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化散文 > 宗祠和堂号

宗祠和堂号

作者:若愚    授权级别:A    编辑推荐    2021-07-07   阅读:

  
  
  
  周姓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
  青岛市即墨庆余屯周氏宗祠坐落于本村中央,最初是由周忠峤、周世晨主持修建的,合族出资,先将本族周廷乾的四间房屋出资买下,作为宗祠,建于什么年间已失考,后又在宗祠的西面进行了重建,建有大堂三间。原来的宗祠作为蒲溪书院、普敬厅。
  祠堂四周有围墙,南面有大门,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正厅、庭院、蒲溪书院、普敬厅和寝室等八大部分组成。
  周氏宗祠规模较大,蔚为大观,门楼为重檐式屋顶,进深两间。走进周氏宗祠,仰望顶部,木雕额枋上的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跃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下一块额枋雕刻的是福、禄、寿三星图。俯首须弥座上的浅浮雕刻花鸟图,一幅幅既生动又别致,让人仿佛置身于花鸟世界。
  仪门两侧,石鼓对峙,上方悬挂“周氏宗祠”与“普敬堂”匾额。门楼的大门书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乌撒老家”下联为“流亭本族”。门楼后为庭院,中设甬道通向正厅,两边皆用青砖铺面。正厅面阔三间,木质大门镂有对联上联“乌撒德泽千秋永”下联为“流亭家声百世昌”。
  硬山式屋顶,斗拱挑檐,做工讲究,大梁、扶脊木等无一不镂、无一不雕,刀法古朴有力,线条遒劲豪放。上面刻有龙腾虎跃、丹凤朝阳、松鹤延年、杜鹃唱梅、牡丹富贵,画面典雅生动,件件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祠堂的的大院种植着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花草树木,表现出周氏先人对如花似锦的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由于历史原因,周氏宗祠先被作为学校教师的办公室,后被拆毁。
  宗祠,又称宗庙、祖祠、太庙、祠堂。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此时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故一时建祠之风盛行。崇拜祖先并立庙祭祀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筑到处可见。
  宗祠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
  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特别是自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
  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过去的宗祠还是处理宗族内部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了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中国人的家庭认为,没有人祭祀的祖先,必定是家道衰亡或没有了后代的人,可怜成了饿鬼。中国人的崇祀鬼神,祈求赐福,原来希望能使阴阳调和,而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繁衍、六畜兴旺,因之阴阳哲理成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本源,于是,祭拜祖先,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就超越一切敬拜之上了。这便是崇祖敬宗,以及各族姓氏祠堂发展的由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海外移民与祖国家乡的关系,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传统的祠堂文化,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
  祠堂文化与书院文化、家庙族府、地方庙宇文化等建构起地域性文化的立体形态。祠堂文化让身在异乡的海内外宗亲记得住乡愁,是海内外宗亲扯不断的根。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
  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
  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正因为这样,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传统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年轻在外漂流闯荡,就算是千里万里之遥,临到老了,都希望能回到故里,站到祖宗牌位前,跟先人唠嗑唠嗑,对对话,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难言的心事。这样的时候,该有多少追思之念、尘世之想、家园情怀在心头荡漾啊!
  应该说,爱国家爱民族之情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对亲人的爱,哪来对旁人的爱?没有对家族的爱,哪来对民族的爱?可以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12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推荐: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宗祠的产生有它固定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发展到今天,意义已经今非昔比,家国情怀可以借助它得以继承、巩固、发扬光大,对于这样的文化遗产合理的利用是顺势应时的。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