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生活】改变,简析《囚笼》

读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囚笼》

作者:喻芷楚    授权级别:A    绝品文章    2021-10-21   阅读:

  
  非洲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在中国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的名字知之者甚少,他的文章在中国也是微乎其微。目前只有短篇收录在译林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其中有他的两个短篇,《博西》和《囚笼》。
  
  就《囚笼》这篇短篇小说,我稍有猎涉。《囚笼》故事情节简单。讲诉少年哈米德在家小店工作,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沉寂死板。他满足现状。一日遇上一个姑娘来小店买酥油,从此生活有了幻想,少年情怀可见的故事。
  虽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故事,但,可能依然加注了古尔纳心迹在里面。有文介绍说古尔纳作品主要以殖民主义及流散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为题材。英国文学评论界对古尔纳的创作赞誉有加,认为他既有奈保尔的锐利文风,又有本·奥克里的性语言。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不难发现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出于对非洲故土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流散者们希望在英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他们又很难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不停地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之间协商,试图找到种平衡。
  总的来说,古尔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非洲移民的故事,深入解析了他们面对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殖民和种族主义余孽时的痛苦与迷惘,用异化的人物性格映射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脆弱一面。移民作家对英国的矛盾态度经常以创作形式上的偏离表现出来。在古尔纳的小说中,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在全球化背景下,流散的意思不仅是犹太人的亡国、离土和飘零或因人口贩卖带来的强迫移民,更重要的是指代一种跨国流动现象,它包括多方向的文化迁徙和混杂,以及占有不同文化空间的能力。这种流动不是一种简单的人口移动,它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构成了一种连锁、互动的全球性文化与社会关系。
  流散是一种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的文化位置,它既不依赖于中心,也不固守边缘。借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这种以“混杂性”为特征的“第三度空间”隐含着一种认识论优势,一种“既在内又在外”的双重视角,它提供了一种颇具创造性和颠覆性的书写空间。
  而《囚笼》这篇短篇小说所设定的地理位置,环境空间正是处于市区与乡镇的间交汇口,用于链接小说的是爿小店。小店是观察城区乡镇往来的瞭望站。城里发生的事情,乡镇发生的事情很快会汇集到小店,从小店传播出去,是城区乡镇消息的流转中心。其实也许这种写法并不见稀奇。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多少这样的剧情,小店就是情报站。但小说《囚笼》主要情节不是放在情报的收集上,是放在人身上。店员哈米德。
  小说内容大致分九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介绍小店所处地理位置,小店特色,人物心理状态,工作状况。
  第二个章节姑娘出场,描写哈米德初次与姑娘见面,姑娘的冷漠态度。与第三、第四……第八的关系呈递进式,从陌生到熟悉。从面无表情到稍有笑容,到说话,告诉哈米德名字。在这些章节里,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十分细腻,并占主体地位。
  比如第二章节姑娘打酥油的细节描写。“打一先令的印度酥油。”足足等了一分钟后,她终于不耐烦了,说话时侧着身子,不愿意看他。她身上裹着一块布,布头塞到胳肢窝下。柔软的棉布紧贴着她的身体,勾勒出优美的身形。在昏暗的灯光下,露在外头的肩膀闪着亮光。他从她手中接过碗,弯腰打酥油,心里充满渴慕和突然的心悸。当他把碗递回给她时,她神情冷淡。
  又比如在第四次哈米德与姑娘见面聊谈后,与姑娘熟稔起来。逐渐从自我安乐,自以为生活稳定中开始有了欲望,这份欲望是走出现在的世界去看外面的世界,打破平静无奇的生活,从固有的生活形式里走出去需要勇气。
  小说写道:晚上关了店门以后,他就站在后院卧室的门廊上。那个时候,街上空荡荡、静悄悄的,与白天的喧嚣不宁截然不同。他时常想起茹基娅,有时还会轻声呼唤她的名字,但想她只会让他更觉得自己孤单和肮脏。他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是怎样打量他的,又是怎样在夜色中离去的。他想摸摸她……多年来没有亮色的生活使他变成了这个样子,他想,以至于现在会望着这个陌生小镇的街道,幻想着个并不熟悉的姑娘成为他的救星。
  这段细节描写细腻,写出了少年哈米德的少年情怀,他渴望改变,这个改变他的人便是茹基娅姑娘。青春女孩的活力,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见识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盲者,一个囚禁在小店的劳囚。这是哈米德第一次对自己生活环境提出质疑,对外面世界有向往。动力则来自茹基娅。这是青春的相撞,撞出来的本体意识。可见遇上对的那个人很重要,将一潭死水的生活打破,泛起微澜。
  有一天,哈米德终于走出小店,把脚步延伸到街面。慢慢朝最近的那盏灯走去。以下都是外面街道环境描写。广场、木凳、钟塔、公交车、大海的声音。
  大海的声音推出一个地理位置,这个地理位置的出现,顺势交代出哈米德的家乡,也是一个靠海的乡镇。写出了哈米德的来处归属地。
  紧接着是哈米德看见一条堤坝灯光闪闪,那是他未到的地方,心里充满恐惧,对未知世界的害怕心理充斥着他整个心里,心理压力虽然有,但他还是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这便是小小的胜利。
  因为有了第一次走出去的勇气,接着容易多了。整个小说叙述部分少,心理、动态、环境等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是小说写作的重点处。
  二,小说的第二个关键人物是茹基娅姑娘。茹基娅到小店买东西一共有五次的具体描写。一次买印度酥油;二次买鞋油;三次买豆子和糖;四次写姑娘和哈米德开始交谈,姑娘谈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酒店,是个比小店要高级许多倍的场所。如果说姑娘第一次带给哈米德心理上的是波动。那么第四次就是冲击他以前的认知和自我满足的浅显之见。
  第二次见面茹基娅来小店买鞋油,受到小店老主顾曼塞的恶意诋毁中伤。哈米德不理会曼塞,心里自有对茹基娅举止的判断,并对她增加好感。也许这就是少男对少女的情怀,每个人在与人认识的过程中都有从陌生到熟悉。白发如新,倾盖如故的例子少。
  哈米德的内心在与茹基娅来小店的次数增多中动作的变化也是由生涩,内心怯场到把握自我平衡,这也是一个熟的过程的细节描写。同时,也是内心在乎一个人的心理描写。如果不在乎没感觉,肯定不会由动作熟练到手脚不像自己的。哈米德动作娴熟是这样的:店里忙的时候,他脚不着地,一边和顾客们插科打诨,帮他们从货架上取下各种商品,一边为自己的驾轻就熟而沾沾自喜。
  而在遇到茹基娅来小店买东西瞬间的变化是这样的:他从她手中接过碗,弯腰打酥油,心里充满渴慕和突然的心悸,及手忙脚乱之中,哈米德竟然想不起鞋油放哪儿了。
  茹基娅给哈米德带来的心灵变化从对自己有想法到最后走出自己都是一个自我量化的过程。小说抓住人物心理变化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变化的媒介点是茹基娅姑娘,她是少年哈米德灵魂摆渡人。如果说茹基娅是哈米德灵魂摆渡人,那么店主法吉尔老人是收容他,令他在残酷社会面前不至于流浪或者死去,老主顾曼塞则是他与外界的联系点,不至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人物形象描写简洁、细腻。如对法吉尔老人的描写。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行将就木的气息弥漫在屋子里。让读者一下就勾勒出老人垂老病态模样。还有曼塞:他得了白内障,眼睛不好,人们就常常拿这事取笑他。有人说曼塞会变成瞎子,因为他的眼睛里全是屎。
12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推荐:闲言碎语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部好的作品,是值得反复细读的,读到动心处,洋洋洒洒写下自己心中的感悟,与人分享,共同沐浴在文字中。


执行站长   吟湄:
书香生活征文三等奖!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