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民勤县生态文化园

作者:秋月枫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14-05-18   阅读:

    对我这样一个把文字当地做嗜好,把歌当做精神粮食的民勤女子来说,总想给民勤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色留下点什么。或者抒发点情感,或者谓之以慨叹,或者加之以愤恨,或者报之以忧怨,总之,不是很安分,也不是很省心的人儿。
  上次回乡的时候,我让班车司机在生态文化园门口停车,我要迟前下车去逛文化生态园,尽管班车上同坐的乡邻都用诧异的目光看我,都以为我是“神经病”,我也顾不了世俗的目光,一心只要去看文化园的春色。
  前一天刚刮过一场沙尘暴,空气还处于迷茫状态。那些乏新的花草树木披一层厚厚的沙尘,灰头土脸,精神疲惫,面色憔悴。不用猜也知道,他们遭受了怎样的命运摧残。那些野蛮、粗暴的沙尘,肯定狠狠地抽打了他们的脸,精骨,和灵魂,撕扯了他们的衣服,致使他们萎靡不振,衣衫褴褛。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自在的活着,坚强的抵抗着大自然的灾难,依然不失大地精英的风采。这是我进生态园的第一影响,不是风景优美,也不是赏心悦目,更多的是悲哀和同情。也许是因为我刚从乡里上来,看见了一个个田里辛苦的农民,以同样的方式和面目闪现在我眼前的缘故。总之,我想到更多的是西安城,西安城里的确风景怡人,山清水秀,令人回味无穷。为此,我更感到民勤的小,民勤地理环境的差,民勤人民受气候烤炙,所流露的悲哀和可怜。
  大约过了三四周,跨进五月,我选了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专门骑着自行车去看文化生态园的五月景致。一路途经广场,此时文化广场上已经绿树成荫、柳绿花红、芳草茵茵、喷泉四射、脚步散乱、人声鼎沸,颇有城市的味道,我一边骑车,一边在想,生态文化园会不会有此美景?
  因为要经过沙漠公园,要经过东大街,要经过汽车站,要经过东彩门,这种釜底抽薪地探游方式,一路好景好色都成了过路的坐标系和参照物,远远甩在背后,直达目的地。
  一到文化园大门,看见遒劲洒脱的“民勤县生态文化园”八个大字,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精神也来了,兴头也来了。没风,夕阳斜照在园林里,园林里异常静寂空旷,树木,花草、建筑、地板,也显得异常素雅、和谐、优美。使人心情开阔,情致逸远。
  这种幽静和素雅,其实布局了生态文化园整体的美的方式,它,是以葱茏的绿色装点全部的场景的。
  跟随一对带着四五岁小女孩的年轻夫妇,踏上原生态木质道路,高跟鞋发出“嘎登”“嘎登”的回响,清脆,有韵。自己仿佛是刚从《经》里走出来的女子,古朴庄严,落落大方,有一种穿越历史的美感。跃进渠岸上一排长长的垂柳,婀娜多姿,风度翩翩,清秀得象优雅尊贵的少妇,焕发着青春动人的性感之美,那些草木都活显得透亮。自来水管刚浇过水,地面湿湿的,润润的,黄色的花朵格外嫩黄,红色的花朵格外鲜红。有些花我叫不上名唐,但觉得很亲,很可人,很舒畅。
  穿过木地板往前走,是一道新建的长廊,又像亭子,上面雕刻着古朴的花纹,颜色十分鲜亮,光彩夺目。里面凸立着一人高的青色石碑,统统镌刻了文字。民勤的文化,水利,地质,人物,那些丰功韦德的事迹都记载在上面,留给后人以卓越的文化遗产,来借鉴,发展,传承千秋大业。我在长廊里沉思了片刻,去南面的假山前面走了一圈。返回朝南拐,刚上林荫小道的时候,路边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缸、水罐、瓦盆,都刚注满了水,几位石雕的民勤老乡正做着各种用水的姿势,让来自各方的游客,都能体味到他们生活的艰难和辛酸。
  时空把我转到另一个方向,我踏上高高的木质吊桥,俯视桥下过往的行人,有的笑着,有的哼着流行歌曲,有的抱着篮球边走边拍……朝西是几墩高楼,好几户人家的阳台上摆放着可人的盆景,也摆放着民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
  从吊桥下来向北走,平坦的石级路两旁栽着修剪整齐的小松树,密秘踏踏,郁郁葱葱,散发着青春的光泽,路面底下的小池里淌着水,叮叮咚咚唱起了清凉的乡音。左边几座低矮的小平房前面,种满各种奇花异草,蔬菜,地上油绿油绿的,门旁放置着一个垃圾车,扔些零七八碎的杂草。一个四十左右的女人,正在浇水,偶尔弯下腰来,好像在拔地上的草根,或者做别的什么,看得不太清楚。
  最耀眼的属苏山书院了,大大的一座建筑,高高的台级,层层递进,古典淡雅的装饰,精雕细刻的花纹,色彩斑斓的陈设,雅而不俗。即保留着古风,又渗透着今朝的气息。这是民勤文化的综合,也是历史的定格。书院里传来歌唱声,弹琴声,高高低低,此彼此伏,丝丝韵律,阵阵悠远,拉动着下午的夕阳,渐渐朝地平线撤退。
  脚下几块石碑,横铺在路面上。这都是民勤文化人的杰作。民勤以传统文化的余香,涵盖着地域风光,当然,也少不了沙漠和骆驼。其中有一个石板上刻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那种意境,足够引起一个外来游客对塞外风光的无限遐思和联想。
  看着宏伟,雄壮的苏山书院,心涛能不起伏?作为一个民勤的文化人,人人都会对历史多少有些缅怀。当然,我也不例外。
  公元100年,汉朝和匈奴年年交战,烽火连天,刀兵相见,干戈不断。在卫青和霍去病又一次败仗之后,汉朝欲继续攻打匈奴。此时,匈奴单于想要议和,汉武大帝派使臣苏武带部下前去议和,狡诈诡异的单于,劝谏苏武降和,被苏武誓死卫国,忠贞不屈的英英雄气概所震撼。为了使他屈服,单于把苏武关进地窖,不给吃喝,百般刁难。当时正值入冬天气,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捧雪止渴。饿了,扯一些皮带、羊皮碎片充饥,终于没有被饿死。单于见折磨他没用,就把他流放在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边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开,不许他们通消息,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羔才放他回去”。在北海的日子里,唯一陪伴苏武的就是那根代表汉廷的旌节。一直到公元85年,匈奴单于死了,匈奴发生了内乱,新单于没能力攻打汉朝,才又打发使者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新皇帝多次和单于周旋,打探,才得知苏武在北海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罪劣。等苏武回到长安的时候,胡须、头发全白了,全长安的人们都来迎接。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人不感动,说他真是一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传记《汉书·李广苏建传》有记载。
  我们民勤人为了纪念这位民族的英雄,在苏武牧羊必经的苏武山修建了苏武庙,以供后人对他英雄气节的敬仰和传承。从此,苏武文化象空气一样传播在每个民勤人们的思想深处,世代赞颂。
  园林到处采用高科技设施,一流的技术,设置了水牛、骆驼、飞鸟、走兽,还有健身器材,娱乐场地,高大的胡杨,新潮园艺规划,即摆显出原生态的文化,又不乏新时代的风采。这无疑汇聚着诸多民勤能工巧匠的心血,展现着民勤人的勤劳和智慧。
  夕阳渐渐撤退。落日的余晖象万道金光刺射着大漠脚下的边城,似乎每射到的地方,都能溅起一片梦的涟漪,圈圈扩散的不是沙浪,而是海花。也许若干年以后,我们的民勤,必定是一个风景优美,溪流淙淙的旅游胜地,也许……
  长久生活在这片土地,司空见惯了所有的事物,对一切都那么熟视无睹。民勤人,民勤文化,民勤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每天见惯了的西风烈,很少有人对生态文化园感兴趣。实则如此。即便是民勤的文人,也很难写出优美、生动的文字,即便是民勤的诗人,也很难写出温婉、细腻的诗句。但,我还是要以这些雪泥鸿爪般的文字,以此纪念我们的民勤生态文化园林。
 
  审核编辑:贝贝   推荐:贝贝

上一篇: 《 【红尘有你】懂得

下一篇: 《 [红尘有你]桃花谢了春红

【编者按】 往期编辑   贝贝:
作者写出了民勤县生态文化园的景色、历史文化渊源和固有的特色,让我们对这个比较陌生的地方有了初步的了解。作为一篇旅游类型的散文来说,作者倾注了自己饱满的深情,尤其是结尾部分深化了文章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对民勤县的喜爱。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4

  • 沙漠清泉

    是的,生态园里最显眼的就是那颗仿造的金黄色胡杨。

    2014-05-18

    回复

  • 西凉雪

    也曾去过那个广场,现在再一次看到,很令人怀念。不过就文字本身来说,入题慢了一些,个见呀

    2014-05-18

    回复

  • 贝贝

    有机会一定去民勤县看看。问好作者!

    2014-0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