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蒙太奇句子

宋振邦电影小说《小城烟雨》读后感

作者:西部井水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9-29   阅读:

  
  小波约我为宋振邦(行吟者)老师的电影小说《小城烟雨》写点什么,我欣然应允。想来之所以让我写点文字,一定是因为我和小说有些缘分的。《小城烟雨》在墨舞红尘中文网连载的时候,我是小说版编辑,每一篇章都是从头至尾认真阅读过的。我这里说的认真阅读并无水分,每一期阅读不止一遍,因为我要写编按。若果不认真分析和用心领悟,可能按语就会苍白无力,甚至误导读者。小说分33个章节发完,我的编按也如影随形,直到最后的大结局。虽然个别篇章的编按不是我写的,但我也是读过的。所以说,要对小说写点什么,还真是责无旁贷。
  1.关于小城,具体而又具象征意义
  《小城烟雨》以二三十年代旧中国的乱世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受过西洋美术教育的年轻画家陆瑜在家乡江南小城奋斗的一段坎坷的人生经历。写到这里,我想说说我对小城的认识。这个美丽的江南小城在哪里呢?小说没有明示,我觉得中国江南的小城,尤其是苏杭一带的小城,都符合故事发生的地点,小城的风雨阴晴,无不系着人物的命运。陆瑜的家在那个烟雨朦胧的小城,14岁的他离开小城,被父亲送到欧洲学画。陆瑜海归后就职的报社在小城,陆瑜的恋人和新婚爱人蔻在小城,陆瑜的事业和未来也在小城。但是,小说的开篇或者是引子,却不在小城,而是在瑞士的莱芒湖畔,这个景色迷人的地方,陆瑜到这里来采风和讲学。这也许是更好的电影小说的场面调度,用多个生活场景,甚至是故事发生的大的地域,如不同的国家和城市的调度。正因为作者不止一次地远赴重洋,长时间地身处异国他乡,才更怀念那个遥远的像月亮一样的小城,才更显得小城的美丽或者让人心痛。
  事实上,小说的第二篇,场景就是小城。此时他已经是小城报社的一个职员,他有闲暇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小城烟雨。而更重要的是,他在小城邂逅一个美丽的姑娘。虽然此时对方只是一个像《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一个姑娘,是无数江南美女的一个符号。但他迷上了她。他用画笔来画她,这是他的擅长。也许是因为男主人公是画家,看中的姑娘一定是美如画,美如天仙,虽然小说作者并没有这样写,可是看到男主人公迷恋的样子,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无需在人物描写上浪费太多笔墨。写小城的美女,其实就是在另一个层面或者另一种方法写小城的美丽。
  在那样的一个时局动荡的岁月,小城的美丽其实是很脆弱的。正像作者在第8节《动荡的时局》第9节《飘摇的小城》中所描述的,清朝之后,军阀混战,学潮迭起,人心惶惶。愈是有美好的东西,愈是怕丢失。陆瑜的恋人、新婚妻子的蔻却在这里遇上麻烦。她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越剧演员,美丽又低微,注定了她的命运一定是与灾难相伴,起伏跌宕,确实最后还惹上人命官司,以至于最后失踪。至此,电影的场景发生了大的调度。陆瑜到处找妻子,甚至到南洋的爪哇和美国的旧金山,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场景调度,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脉络。故事的背景和宽阔的画面却不仅仅是小桥流水人家、水牛牧童柳笛,小说的后半部分或者说多半部分的场景不在小城,而是在小城以外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小城虽然是是实在的具象,却也是一种抽象,一种象征,是作者人生梦的一个标志,小城是不管他走到天涯海角却一直在心中的一个月亮,一个梦,一个祖国母亲。因为有小城烟雨,他才能走得更远而不迷路。
  
  2.关于绘画,既是职业又是画家的武器
  对小城的理解,是我读完整个小说之后才有的,而我第一次喜欢这个小说,却是因为绘画。主人公陆瑜出身于美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国画名流,父亲在美院任教。陆瑜从小被父亲送到欧洲,在佛罗伦萨学了十年油画。而小说的作者宋振邦老师,也精通西方绘画艺术,我自己也在研习中国画,这三位一体的共鸣,是我对这部小说感兴趣的最初理由。陆瑜学成归国后,父亲给他的期望不仅仅画西洋画,而是中西合璧的问题,要探索中国画的西画表现.。父亲说,要把国画的技法运用到西画中去,不只是技法,主要是那写意的灵魂。要爱我们的祖国,看,这醉人的烟雨江南。这个看似专业的学术命题,饱含了陆瑜父亲的中国情结。引子也是从陆瑜到瑞士莱芒湖畔举办关于“中国画的西画表现”开始的。我当时为这段小说加的编按是:国画和西画,国学和西学,祖国和异国他乡,传统观念和新学新观念等等元素,用视觉的画面感和对比的冲击感,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虽然只是一个开头,但我相信故事一定很精彩。
  后面的故事确实很精彩。我觉得宋振邦老师之所以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画家,这里面有着他自己的绘画艺术情结。不仅他本人是一个画家,而且他也熟悉那个年代,有生活,有积累,写起来一定是有激情,而小说本身的魅力也说明了这一点。引申一点说,我们人生都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看谁能画出美好的未来。
  陆瑜的画笔,在小城画出了他的爱情。小说的第十节《临危决断》,是在危难临头的时候,男女主人公决定结婚,他们拥抱,他们激吻,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爱情。我觉得这是很美的一段蒙太奇。我写的编按也很意:小城的小巷很入画,也很容易进入爱情。这一段精彩的情爱描写,热烈而又有矜持,直接而又有含蓄。我最欣赏的是主人公在酒吧里画画,别人都是来消遣的,而陆瑜却在这样看似静谧而内心最容易心猿意马的时候,静心创作。在南下寻找新婚妻子蔻的那些日子,在爪哇渔村,他也是一直在进行绘画写生和创作。也许绘画就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也许就是他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第24节《整理画作》中,写主人公在爪哇的海边渔村画了许多画。我写的编按是:就像赶海归来的渔民庆祝丰收,主人公的作品《赶海》让他收获满满,期望满满。另外,因为茹夫人说出新婚那些发生的事情的谜底,找到爱妻蔻也许为期不远了。
  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主人公陆瑜会不会像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投笔从戎,加入到反封建反军阀的轰轰烈烈的行列中去。可是,他始终没有,他只是一个青年画家,他不停地画他的画,甚至有些书呆子气。这曾一度使我对这个人物有点失望。要知道那是一个时代呼唤青年的时候,谁能坐得住呢?小说有一节是这样的的:我们说话间进来一伙学生,在每张桌上放传单。一个女孩,短发,黑裙白袜,扬头,冲老板:“沈老板,现在民国了,别老演那些旧段子,唱点《木兰从军》、《精忠说岳》”。看到小说的最后,我终于明白,绘画也是他进步和新思想的体现,也是他的武器。在日内瓦画展上陆瑜的发言,就是他心声最好的体现和说明:回国后,生活上遇到一点波折,我坐了近两年的冤狱。感谢我父亲及时的导引,让我走出个人的不幸,在寻访亲人中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与奋斗精神。展览里有两幅画:《丝绸之路上的沉船》和《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体现了我绘画在主题取材和表现手法上的转变,从描绘小城烟雨的柔媚到陈述我们民族在灾难中崛起。《内华达山上的长城》恰是横贯东西的美国的脊梁。
  主人公陆瑜用他的画笔在人生的路上追梦和圆梦。这梦,当然有小梦大梦,小梦就是找到他的妻子蔻,大梦就是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艺术成就,让西方人不可以小觑我们。在第33节《悲欢离合(大结局)》读完后,我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欣慰和鼓舞。这一篇的编按是这样写的:上一篇中陆瑜见到妻子蔻,我以为是梦境,原来是现实!梦终于成了现实,真好!经历世道沧桑,悲欢离合,迎来大结局,大圆满,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也是每个读者渴望看到的。我一章一章地读完了宋老师给的这部佳作!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受益匪浅!
12
  审核编辑:韵无声   精华:韵无声

上一篇: 《 那年.为秦王湖筑基

下一篇: 《 一片美丽的红花酢浆草

【编者按】 往期编辑   韵无声:
好的读后感,须对原作读得深入,感得深刻也独特,不人云亦云。尽管一部小说给人的感受不一而举,然而作者的挖掘了原小说的两个新颖的感点,分别摆事实讲道理。第一点对篇名里提到的“小城”的客观地域范围,以及具象意义做了一番探讨。第二点从主人公职业是绘画这一点生发开去,讲到国画与中国情结的关系,联想自然。由此,作者在这里提炼出原小说的升华点恰切而精彩,用画笔逐梦和圆梦,这是大到中国人的梦,小到小说里平凡人的梦,可谓真正的圆满莫过于此。该篇读书笔记引导着读者走进去,走出来,体会出作者非同一般的立意建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