政,让凉州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临死之时,就该激流勇退,果断地交权。很不幸,宋混却把辅国大权交给了弟弟宋澄,就是不想把权力交给人家张氏,贪权揽权了。“八王之乱”时,外族杨峻辅国时,杨家为国家付出的也确实不少,只因贪权揽权,被贾南风斩杀三杨,大灭杨氏宗族三千多人,血的教训,历历在目,宋混却把以姓治天下的现实忘到了脑后。
  此时,张氏门中,张重华、张祚兄弟两个虽然死了,但人家老三张天锡,已经长大成人了。何况,张氏族人中,还有张瓘的堂兄弟,右司马、中护军、大司马张邕,大臣张钦,都在虎视眈眈辅国大位。怎么还敢将辅国大权揽在“宋”姓之手呢。张氏族人怎么能够心口子平顺呢。这种情况下,就说宋澄干的再好,张氏族人都会横挑鼻子竖挑眼,找下一大堆罪证的。
  所以,宋混的这一错误,也就断送了他弟弟宋澄的性命。
  果然,宋澄辅佐国政没百天,就引起了张氏宗族人的不满。
  在那个时代,前凉的国政,政权交接,说透了,就是世袭“西平公”的张氏家务理事。张茂任上,武威大族贾氏对张茂不满,贾摹就被张茂诱杀了。张骏任上,武威大族阴氏干预人家家务事,又被张骏诛杀。凡外族干政,参与了人家家务事者,大都没有好果子吃。敦煌宋氏世代忠于张氏,不生谋逆之心,诚然可嘉可贺,但到宋混,一下子诛杀人家张瓘全族,你再正义,再正确,在族姓之间,都是大仇。只因张玄靖年幼,张天锡还未成人,宋混才侥幸终老。你终老,应该把辅佐国政的权力还给张氏,但宋混没做到这一点。这就不能服众,更不能服张氏族人。
  况且,张氏族人是杀不完的。倘若杀完,前凉国的天下就姓“宋”了。张瓘的另一个亲堂弟弟,前凉右司马、中护军、大司马张邕,就没被杀,宋混也没理由,没把柄杀人家。张邕决定为堂哥张瓘报仇,此仇不报,势不为人。所以,宋澄刚继位两个月,张邕就把宋澄的罪名罗织好了。
  这个罪名,依然是“专权”二字。
  其实,宋澄刚继位,早就有了危险预兆。
  先是姑臧城里传着一首谣曰:“灭宋者田土子。”
  人们纷纷猜测,“田土子”,合而为“野”。应该是一个名为“野”的人灭宋。有人忽然想起,右司马张邕,一名为“野”。有人就提醒宋澄,要提防张邕,但宋澄不信。此后,与宋澄不利的奇异事儿接连不断。
  其时天旱,宋澄想带宦官上石山祈雨。宋澄就要登山时,有人说他名犯世宗讳,曰:“世人云,登此山者,破家身亡。”宋澄说:“岂有此理,我偏不信!”遂策马登山,结果,马被山上崎险之石拌倒,还伤了马足。后来,御史房发生火灾,房屋的梁柱皆被烧焦折断。懂撤字者曰:“柱之为字也,左木右主;‘宋’含木,木焦,宋破而主存,灾之大也,宜防之。”宋澄所乘之马有五匹,一夜之间,有一匹足四節皆有毛的髭马,尾秃了。懂撤字者曰:“尾之为字也,尸下毛,毛去尸,绝灭之征。”宋澄说:“吉凶在天,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这一谣一石,明着是天的意思,实则是张家人所为,说明张家人已经向宋澄发出了诛杀令,逼他让位。偏这宋澄老实巴几,还好权力,不信这一套。
  前凉建兴四十九年(361年)九月,凉州右司马张邕,以宋澄专权为名,正式起兵,乘宋澄不备,杀了宋澄,接着杀害了宋澄的整个家族。宋氏家族自前凉张轨入凉以来,宋配为张轨的四大股肱,宋配后人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世代仕凉。这是宋氏遭遇的第一场灭门之灾。
  其中,无辜的武兴太守宋僚也被连累,张邕诛杀宋澄时,同时诛杀了宋僚。但是,天又不绝人,宋僚的妻子成功逃脱,幸存了下来。而且,宋僚死都不知道,妻子逃脱时,正身怀有甲。这遗腹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西凉开国元勋,北凉、北魏政治家,著名学者宋繇。
  不妨先说下这个还未来到人世的遗腹子宋繇。宋繇和西凉开国皇帝李暠,是同母异父兄弟。他们两的命运,惊人的相似,两人都是遗腹子,都没有见过他们的生父。李暠是李昶的遗腹子,为兄;宋繇是宋僚的遗腹子,为弟。李暠家族和宋繇家族,世代都是敦煌豪门大族,李暠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历任郡守之职;爷爷李弇,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封安世亭侯;父亲李昶,从小有美名,可惜,去世的很早。350年,李昶去世时,妻子正怀着他的遗腹子李暠。351年,李暠出生后不久,母亲前嫁给了敦煌宋氏豪门、龙骧将军、武兴太守宋僚,李暠由李氏豪门抚养教育。361年九月,宋僚被张邕刚诛杀后,宋繇出生,五岁母亲去世,随伯母张氏生活,八岁,伯母张氏又亡,居丧过礼。以孝道闻名于乡里。繇少年时即有大志,立志要靠自己的努力,振兴已经衰落的家道。随亲戚张彦到酒泉,从师受业,闭门读书,不舍昼夜,涉猎经史子集,尤精经史。后凉吕光时,宋繇举秀才,任郎中。后来,命运又让李暠和宋繇兄弟俩走到了一起,联手创立了西凉国。
  好了,言归正传。宋澄是个专权的人吗?不是。宋混临死时,给张玄靖和马氏介绍弟弟宋澄时还说,弟弟的最大缺点,就是“儒雅谨慎,优柔寡断”,“遇大事不能刚毅决断”。实际上,这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最大的优点。天性中有了这个“缺点”,断然不会“专权”。史书中也找不到宋澄辅国两个月期间,专权的只字片语。但那时,“专权”是“专权”者的通行证,永远是专权者推翻专权而后专权的最好借口。
  年幼的张玄靖,遇到前凉末期,气数越来越短,辅国大臣的气数也越来越短。短短两年,他的辅国大臣如换鞋子般勤,第一任张瓘,第二任宋混,第三任宋澄,除宋混寿终正寝外,张瓘、宋澄相继死于非命。也许是张玄靖背后,还有高人指点春秋;或者,年纪轻轻就丧夫守寡的马氏,欲望之火终于让岁月浇灭,头脑变得冷静起来了,终于认识到了辅国大臣权力过于集中的危害。给张玄靖配第四任辅国大臣时,马太后就有意分散了辅国大臣的权力。由“专人辅国制”,改为“两人辅国制”,去了“专权”的制度之病。
  而且,由外姓人把持朝政辅国,重新收归张氏所有。
  就在事变当天,马氏借张玄靖之名任命张邕为中护军,任命张天锡为中领军,两人共同辅佐国政。唯一的不同是,张邕的岁数大,排位第一,张天锡的岁数小,排位第二。张邕、张天锡两人都有军权,又都有政权,权力回归张氏,且有了相互制约,给张氏家族权力的运行上了双保险,情况会好转吗?朝政会稳定吗?按理,应该好转,应该稳定,但历史永远没有按理而行的逻辑。好转与稳定不取决于制度,而取决于两位辅国大臣有无野心。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精华:韵无声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帝王幼弱,则周身野心四起。自古贪权者颇多,可有能力贪得者却极少,杀戮起,尸横遍地,只因一个权字。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