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凉州》第03章:凉州沦陷

《天下凉州》卷一:凉州之乱

作者:相也    授权级别:A    精华文章    2021-05-13   阅读:

  
  泰始七年七月廿七日(271.09.17)癸酉。
  司马炎紧急召集群臣,朝议征伐河西鲜卑之事。群臣们个个群情激昂,言语激烈,痛陈河西鲜卑的恶行,个个支持皇帝讨伐鲜卑,建议朝廷坚决给予打击。但当皇帝问谁能代朝廷出征时,堂上立时鸦雀无声,静得出奇,没人嗒嗒了。
  司马炎将目光扫了一圈,刚才还是一派昂首挺胸的派头,此刻,都成了一地被霜煞蔫的茄子,耷拉了脑袋,深藏了眼睛,深怕一抬头,目光被皇帝捉住,点了卯将。司马炎虽气得不行,也莫可奈何,心想,堂下也确实没个长毛出血的能人了啊。他最信任的尚书败了,两个叔老子,一败一滑,不提高将军的规格,看来是不行了。就把眼睛盯向了开国元老,他的心腹大臣、宰相贾充。
  “丞相!”司马炎一声,贾充急忙抬起头来,群臣们的脑袋也齐刷刷地抬了起来,将目光转向了贾充。皇帝点名,没点到自己,自然都不担心了。司马炎继续道:“朕命你率精兵即刻讨伐鲜卑。”这口气,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
  但贾充老奸巨滑,擅谄媚,此时已54岁了,知道征伐河西鲜卑,是个最危险的职业,怕掉脑袋,根本不愿西征。明着不好拒绝,怕得罪武帝,就心生了缓兵之计,立即表态,老臣愿意肝脑涂地,率兵出征,为陛下分忧。晋武帝很高兴,正式下诏,任贾充为晋国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统领秦、凉二州诸军事,出镇长安,率兵镇压鲜卑。
  但贾充却磨磨蹭蹭,久不领兵出征。一边做着赴镇守之任的样子,一边谋着自己的心事。公卿大臣们在夕阳亭为他饯行时,贾充悄悄问荀勖,有没有什么缓兵良策?荀勖也正想讨好贾充,就道:“您身为宰相,却被一人所控制,难道不让人小看吗?但是,此次出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推辞掉实在很困难,你只有和太子结亲,才可以不用推辞外出之任,自然就留下来了。”
  贾充一听,真是个好主意。只要把女儿贾南风嫁给太子司马衷,他就与晋武帝成了儿女亲家,便能留任洛阳,不用西征了。但此时,晋武帝将要纳卫的女儿做太子妃之事,人人皆知了。怎么才能捣掉卫的女儿呢,又问:“那么,谁可以成劝我这好事,去实现我的意愿呢?”
  荀勖道:“请让我去说吧。”
  荀勖就对冯紞说:“贾公出了远门,我们都会失去傍靠的大树,太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何不劝说武帝纳娶贾公的女儿(贾南风)?”冯紞自然赞同这个主意。两人一拍即合,帮了贾充,就是救了自己。两人就向皇帝谏言道:“陛下啊,贾充有个女儿,长的太漂亮了,才貌双全,盖世无双,且有《关雎》中后妃的德行。这样的女子,理应婚配在皇储宫中,必定能辅佐太子。”
  晋武帝在心里骂,你们两个哄骗谁啊,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抓猪娃子还要看老母猪的德性啊。心里骂罢,嘴上又说:“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氏种族优秀而且儿子多,容貌美好而且身材修长,皮肤白洁。贾氏传统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意思是,这样的老母猪,能生出才貌双全的女儿吗?司马炎不同意。
  荀勖和冯紞谏言皇帝无效,但贾充知道皇帝是个怕老婆,枕头风不敢不听,就开始从后宫下手,请杨皇后出马。贾充就派妻子郭槐,先贿赂了杨皇后身边的人,又贿赂了杨皇后杨艳,让杨皇后劝说武帝请求纳娶贾充的女儿。杨皇后就答应出面,坚持为贾氏请求武帝,荀勖、冯都称赞贾充的女儿极其美丽,而且德才兼备。晋武帝顶不过皇后,最后同意纳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
  泰始八年二月十七日(272.04.02),皇太子与贾南风大婚,贾充与司马炎终于成了儿女亲家。司马炎一看皇太子嘴撅得老高,能挂猪尿泡了,也气的不行。贾南风哪是才貌双全的天仙女啊,长的要多丑,有多丑,难怪皇太子不高兴。但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只能认了。贾充顺利留任朝廷,不用出征了。后来贾南风擅权,导致“八王之乱”,甚至之后的“五胡乱华”皆由此始。
  树机能杀了胡烈和牵弘,河西鲜卑连战连捷。朝中无人西征,贾充滑头,在图谋女儿婚事中,又白白浪费了一年时光。给了河西鲜卑军乘胜追击的绝佳机会,靠强劲的骑兵,一路攻打,如入无人之境,西晋军一路退守城中,各自为阵,鲜卑军将晋军分割包围,逼入城池,使其不敢出州郡城池一步。一旦晋军出城作战,即刻陷入困境,损兵折将,铸成败局。连年的战争,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致使汉族百姓无法尽力耕地,而鲜卑的畜牧业也难以维持。
  鲜卑这个民族,由于是游牧民族,只善于马上骑射,不善于攻城拨寨,也不善于农耕,不会种庄稼。此时,秦、凉二州的部分城池,还在晋军手中。树机能能够做的事,一般就是率领骑兵,在庄稼成熟收获的季节,到各地抢夺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当然也会做些奸淫虏掠的事情。干抢劫虏掠、糟蹋庄稼的事情,对于鲜卑来说,只要脑袋还在脖子上,基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久,秦、凉二州发生饥荒,日趋严重,村落荒毁,人口死散。
  “鲜卑起义军”无粮可抢,无草可夺,兵马的粮草越来越少。
  形势迫使秃发树机能铤而走险,开始走上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攻城掠地,准备抢城池的国库与粮库。在金城郊外,鲜卑军队遭到汝阳王司马骏的打击,损兵三千多。攻城不克,粮资匮乏,又迫使树机能把作战重点转向凉州各屯田地,抢夺粮食。但老谋深算的司马骏早有防备,他用精兵饱卒增援屯田军士,夏秋收时,各地头都是屯田军士把守,使树机能难以掠到粮食和兵马粮草。
  这时候,司马炎又任命杨欣为凉州刺史,安抚战后的凉州。
  在魏朝,杨欣任金城太守时,也随邓艾参加过灭蜀大战。但东平人、司马督马隆认为不合适,上言:“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必败。”意思是杨欣与鲜卑、羌族等少数民族,早就把关系弄僵了,怎么能去做安抚他们的工作呢。而此时的司马炎再派不出去人了,“自金城以西,非在欣部,无一人封者。”
  杨欣任凉州刺史后,与阵亡的前两任封疆大吏一样,也没有执行司马骏的政策,不但没有安抚好少数民族,内部先乱了套。先是在咸宁二年(276年),州内发生内乱,议郎令狐丰杀了敦煌郡太守梁澄,自领郡事。令狐丰死,其弟令狐宏代之,杨欣又杀了令狐宏,传首洛阳,才平息内乱。
  十月,司马炎意识到了司马骏才是对的,再次对叔老子进行了表彰奖励,进拜司马骏为征西大将军,开府辟召,仪同三司,持节、都督等职如旧。朝中一年多派不出亲自率兵的将军,还得指望叔老子。鉴于守护凉州的中央主力军薄弱,司马炎又派七千中央军给司马骏,命令中央军赴凉州,接替凉州的守军。一方面镇抚刚刚平定的局势,一方面加强防务,防止胡人的进逼。
  而此刻的树机能,即便相信司马骏,也不相信中央军了。司马骏安抚,朝廷派兵,明着是镇压来的。就不让中央军进入凉州,时刻紧盯着中央军的一举一动,就在这七千中央军上路的时候,树机能偷偷联合其它部族,准备在半路上伏击,消灭掉这支增援凉州的中央军。
  咸宁三年(277年)三月,秃发树机能、侯弹勃等设好埋伏,准备伏击中央军时,却走漏了消息。司马骏得知后,立即命无敌将军、平虏护军文鸯,都督凉、秦、雍三州的军队各自进驻要害处,做好本地安全防务,文鸯自己率军渡河向西,抵达凉州,把伏击中的树机能部全部包围。
  文鸯不愧为无敌将军,这次讨伐,大破秃发树机能,树机能只好和侯弹勃,带领众多部落首领,自行捆绑了身子,到文鸯的军门前再次请降,并把各自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到文鸯军门。到此,安定、北地、金城诸部的吉轲罗、侯金多以及匈奴的热冏等二十五多万人降晋,取得了平叛的关键胜利。
12
  审核编辑:闲言碎语   精华:落叶半床
【编者按】 散文副主编   闲言碎语:
一座城的沦陷,不是朝暮而发的事件。皇城腐朽,贪虐,奸佞当道,似蛆虫啃噬掉了内里的支撑,只剩空洞的奢华,偶有一片雪落,足以坍塌。作者很好的交代了历史人物间复杂的关系,让读者能清晰的理解凉州渐渐沦陷的原因,写法之妙,让人佩服!期待老师的第四章作品!


散文副主编   落叶半床:
内忧外患,非一日之积,外敌虎视眈眈,时刻瞅着时机,内部权欲大臣为一己之私,又埋下许多祸患。凉州沦陷,这一事件,暴露了当时朝廷上下多少的新创和旧伤。


我来评论这本书

  • 最新评论

最新评论5